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類如何意識到黑洞並不是完全黑的?

英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圖1)。相信很多人知道霍金,都是由於那本《時間簡史》。到目前為止,此書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賣出了超過3000萬冊,這讓它成為了有史以來最暢銷的科普書,沒有之一。不過相對於他的科普成就,霍金的科學貢獻就沒那麼耀眼了。換句話說,要是問霍金做出過什麼科學貢獻,估計很多人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了。


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類如何意識到黑洞並不是完全黑的?


霍金其實是一名享譽世界的黑洞專家,為一門全新學科(即黑洞熱力學)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下面,我們就來聊聊人類建立黑洞熱力學的曲折歷史,以及其中發生的一些有趣故事。

為了介紹這段歷史,我得先科普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學概念,那就是熵。

熵無疑是歷史上最重要的物理概念之一。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人,是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圖2)。


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類如何意識到黑洞並不是完全黑的?


在19世紀60年代,克勞修斯注意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凡是涉及到熱的物理過程(即熱力學過程),往往都是不可逆的。舉個例子。熱量可以自發地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卻無法反過來自發地從低溫物體流向高溫物體。為了解釋熱力學過程為何不可逆,克勞修斯就引入了熵的概念。

讓我們從一個最簡單的場景說起。考慮一個熱源,它可以吸收或釋放一定的熱量。為了簡單起見,我們不妨假設這個熱源的總熱量遠遠大於它吸收或釋放的熱量,因此可以認為在吸熱或放熱的過程中,這個熱源的溫度不會發生改變。這樣一來,就可以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其大小等於熱源的熱量除以熱源的溫度。這個新的物理量就是熵。值得注意的是,熵與溫度成反比。因此,在吸收或釋放的熱量固定不變的情況下,低溫熱源熵的改變量總是大於高溫熱源熵的改變量。

接下來,讓我們考慮一個稍微複雜一點的場景。現在有兩個熱源,一個溫度較高,另一個溫度較低。讓這兩個熱源發生接觸,熱量就會在它們之間發生流動;換言之,熱量會從其中的一個熱源流向另一個熱源。把這兩個熱源視為一個完整的、不與外界發生任何接觸的系統,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其中一個熱源流失的熱量,就等於另一個熱源接收的熱量。

這樣一來,就會有兩種可能:1. 熱量從高溫熱源流向低溫熱源。此時,高溫熱源減少的熵比較小,而低溫熱源增加的熵比較大,因此整個系統的熵就增加了。2. 熱量從低溫熱源流向高溫熱源。在這種情況下,低溫熱源減少的熵比較大,而高溫熱源增加的熵比較小,因此整個系統的熵就減少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只能看到第一種情況,而不會看到第二種情況。克勞修斯認為,這是由於大自然禁止熵減少的緣故。或者說得更準確一點,對於一切不與外界發生物質和能量交換的物理學系統(即孤立系統)而言,系統的總熵永不減小。這就是著名的熵增加原理,也叫熱力學第二定律。

到了19世紀末,又有一個人站了出來,為熱力學第二定律賦予了全新的意義。此人就是奧地利大物理學家路德維希·玻爾茲曼(圖3)。


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類如何意識到黑洞並不是完全黑的?


說一件關於玻爾茲曼的趣事吧。波爾茲曼是一個很偉大的科學家,卻是一個很糟糕的老師,他講課時不喜歡在黑板上寫東西,光是一個人哇啦哇啦地講個不停。有學生課後向他抱怨,說你應該往黑板上寫公式,否則光講不寫我們都記不住。波爾茲曼一口答應了。但下次上課的時候,他又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並在結束的時候總結到,這個問題就像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然後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承諾,就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上了“1+1=2”。

由於並非本文的主幹內容,我們只是簡單介紹一下玻爾茲曼的核心結論。玻爾茲曼指出,熵其實是一個描述物理系統無序程度的物理量。換言之,一個物理系統的熵越大,這個系統就越混亂。

這樣一來,物理學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就與社會學的墨菲定律有了異曲同工之妙。墨菲定律說的是,任何有可能出錯的事物,最後就一定會出錯。而熱力學第二定律說的是,從總體來看,世界只會變得越來越混亂。兩者可謂殊途同歸。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只是源於一個簡單的觀察,但熱力學第二定律堪稱世界上最深刻的物理學定律之一。關於熱力學第二定律,愛丁頓(這回他終於不是反派了)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理論與麥克斯韋方程矛盾,麥克斯韋方程或許會錯;如果你的理論和某個實驗矛盾,實驗家們也可能把事情搞砸;但如果你的理論和熱力學第二定律矛盾,那它必將在最深的羞辱中轟然倒塌。”

但在20世紀70年代,有人卻對熱力學第二定律提出了質疑。他就是我們上一節提到的那個愛放爆竹的老頑童約翰·惠勒。

惠勒會定期與他門下的博士生討論學術問題。1972年的一天,他在和一個博士生討論的時候,突然提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問題:“如果把一盒充滿熵的熱氣體扔進一個黑洞,會發生什麼事情?”

聽起來似乎有點不知所云吧?沒關係,下面我就來解釋他到底在說些什麼。

按照廣義相對論的傳統觀點,黑洞就是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奇點。換言之,黑洞本身極度有序,根本就沒有熵。

讓我們想象一盒氣體落入黑洞的情景。在這盒氣體落入黑洞之前,黑洞視界(對有質量、無轉動、無電荷的黑洞而言,這就是史瓦西半徑)以內是沒有熵的,而黑洞視界以外有這盒氣體的熵。在這盒氣體落入黑洞之後,所有的氣體都被吸進了中心的奇點,因此黑洞視界以內依然沒有熵;與此同時,黑洞視界以外沒有了氣體,所以也不再有任何熵。

這意味著,如果把這個黑洞和這盒氣體視為一個完整的熱力學系統,在氣體落入黑洞以前,此係統還有一盒氣體的熵,而在氣體落入黑洞以後,此係統就什麼熵也沒有了。這樣一來,熱力學第二定律就被打破了。所以惠勒問的是:“在黑洞周圍,熱力學第二定律是不是錯了?”

這個問題,讓惠勒的這個博士生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他跑去找惠勒,說他發現熱力學第二定律沒錯。

這個說熱力學第二定律沒錯的博士生,就是黑洞熱力學之父雅各布·貝肯斯坦(圖4)。


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類如何意識到黑洞並不是完全黑的?


貝肯斯坦的解決之道非常簡單。他主張,黑洞其實有熵,而且黑洞的熵與黑洞視界的面積成正比。如此一來,當一盒氣體落入黑洞以後,雖然黑洞視界外部的熵會減少,但是黑洞視界內部的熵會增加。更為重要的是,內部增加的熵要多於外部減少的熵,所以熱力學第二定律依然成立。

聽起來好像挺簡單的,是吧?但在大家普遍認為黑洞就是一個一團漆黑的小小奇點的年代,這是一枚典型的“哥倫布的雞蛋”。

順便多說一句。為了紀念貝肯斯坦的貢獻,後人就把黑洞的熵,稱為貝肯斯坦熵。

1973年,貝肯斯坦把這個“黑洞有熵”的理論寫成了一篇論文,並發表在了《物理評論D》上。這篇徹底顛覆大家對黑洞認知的論文,頓時在天文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大批廣義相對論專家都跳了出來,大罵貝肯斯坦在一派胡言。其中罵得最大聲的,就是斯蒂芬·霍金了。

霍金的反對理由也很簡單。一個物體有熵,就肯定會有溫度;而一個物體有溫度,就肯定能向外界輻射物質和能量。黑洞之所以被稱為黑洞,就是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包括速度最快的光在內,能逃離它的魔掌。要是一個黑洞都能向外界輻射物質和能量了,那它還能叫黑洞嗎?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過了1年,這個故事就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反轉。

1974年,霍金髮現了一件讓他震驚不已的事情:黑洞還真的能向外輻射物質和能量。這就是所謂的霍金輻射。

為了說明其中的道理,我們需要先介紹兩個重要的概念,即實粒子和虛粒子。

構成我們熟悉的萬事萬物的粒子,通通都是實粒子。這些粒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自身的能量均為正值。除了實粒子以外,世界上還存在神秘的虛粒子;不同於實粒子,虛粒子的能量是負的。

可能有讀者會問了:“這種具有負能量的虛粒子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答案是,源於真空。

為了解釋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我們不妨來打一個比方。

有兩個人,分別是A和B,都處於身無分文的狀態。不過,兩人之間可以互相借錢。如果B把錢借給了A(當然,B需要先自己刷信用卡),那麼在賬面上,A就會擁有正資產,而B則會擁有負資產。但這種狀況只是暫時的,因為A需要向B還錢。而還錢之後,A和B就會迴歸兩人都沒錢的狀態。

對微觀世界的粒子而言,它們之間無法借錢,但是可以借能量。兩個粒子(a和b)都沒有任何能量的狀態,就對應於真空。借出能量以後,a和b就變成一對實虛粒子對,其中擁有正能量的a是實粒子,擁有負能量的b是虛粒子。這個借出能量的過程,就對應於實虛粒子對的產生。

當然,這對實虛粒子對無法長久存在,因為實粒子a必須向虛粒子b歸還能量。而還完能量以後,a和b就會迴歸真空的狀態。這個歸還能量的過程,就對應於實虛粒子對的湮滅。

量子場論預言,在真空中,時時刻刻都在進行這種實虛粒子對的產生和湮滅。不過由於這種實虛粒子對特別短命,我們很難感知到它們的存在。換句話說,你可以把真空想象成充滿了這種短命的實虛粒子對的海洋。

正常情況下,實虛粒子對最後一定會發生湮滅。但如果實虛粒子對恰好出現在黑洞視界的邊緣,那情況就大為不同了。其中一個粒子有可能會掉入黑洞。接下來,就會有兩種情況。

如果掉入黑洞的是實粒子,那麼為了要回自己借出去的能量,虛粒子也會追進黑洞。換言之,就算實粒子跑到天涯海角(包括掉進黑洞),虛粒子也一定會追過去討債。在這種情況下,實虛粒子對最後還是發生了湮滅,所以對黑洞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但如果掉入黑洞的是虛粒子,情況就不一樣了。此時,實粒子就會逃離黑洞。換言之,由於債主已經被關進了宇宙中最可怕的監獄,實粒子就能遠走高飛,然後名正言順地賴債不還了。

順便吐槽一句。人們平時常說,欠錢的都是大爺。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具有普適性、即使在黑洞周圍依然成立的真理。

對離黑洞很遠的觀察者而言,黑洞看上去在向外輻射正能量的實粒子。用霍金本人的話來講,“黑洞並不是完全黑的”。後人就把這種黑洞輻射物質和能量的機制,稱為霍金輻射。

貝肯斯坦熵和霍金輻射的發現,也建立了一門全新的學科,那就是前面提到的黑洞熱力學。

關於黑洞熱力學,讓我們再說最後幾句。由於吸收了負能量的虛粒子,黑洞的總能量會減少,從而讓它的視界面積也發生減小。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黑洞蒸發。

目前,人類根本不可能直接看到黑洞蒸發。這是因為黑洞的溫度與黑洞的質量成反比。對於一個質量是太陽質量10倍的恆星級黑洞而言,其視界處的溫度大概只有一億分之一開爾文(即熱力學溫標K,0開爾文對應於絕對零度),遠遠低於3K的宇宙背景輻射溫度(我們會在《宇宙奧德賽:宇宙起源》的旅程中做詳細的介紹)。這意味著,黑洞目前並非在輻射能量,而是在吸收能量。正是因為沒有探測到霍金輻射,霍金才會一生都與諾貝爾獎無緣。


黑洞倒是是不是全是黑暗?人類如何意識到黑洞並不是完全黑的?


不過在非常遙遠的未來,宇宙背景輻射溫度會降到黑洞溫度以下。此後黑洞就會向外界輻射物質和能量了。換言之,黑洞會開始蒸發。隨著黑洞蒸發的不斷進行,黑洞的視界會變得越來越小。最終,黑洞會在一場極端恐怖的大爆炸中徹底消失。根據霍金的估算,一個質量是太陽質量10倍的黑洞,大概要花10^{70}年才會消失(作為對比,宇宙目前的年齡也只有10^{10}年)。這意味著,早晚有一天,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包括黑洞在內,都將煙消雲散。

正所謂:“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

轉自微博--王爽_宇宙奧德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