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坚持做3件事,一年后变化凸显,优秀的孩子没理由不成才

做一件事情坚持一年难吗?难,可以说是非常的难,但是要是每天都做这三件事难吗?其实并不那么难,为什么呢?因为这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不做的话,会觉得不完整,就像是该睡觉的时候没有睡觉,该吃饭的时候没有吃饭一样。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孩子们的接受能力非常的快,快到超乎大人的想象。带着孩子每天做这3件事,一年之后变化凸显,没有理由不成才。

孩子每天坚持做3件事,一年后变化凸显,优秀的孩子没理由不成才

1. 看书

现在有很多孩子不爱看书,爱玩游戏,家长管也管不住,说教也不听,这个现象真的是令人担忧!很多孩子会问看书有什么好的?看书好不好用明朝大学问家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所说话来回答你,文中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孩子每天坚持做3件事,一年后变化凸显,优秀的孩子没理由不成才

看的多了,眼界高了,领悟多了,也就懂了。很多优秀的人,小的时候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看书,像伟大领袖毛主席,他除了是一个军事家、革命活动家还是一个文学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就源于他对于看书的热爱。

我还可以给你100个看书的好处: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臧克家说:“读过一本书,像交了一位益友。”

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总之,书就像是通往世界的窗口,我们还有孩子们在任何的时候,都是通过许许多多的“窗口”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我们要做孩子们的助力桨,帮助孩子源源不断的输送知识、输送看书的好品格好习惯,只有这样,孩子的未来才能更出类拔萃、更优秀!

孩子每天坚持做3件事,一年后变化凸显,优秀的孩子没理由不成才

2.一日三餐

为什么是一日三餐?千百年传下来的老习惯肯定有它的道理的,这是因为孩子一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果改为每日两餐,全天饮食的总量不变,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所以,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孩子每日三餐相对来说是最合理的。

一日三餐在我小时候是非常期待的,每逢周末,还会更加欣喜,因为周末妈妈会给我们改善生活。但是现在的孩子们,就拿我家大宝来说,他对于一日三餐的渴望真的是达到了历史新低。前几天我一个闺蜜还给我抱怨说,她和她家姑娘“逢吃必吵”,我笑问怎么回事,她说,每当和孩子一起吃饭的时候,没吃几口就要去小便、就要看电视、就要看视频、就要吃零食……我闺蜜是幼儿园老师,她说她的“一世英名”都败在了姑娘手上,教学上获得过那么多的荣誉却教不好自己的女儿,也是很无奈。这就显示出来一日三餐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一日三餐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茁壮的最根本的营养,因此,一顿都不能少。

孩子每天坚持做3件事,一年后变化凸显,优秀的孩子没理由不成才

就像我住的隔壁小区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售卖汉堡油炸食品的移动餐车,每次经过那里,都有好些的孩子们团团围着,叽叽喳喳的你点这个,我点那个,哎!这些油炸食品,真的营养价值并不那么高!热量是够了,营养却并没有跟上,这就导致孩子们普遍发胖,学习效率低。因此孩子的一日三餐一定要吃好。坚持一年,帮助孩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孩子必定成才。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每天坚持做3件事,一年后变化凸显,优秀的孩子没理由不成才

昨天接孩子放学,主班老师就简单的和接班家长开了个小会,意思是传递给大家一个信号,就是不要给孩子把生活中的事情全权负责,给孩子锻炼的机会,随后就有家长接话说,“现在的孩子都享福着呢,用不着孩子们去干”,家长的话赢得其他家长的应声附和,不过主班老师却说,这算是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吧,拖鞋、脱袜子、穿鞋……这些小事情在幼儿园已经训练会了,希望家长配合孩子们,算是完成作业。

现在的孩子们什么都不缺,就缺锻炼!这句话总结很到位。有多少的家长在孩子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用风一样的速度,把事情给完成了,其实有条件的家长,尽量在看护孩子的时候,有意培养孩子自己做事情的能力。从小事做起,自己穿鞋,自己穿袜子,不靠别人,慢慢的孩子就会养成独立的性格和人格,在这样独立的思维之下,孩子才能更容易成才,更接近成功。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1939年2月,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针对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在80年后的今天,依然好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事情,引导和教育孩子从点滴做起,那么未来前途无量。那么现在就教育孩子从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情开始,观察一年之后变化巨大的自己,以后还有理由不成才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