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堅持做3件事,一年後變化凸顯,優秀的孩子沒理由不成才

做一件事情堅持一年難嗎?難,可以說是非常的難,但是要是每天都做這三件事難嗎?其實並不那麼難,為什麼呢?因為這已經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不做的話,會覺得不完整,就像是該睡覺的時候沒有睡覺,該吃飯的時候沒有吃飯一樣。還有一點不能忽視就是孩子們的接受能力非常的快,快到超乎大人的想象。帶著孩子每天做這3件事,一年之後變化凸顯,沒有理由不成才。

孩子每天堅持做3件事,一年後變化凸顯,優秀的孩子沒理由不成才

1. 看書

現在有很多孩子不愛看書,愛玩遊戲,家長管也管不住,說教也不聽,這個現象真的是令人擔憂!很多孩子會問看書有什麼好的?看書好不好用明朝大學問家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中所說話來回答你,文中說:“‘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

孩子每天堅持做3件事,一年後變化凸顯,優秀的孩子沒理由不成才

看的多了,眼界高了,領悟多了,也就懂了。很多優秀的人,小的時候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看書,像偉大領袖毛主席,他除了是一個軍事家、革命活動家還是一個文學家,“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這就源於他對於看書的熱愛。

我還可以給你100個看書的好處:

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

臧克家說:“讀過一本書,像交了一位益友。”

高爾基說:“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

總之,書就像是通往世界的窗口,我們還有孩子們在任何的時候,都是通過許許多多的“窗口”去認識這個世界的。我們要做孩子們的助力槳,幫助孩子源源不斷的輸送知識、輸送看書的好品格好習慣,只有這樣,孩子的未來才能更出類拔萃、更優秀!

孩子每天堅持做3件事,一年後變化凸顯,優秀的孩子沒理由不成才

2.一日三餐

為什麼是一日三餐?千百年傳下來的老習慣肯定有它的道理的,這是因為孩子一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5%;如果改為每日兩餐,全天飲食的總量不變,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所以,按照我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孩子每日三餐相對來說是最合理的。

一日三餐在我小時候是非常期待的,每逢週末,還會更加欣喜,因為週末媽媽會給我們改善生活。但是現在的孩子們,就拿我家大寶來說,他對於一日三餐的渴望真的是達到了歷史新低。前幾天我一個閨蜜還給我抱怨說,她和她家姑娘“逢吃必吵”,我笑問怎麼回事,她說,每當和孩子一起吃飯的時候,沒吃幾口就要去小便、就要看電視、就要看視頻、就要吃零食……我閨蜜是幼兒園老師,她說她的“一世英名”都敗在了姑娘手上,教學上獲得過那麼多的榮譽卻教不好自己的女兒,也是很無奈。這就顯示出來一日三餐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一日三餐是保證孩子身體健康茁壯的最根本的營養,因此,一頓都不能少。

孩子每天堅持做3件事,一年後變化凸顯,優秀的孩子沒理由不成才

就像我住的隔壁小區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售賣漢堡油炸食品的移動餐車,每次經過那裡,都有好些的孩子們團團圍著,嘰嘰喳喳的你點這個,我點那個,哎!這些油炸食品,真的營養價值並不那麼高!熱量是夠了,營養卻並沒有跟上,這就導致孩子們普遍發胖,學習效率低。因此孩子的一日三餐一定要吃好。堅持一年,幫助孩子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孩子必定成才。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每天堅持做3件事,一年後變化凸顯,優秀的孩子沒理由不成才

昨天接孩子放學,主班老師就簡單的和接班家長開了個小會,意思是傳遞給大家一個信號,就是不要給孩子把生活中的事情全權負責,給孩子鍛鍊的機會,隨後就有家長接話說,“現在的孩子都享福著呢,用不著孩子們去幹”,家長的話贏得其他家長的應聲附和,不過主班老師卻說,這算是佈置給家長的作業吧,拖鞋、脫襪子、穿鞋……這些小事情在幼兒園已經訓練會了,希望家長配合孩子們,算是完成作業。

現在的孩子們什麼都不缺,就缺鍛鍊!這句話總結很到位。有多少的家長在孩子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經用風一樣的速度,把事情給完成了,其實有條件的家長,儘量在看護孩子的時候,有意培養孩子自己做事情的能力。從小事做起,自己穿鞋,自己穿襪子,不靠別人,慢慢的孩子就會養成獨立的性格和人格,在這樣獨立的思維之下,孩子才能更容易成才,更接近成功。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是1939年2月,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生產動員大會上針對根據地日益嚴重的經濟困難局面,提出的口號。這個口號在80年後的今天,依然好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天經地義合情合理的事情,引導和教育孩子從點滴做起,那麼未來前途無量。那麼現在就教育孩子從自己動手做自己的事情開始,觀察一年之後變化巨大的自己,以後還有理由不成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