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类如何意识到黑洞并不是完全黑的?

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图1)。相信很多人知道霍金,都是由于那本《时间简史》。到目前为止,此书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卖出了超过3000万册,这让它成为了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科普书,没有之一。不过相对于他的科普成就,霍金的科学贡献就没那么耀眼了。换句话说,要是问霍金做出过什么科学贡献,估计很多人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类如何意识到黑洞并不是完全黑的?


霍金其实是一名享誉世界的黑洞专家,为一门全新学科(即黑洞热力学)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人类建立黑洞热力学的曲折历史,以及其中发生的一些有趣故事。

为了介绍这段历史,我得先科普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学概念,那就是熵。

熵无疑是历史上最重要的物理概念之一。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图2)。


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类如何意识到黑洞并不是完全黑的?


在19世纪60年代,克劳修斯注意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凡是涉及到热的物理过程(即热力学过程),往往都是不可逆的。举个例子。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却无法反过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为了解释热力学过程为何不可逆,克劳修斯就引入了熵的概念。

让我们从一个最简单的场景说起。考虑一个热源,它可以吸收或释放一定的热量。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不妨假设这个热源的总热量远远大于它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因此可以认为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这个热源的温度不会发生改变。这样一来,就可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热源的热量除以热源的温度。这个新的物理量就是熵。值得注意的是,熵与温度成反比。因此,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低温热源熵的改变量总是大于高温热源熵的改变量。

接下来,让我们考虑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场景。现在有两个热源,一个温度较高,另一个温度较低。让这两个热源发生接触,热量就会在它们之间发生流动;换言之,热量会从其中的一个热源流向另一个热源。把这两个热源视为一个完整的、不与外界发生任何接触的系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其中一个热源流失的热量,就等于另一个热源接收的热量。

这样一来,就会有两种可能:1. 热量从高温热源流向低温热源。此时,高温热源减少的熵比较小,而低温热源增加的熵比较大,因此整个系统的熵就增加了。2. 热量从低温热源流向高温热源。在这种情况下,低温热源减少的熵比较大,而高温热源增加的熵比较小,因此整个系统的熵就减少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看到第一种情况,而不会看到第二种情况。克劳修斯认为,这是由于大自然禁止熵减少的缘故。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对于一切不与外界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物理学系统(即孤立系统)而言,系统的总熵永不减小。这就是著名的熵增加原理,也叫热力学第二定律。

到了19世纪末,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为热力学第二定律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此人就是奥地利大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图3)。


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类如何意识到黑洞并不是完全黑的?


说一件关于玻尔兹曼的趣事吧。波尔兹曼是一个很伟大的科学家,却是一个很糟糕的老师,他讲课时不喜欢在黑板上写东西,光是一个人哇啦哇啦地讲个不停。有学生课后向他抱怨,说你应该往黑板上写公式,否则光讲不写我们都记不住。波尔兹曼一口答应了。但下次上课的时候,他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并在结束的时候总结到,这个问题就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然后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承诺,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了“1+1=2”。

由于并非本文的主干内容,我们只是简单介绍一下玻尔兹曼的核心结论。玻尔兹曼指出,熵其实是一个描述物理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换言之,一个物理系统的熵越大,这个系统就越混乱。

这样一来,物理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就与社会学的墨菲定律有了异曲同工之妙。墨菲定律说的是,任何有可能出错的事物,最后就一定会出错。而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的是,从总体来看,世界只会变得越来越混乱。两者可谓殊途同归。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只是源于一个简单的观察,但热力学第二定律堪称世界上最深刻的物理学定律之一。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爱丁顿(这回他终于不是反派了)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理论与麦克斯韦方程矛盾,麦克斯韦方程或许会错;如果你的理论和某个实验矛盾,实验家们也可能把事情搞砸;但如果你的理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那它必将在最深的羞辱中轰然倒塌。”

但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却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了质疑。他就是我们上一节提到的那个爱放爆竹的老顽童约翰·惠勒。

惠勒会定期与他门下的博士生讨论学术问题。1972年的一天,他在和一个博士生讨论的时候,突然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问题:“如果把一盒充满熵的热气体扔进一个黑洞,会发生什么事情?”

听起来似乎有点不知所云吧?没关系,下面我就来解释他到底在说些什么。

按照广义相对论的传统观点,黑洞就是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奇点。换言之,黑洞本身极度有序,根本就没有熵。

让我们想象一盒气体落入黑洞的情景。在这盒气体落入黑洞之前,黑洞视界(对有质量、无转动、无电荷的黑洞而言,这就是史瓦西半径)以内是没有熵的,而黑洞视界以外有这盒气体的熵。在这盒气体落入黑洞之后,所有的气体都被吸进了中心的奇点,因此黑洞视界以内依然没有熵;与此同时,黑洞视界以外没有了气体,所以也不再有任何熵。

这意味着,如果把这个黑洞和这盒气体视为一个完整的热力学系统,在气体落入黑洞以前,此系统还有一盒气体的熵,而在气体落入黑洞以后,此系统就什么熵也没有了。这样一来,热力学第二定律就被打破了。所以惠勒问的是:“在黑洞周围,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不是错了?”

这个问题,让惠勒的这个博士生陷入了沉思。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跑去找惠勒,说他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没错。

这个说热力学第二定律没错的博士生,就是黑洞热力学之父雅各布·贝肯斯坦(图4)。


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类如何意识到黑洞并不是完全黑的?


贝肯斯坦的解决之道非常简单。他主张,黑洞其实有熵,而且黑洞的熵与黑洞视界的面积成正比。如此一来,当一盒气体落入黑洞以后,虽然黑洞视界外部的熵会减少,但是黑洞视界内部的熵会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内部增加的熵要多于外部减少的熵,所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依然成立。

听起来好像挺简单的,是吧?但在大家普遍认为黑洞就是一个一团漆黑的小小奇点的年代,这是一枚典型的“哥伦布的鸡蛋”。

顺便多说一句。为了纪念贝肯斯坦的贡献,后人就把黑洞的熵,称为贝肯斯坦熵。

1973年,贝肯斯坦把这个“黑洞有熵”的理论写成了一篇论文,并发表在了《物理评论D》上。这篇彻底颠覆大家对黑洞认知的论文,顿时在天文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大批广义相对论专家都跳了出来,大骂贝肯斯坦在一派胡言。其中骂得最大声的,就是斯蒂芬·霍金了。

霍金的反对理由也很简单。一个物体有熵,就肯定会有温度;而一个物体有温度,就肯定能向外界辐射物质和能量。黑洞之所以被称为黑洞,就是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包括速度最快的光在内,能逃离它的魔掌。要是一个黑洞都能向外界辐射物质和能量了,那它还能叫黑洞吗?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1年,这个故事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反转。

1974年,霍金发现了一件让他震惊不已的事情:黑洞还真的能向外辐射物质和能量。这就是所谓的霍金辐射。

为了说明其中的道理,我们需要先介绍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实粒子和虚粒子。

构成我们熟悉的万事万物的粒子,通通都是实粒子。这些粒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自身的能量均为正值。除了实粒子以外,世界上还存在神秘的虚粒子;不同于实粒子,虚粒子的能量是负的。

可能有读者会问了:“这种具有负能量的虚粒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是,源于真空。

为了解释这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我们不妨来打一个比方。

有两个人,分别是A和B,都处于身无分文的状态。不过,两人之间可以互相借钱。如果B把钱借给了A(当然,B需要先自己刷信用卡),那么在账面上,A就会拥有正资产,而B则会拥有负资产。但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因为A需要向B还钱。而还钱之后,A和B就会回归两人都没钱的状态。

对微观世界的粒子而言,它们之间无法借钱,但是可以借能量。两个粒子(a和b)都没有任何能量的状态,就对应于真空。借出能量以后,a和b就变成一对实虚粒子对,其中拥有正能量的a是实粒子,拥有负能量的b是虚粒子。这个借出能量的过程,就对应于实虚粒子对的产生。

当然,这对实虚粒子对无法长久存在,因为实粒子a必须向虚粒子b归还能量。而还完能量以后,a和b就会回归真空的状态。这个归还能量的过程,就对应于实虚粒子对的湮灭。

量子场论预言,在真空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这种实虚粒子对的产生和湮灭。不过由于这种实虚粒子对特别短命,我们很难感知到它们的存在。换句话说,你可以把真空想象成充满了这种短命的实虚粒子对的海洋。

正常情况下,实虚粒子对最后一定会发生湮灭。但如果实虚粒子对恰好出现在黑洞视界的边缘,那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其中一个粒子有可能会掉入黑洞。接下来,就会有两种情况。

如果掉入黑洞的是实粒子,那么为了要回自己借出去的能量,虚粒子也会追进黑洞。换言之,就算实粒子跑到天涯海角(包括掉进黑洞),虚粒子也一定会追过去讨债。在这种情况下,实虚粒子对最后还是发生了湮灭,所以对黑洞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但如果掉入黑洞的是虚粒子,情况就不一样了。此时,实粒子就会逃离黑洞。换言之,由于债主已经被关进了宇宙中最可怕的监狱,实粒子就能远走高飞,然后名正言顺地赖债不还了。

顺便吐槽一句。人们平时常说,欠钱的都是大爷。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具有普适性、即使在黑洞周围依然成立的真理。

对离黑洞很远的观察者而言,黑洞看上去在向外辐射正能量的实粒子。用霍金本人的话来讲,“黑洞并不是完全黑的”。后人就把这种黑洞辐射物质和能量的机制,称为霍金辐射。

贝肯斯坦熵和霍金辐射的发现,也建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那就是前面提到的黑洞热力学。

关于黑洞热力学,让我们再说最后几句。由于吸收了负能量的虚粒子,黑洞的总能量会减少,从而让它的视界面积也发生减小。这个现象就是所谓的黑洞蒸发。

目前,人类根本不可能直接看到黑洞蒸发。这是因为黑洞的温度与黑洞的质量成反比。对于一个质量是太阳质量10倍的恒星级黑洞而言,其视界处的温度大概只有一亿分之一开尔文(即热力学温标K,0开尔文对应于绝对零度),远远低于3K的宇宙背景辐射温度(我们会在《宇宙奥德赛:宇宙起源》的旅程中做详细的介绍)。这意味着,黑洞目前并非在辐射能量,而是在吸收能量。正是因为没有探测到霍金辐射,霍金才会一生都与诺贝尔奖无缘。


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类如何意识到黑洞并不是完全黑的?


不过在非常遥远的未来,宇宙背景辐射温度会降到黑洞温度以下。此后黑洞就会向外界辐射物质和能量了。换言之,黑洞会开始蒸发。随着黑洞蒸发的不断进行,黑洞的视界会变得越来越小。最终,黑洞会在一场极端恐怖的大爆炸中彻底消失。根据霍金的估算,一个质量是太阳质量10倍的黑洞,大概要花10^{70}年才会消失(作为对比,宇宙目前的年龄也只有10^{10}年)。这意味着,早晚有一天,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包括黑洞在内,都将烟消云散。

正所谓:“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转自微博--王爽_宇宙奥德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