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10年试射20年 印度机载反坦克导弹到头来只是空欢喜

8月20日,英国“简氏防务”网站报道称,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在拉贾斯坦邦的多个靶场,对直升机机载反坦克导弹“海纳林”Helina进行了打靶测试。

研制10年试射20年 印度机载反坦克导弹到头来只是空欢喜

“海纳林”Helina打靶测试

印度“印度时报”网站称,试射的导弹高精度地命中目标,这种导弹是世界上先进的反坦克武器之一,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和印度陆军高级官员全程参与,一名印度官员告诉印媒,这只是个开始,目前“海纳林”此次试射的靶标在5公里外,未来将试射7公里外的靶标,使这种导弹在战时更为有效。印度国防部长尼尔马拉·希塔拉曼祝贺此次测试成功,称这将进一步加强印度的防御能力。

相关资料显示,“海纳林”导弹是印度第三代重型反坦克导弹“毒蛇”的机载版,它采用红外导引头,是典型的“射后不管”型导弹。“海纳林”导弹的目标射程在7~10公里,主要用于摧毁现代主战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毒蛇”反坦克导弹的研发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91年印度才开始对这种导弹进行连续3次试射。可由于研制部门的推诿扯皮,直到1998年国防部才下令定型生产。此后的20年间,这种导弹还在进行试射。今年4月,印度国防部才批准采购300枚“毒蛇”反坦克导弹及其发射车,其研制周期不可谓不漫长,研制历程不可谓不跌宕起伏。机载版的“海纳林”导弹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毒蛇”反坦克导弹的性能限制。

研制10年试射20年 印度机载反坦克导弹到头来只是空欢喜

印度第三代重型反坦克导弹“毒蛇”

印度网友经常会把“毒蛇”导弹与中国的红箭-10反坦克导弹进行对比,但事实上这种导弹与红箭-10相比是全面的落后。如果放在上世纪90年代该型导弹服役,其性能将是十分先进,可如今已经是2018年了,印度的这种导弹可谓一出生就落后。红箭-10采用光纤+电视+红外的制导模式,隐蔽性和防干扰能力极强。而印度方面采用的这是有线+红外的制导模式。在隐蔽性和防干扰能力等方面与中国差异巨大。

研制10年试射20年 印度机载反坦克导弹到头来只是空欢喜

红箭-10反坦克导弹发射

另一方面,中国红箭-10虽然也可以“射后不管”,但是其仍采用了“人在回路中”的制导体制,如果锁定的目标有无,射手可以重新选择目标,既可以直接瞄准,也可以间接瞄准,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而中国先进的机载反坦克导弹AKD10(蓝箭-7)也已经装备给直-10部队,据信其射程在5~10公里。蓝箭-7反坦克导弹是目前国内穿甲能力最大的反坦克导弹,它超越了红箭-9系列最大穿甲能力1200毫米,几乎可射穿任何一种坦克的装甲。

研制10年试射20年 印度机载反坦克导弹到头来只是空欢喜

直-10武装直升机发射反坦克导弹

不仅如此,中国坦克和装甲车已经配备了主动防御系统,印度研制了30年的反坦克导弹,到头来或许只是空欢喜一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