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宏观|扶持小微企业还需财政发力——光大宏观十日谈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光大宏观|扶持小微企业还需财政发力——光大宏观十日谈

张文朗 黄文静 郑宇驰

要点

2019年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而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的种种优惠政策很多。

事实上,不同的政策语境下的小微企业标准不同。统计上: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对各个行业的大、中、小、微型企业做出了划分。税收上: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规定也有不同。贷款方面:央行和银保监会标准略有不同,银保监会的小微企业贷款范围包括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小微企业主贷款,而央行只包含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自从2018年起不再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和余额进行考核以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而受政策鼓励的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则快速上升。

•小微企业占了市场主体的90%以上,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目前的政策一方面从金融入手对小微企业进行扶持,有望部分缓解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但在金融周期向下的大背景下,单纯采用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还难以真正见效,自发紧信用的负向螺旋很难被轻易打破。如果财政发力,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向小微企业大幅让利,小微企业资产负债表得以改善,或能得到金融机构更多的支持。

•12月按揭贷款平均报价利率下降。12月首套房平均房贷报价利率为5.68%,较11月下降3bp,报价利率下降的银行数量占比上升至10.1%。12月挖机、重卡销售增速回升。高炉开工率、电厂耗煤量高于2018年。

正文

1、小微企业支撑政策再发力

2019年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同时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对小规模纳税人,将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50%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及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以上措施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

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的种种优惠政策很多。那么,小微企业的标准是什么?其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里面可能包含小微企业。部分从业人员比较少的城投也可以算是小微企业,相应其银行贷款也能算做小微贷款。

不同的政策语境下的小微企业标准不同。统计上:国家统计局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发布了《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对各个行业的大、中、小、微型企业做出了划分。例如,对工业来说,同时满足主营业务收入在300万-2000万元之间、从业人员在20-300人之间的企业属于小型,有一个指标低于下限的话,就属于微型企业;如果只有一个指标达到了中型的标准(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40000万元之间,从业人员在300-1000人之间),另一个低于中型下限,则要归类为小型企业(图1)。

税收上:所得税[1]方面规定了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其他企业)。增值税[2]方面规定了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其他纳税人)。

贷款方面:央行和银保监会标准略有不同,银保监会的小微贷款范围包括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统计局口径)、个体工商户贷款、小微企业主贷款,而央行只包含小型微型企业贷款。2018年三季度末,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为25.8万亿,占整体小微贷款比重为78.1%。2018年起,央行和银保监会重点对普惠口径的小微企业贷款进行了支持和考核,标准[3]分别为单户授信500万、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而自从2018年起不再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和余额进行考核以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而受政策鼓励的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则快速上升(图2)。

光大宏观|扶持小微企业还需财政发力——光大宏观十日谈

小微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统计局口径下的小微企业占了市场主体的90%以上,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图3)。小微企业的行业分布也是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35%)、制造业(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等行业中(图4)。而在小微企业中,私营企业[4]数量占比为69%,而大中型企业中私营企业数量占比仅为7%。

光大宏观|扶持小微企业还需财政发力——光大宏观十日谈

扶持政策的重点是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小微企业的成立年限要低于大中型企业(图5)。一个原因是因为其具有生命周期短、数量众多的“创造性毁灭”的特征,2013年处于停业、关闭、破产的小微企业占比为8.5%。另一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微企业也能成长为大中型企业。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葡萄牙企业的大小分布就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右偏的趋势,同时1991年的企业中1984年就已经存在的企业大小分布与1984年的总体企业大小分布差别不大(图6),说明主要是由于企业随着成立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增长主导了企业大小分布的变化。目前的政策一方面从金融入手对小微企业进行扶持,有望部分缓解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

但是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银行来说,在监管层对小微企业贷款考核的阶段(2018年以前),小微企业贷款确实有较高增速;但是在监管层停止对小微企业贷款考核以后(2018年开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快速下滑,甚至降低到了整体贷款增速以下。与此同时,监管层考核的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却不断上升。可见在金融周期向下的大背景下,单纯采用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还难以真正见效,自发紧信用的负向螺旋很难被轻易打破,也不排除金融机构为完成考核指标而进行“监管套利”。如果财政发力,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向小微企业大幅让利,小微企业资产负债表得以改善,或能得到金融机构更多的支持。

光大宏观|扶持小微企业还需财政发力——光大宏观十日谈

2、12月按揭贷款平均报价利率下降

12月按揭贷款平均报价利率下降。12月首套房平均房贷报价利率为5.68%,较11月下降3bp,为2016年8月以来的首次下降,报价利率下降的银行数量占比上升至10.1%。在连续的货币宽松以后,银行负债端成本的下降促使部分银行调低了房贷报价利率。后续可以关注央行公布的实际房贷成交利率下降的程度。

房价继续降温。12月百城房价指数环比和同比增速分别为0.25%、5.09%,较11月下降0.02、0.14个百分点。其中三线城市环比增速下降最多(0.41%至0.33%),一线和二线环比增速提高(-0.06%至0.08%、0.46%至0.47%)。销售、拿地均放缓。12月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为6.4%,较11月下降3.9个百分点;1月6日、13日两周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为-9.7%、-21.3%。12月百城住宅类用地成交面积同比增速为-35%,较11月下降21个百分点。

12月乘用车零售增速继续低迷。受到2017年高基数等因素的影响,12月乘用车狭义零售增速为-19.2%,较11月下降1.2个百分点。1月1日至1月4日,日均零售为5万台,同比增速为-17%,降幅有所缩窄。后续可观察汽车消费提振措施出台对汽车销售的拉动作用。

12月挖机、重卡销售增速回升。12月挖机、重卡销量分别为1.4、8万台,同比增速分别为12.2%、21%,较11月上升2.3、16个百分点(图8)。其中小挖增速最高,为26.8%。部分反映基建力度的加大。

光大宏观|扶持小微企业还需财政发力——光大宏观十日谈

3、高炉开工率、电厂耗煤量高于2018年同期

高炉开工率、电厂耗煤量高于2018年同期。1月4日、11日当周,全国高炉开工率分别为64.2%、64.4%,高于2018年同期(图9)。1月1日至12日,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为77.8万吨,较2018年同期高5%(图10)。库存方面,钢材库存与2018年同期持平,冬储积极性不高;受高日耗的拉动,动力煤库存大幅去化,1月11日6大发电集团动力煤库存为1374万吨,较12月初的高点下降了447万吨,回落到了五年最大值以下。价格方面,钢材现货价格下跌,期货价格上涨。1月11日,Myspic综合钢价指数较2018年底小幅下跌0.5%,螺纹钢期货价格受益于风险偏好回升,较2018年底上涨3.5%。动力煤期货价格较2018年底小幅下跌0.1%。

光大宏观|扶持小微企业还需财政发力——光大宏观十日谈

注释:

[1]2019年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高了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分,分别减按25%、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使税负降至5%和10%。

[2]2019年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

[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9年起,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

[4]登记类型为“私营企业”的企业,数据来自《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13》。

相关报告

光大宏观组团队介绍

张文朗 首席宏观分析师 13811233375

黄文静 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财政与固定收益 15120034181

周子彭 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 13699222628

刘政宁 海外经济与金融市场 13761178275

邓巧锋 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13810828167

郑宇驰 实体经济和产业研究 17621950127

本订阅号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均应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光大证券客户中非专业投资者客户,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阅读到本订阅号的内容,请自行评估相关内容适当性,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对相关信息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若因不当使用本订阅号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非光大证券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