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段時間,我兒子小樹剛剛開始上幼兒園,結識了一個新朋友軒軒。

一天放學,我和軒軒媽媽邊走邊閒聊,兩個孩子則一起玩鬧著。這時,小樹想去摘路邊的一株蒲公英,軒軒阻止了小樹。

小樹執意要摘,於是兩個小傢伙爭了幾句,軒軒開始激烈地大哭起來。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軒軒媽媽見狀忙去安慰軒軒:「寶貝,媽媽知道你很難過,不要再哭了,再哭就不帥氣了。」

軒軒聽了媽媽的話,卻越哭越大聲了。

前幾天下班回家,見到一對老人帶著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玩,男孩不小心摔了一跤,開始大哭起來。

奶奶走上前去,一把拉起了地上的孩子,大聲呵斥:

「讓你別跑了,非不聽,摔了還有臉哭,再哭我們就走了,讓你一個人在這哭。」

小男孩忙拽住奶奶的衣服,既害怕又努力忍著不哭的表情讓我心疼。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孩子哭的時刻,往往也是父母們最無措的時刻。

軒軒媽媽說:「軒軒太愛哭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幫他,我試了共情也沒用,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

我的另一個朋友說:「越安慰他越哭,還不如吼一頓來得立竿見影。」

似乎,我們本能地覺得哭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必須及時剎住,否則會給孩子的身心帶來傷害。

可是深究下來,卻並非如此。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知乎的一位網友提問:為什麼有的父母不允許孩子哭?

我們阻止孩子哭,很多時候其實是因為他們的哭勾起了我們內心的不適感,但我們自己卻未曾察覺。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小樹爺爺非常疼愛小樹,幾乎達到了溺愛的程度,對他的任何要求都竭力滿足,唯獨在哭這件事上,卻是「零容忍」的態度。

每次看到小樹哭,爺爺都會厲聲說:「不許哭,哭不是好孩子。」

而如果小樹奶奶勸解爺爺幾句,爺爺會徑直走出門去。

小樹的哭,引起了爺爺內心的不適感,使他感覺難以面對。

每當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容易產生一種「自罪」心理。

每一個難以面對孩子哭泣的成人,大多都有著不被允許哭泣的童年。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孩子哭泣的一瞬間,我們會覺得孩子的悲傷是因我們而起,而我們則像是一下子變回那個做錯了事,卻不被允許哭泣的孩子。

而為了消除這種不適感,我們常會本能地阻止孩子哭,或者用嚴厲威嚇的方式,或者用相對柔和的方式。

但歸根結底,如果我們的終極目的是為了阻止孩子表達情緒,那麼孩子往往會越哭越甚。

當孩子哭泣時,其實首先需要處理的是父母的情緒,需要轉變的是父母的思維。

孩子哭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達,被看見和接納的負面情緒,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同時,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正是在一次一次的哭泣、失控和被理解中建立起來的。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有這樣一句話:「孩子越不可愛的時候,越需要愛。」

作為孩子身邊最親近和信賴的人,我們需要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心聲,具體做法是:與孩子「共情」。

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媽媽》中,胡可帶著小魚兒去給哥哥買玩具,但規則是隻可以給哥哥買玩具,而小魚兒選中了心儀的玩具,卻只能空手而歸。

這讓小魚兒非常懊惱,出了玩具店便開始發脾氣,大聲叫著「臭媽媽」,然後激烈地哭了起來。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胡可第一時間蹲下來抱住小魚兒,讓他在自己的肩膀上哭著。

之後,胡可對小魚兒說:「我知道你很難過。」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很多媽媽都會將共情做到這一步,但之後我們卻常常陷入一些誤區,比如會在這句話後面加上一句:「別哭了,好嗎?」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我明明共情了,為什麼孩子還是越哭越厲害?」

原因一:缺乏接納的共情,孩子不買賬。

這其中,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是:給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做評價。

在表達完對孩子情緒的理解後,我們常常立刻否定孩子的行為:「你很難過,但是大哭大鬧可不對」「我知道你生氣了,但是你也不能亂扔東西啊。」

於是,孩子感覺到並沒有被真正接納,於是繼續大哭。

原因二:孩子感覺被進一步誤解,委屈大哭。

在對孩子的情緒表達理解之後,我們說的話很重要,如果此時父母給孩子的行為貼上一個標籤,或者急於對孩子哭的原因下判斷,就會讓孩子因進一步被誤解而委屈大哭。

前些天,小樹因為搭積木搭不好,大哭起來,奶奶過去安慰他:

「寶貝傷心了啊,真是個愛哭包,搭不好有什麼可生氣的,咱玩別的。」

結果,小樹哭得更厲害了。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原因三:孩子被接納了,開始釋放情緒,大哭。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感受到被接納,將心中的委屈釋放出來。

這時候,允許孩子哭上一會,能夠幫助孩子釋放心中的陰霾,恢復到良好的心境狀態中。

在電影《頭腦特工隊》中,對於「哭泣」有一段很好的描述,也給出了一個標準的「共情」範本。

在主人公萊莉的大腦中,代表快樂的情緒小人「樂樂」和代表悲傷的情緒小人「憂憂」遇到了麻煩,急需萊莉的幻想玩伴「冰棒」的幫助。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然而在他們找到冰棒,尋找回去的路的時候,冰棒失去了他和萊莉共同記憶中最重要的火箭,這讓冰棒十分難過,大哭起來。

樂樂趕忙衝上前去安慰他:「一切都會好的,我們會有辦法的」「嘿,誰最怕撓癢了,撓癢怪來了」,甚至做鬼臉逗冰棒開心。

但一切都毫無作用,冰棒始終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中。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憂憂的做法:

靠近陪伴,肢體接觸:

憂憂緊挨著冰棒坐了下來。(父母與孩子之間,則可以蹲下來直接給孩子一個擁抱。)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陳述事實:

「我很抱歉他們拿走了你的火箭。那是你最心愛的東西,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聆聽和關注:

當冰棒說:「這是我和萊莉最後的信物」時,冰棒說:「你一定和萊莉有過很棒的冒險。」

這讓冰棒開始自由地傾訴,他和萊利的故事。

當冰棒傾訴完,憂憂輕輕地用手拍著冰棒的腿,回應他「是的,是的。」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於是,感到被接納和理解的冰棒抱著憂憂,開始大哭起來。

過了一會兒,冰棒站起來說:「我感覺好多了。」

此時此刻,冰棒的哭,就是被理解之後的釋放,釋放之後,他才能夠重新振作起來。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不要把「止哭」,當成共情的唯一目的。

孩子需要在情緒的爆發中,學會認識情緒、疏導情緒,以及管理情緒。

因此,每一次孩子的情緒爆發,都是我們幫助孩子鍛鍊和提升情商的好機會。

在上面的「共情」結束之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

美國積極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的《全腦教養法》一書中強調,

當孩子情緒平復時,我們需引導孩子複述經歷,使孩子調用左腦理順細節並將經歷轉化為語言,然後引入右腦,重訪他的情緒。

找一個時間,孩子和父母心平氣和的重新回顧事件的發生,讓孩子回憶起當時的感受,能夠使理智的左腦和情緒化的右腦進一步聯結,提升孩子對情緒的感知和掌控能力。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父母用心的體諒和接納,是孩子能夠走出困惑,勇往直前的動力。

在電影《小王子》中,狐狸對小王子說:「只有用心去看,才能夠看得真切,重要的東西是用眼睛看不見的。」

在童年裡哭泣的孩子,會在愛中汲取力量,在成長中擦乾眼淚,長成內心柔軟又堅韌的天使。

彆著急,別催他,童年的美好裡,放肆地哭也是其中之一。

為什麼越安慰孩子,反而哭得越厲害?

我們有多少人長成了不會哭的大人?

不如給眼前哭泣的孩子一個擁抱,也給童年那個沒有被理解的自己一個擁抱吧。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想哭,我願在你身邊,陪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