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费县埠南湖传说

皇帝要上江南游玩,准备路过费县。县衙传令,老百姓削山修路,遇水搭桥。一天,一群黑压压的马队过了紫荆关,由北向南压了过来,来到高埠岭上,翻身下马。早有县太爷,地保拉过缰绳,打躬作揖,问寒问暖。官儿呷了几口香茶,就向岭上百姓训话:“皇帝的百姓们,你们听着,万岁明年南巡,要路过此地,这岭高低不平,要挖二丈……”随即用手向南一指,接着说:“南边这片芦苇湖泊要填平。三个月完成,违令者斩……”说完。他们飞身上马,腾起一片尘土,箭一般向南窜去。从这天起,高埠岭的老百姓就遭了殃,乡勇、地保持棒提鞭,监视着男男女女,不分白天黑夜,开山劈岭,削高填洼,推的推,拉的拉,挑的挑,抬的抬,真是度日如年啊。眼看高埠岭慢慢矮下去了,芦苇湖泊也慢慢地高起来了,而壮年男子,却死的死,逃的逃,由多到少,由少到了。乡勇没法,只好又把老弱病残抓来顶替……

山东费县埠南湖传说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再有三天期限就到了,看看工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大伙儿一合计,反正不能等死,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天一傍黑,大伙来了个野燕起群,扶老携幼一夜逃到朱田南山里。第二天,大伙在羊肠小道上艰难地走着,渴了喝口泉水,饿了拔野菜吃。走着走着,迎面来了个身穿破衣裳的瘦老和尚,老和尚问大伙儿;“你们这是去哪里逃荒啊?”于是大伙把削岭填湖的苦处如此这般向他哭诉了一遍。老和尚皱了皱眉头说:“你们究竟逃到哪里是个头?倘若被官府逮着还是免不了杀头啊!”大伙被老和尚一提醒又犯了愁,纷纷请求老和尚想个好办法。老和尚说:“我看你们回去吧。天无绝人之路,你们的苦已经到头了,会有人帮助你们的。”大伙正要问个明白,一眨眼,老和尚不见了。大伙半信半疑,转念一想,又确实无路可投,最后还是忐忑不安地返回老家。原来这瘦和尚是救苦救难的济公长老。就在高埠岭逃难者返回家园的当天夜里,济公长老奏明玉皇大帝,请来了三山五岳的山神土地,集合在高埠岭下,念动咒语,把高埠岭拦腰推倒,填平了南湖。从此,高埠岭不高了,南湖补平了。从那,人们把“高埠岭”改名为补南湖,年深日久,演变成为现在的“埠南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