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管理,小麥告別爛頭、發黃乾枯!不懂快看

近幾年,小麥病害多發,嚴重影響了小麥產量。特別是小麥爛頭,發黃等。那麼,瞭解發病原因就尤為重要。今天逐一為大家解決這些問題。

小麥全蝕病,又稱小麥立枯病、黑腳病。全蝕病是一種根部病害,只侵染麥根和莖基部1—2節。

這樣管理,小麥告別爛頭、發黃乾枯!不懂快看

危害症狀:

 病株變矮、褪色,生長參差不齊,葉色、穗色深淺不一。潮溼時,出現基腐性的“黑腳”,最後植株旱枯,形成“白穗”。剝開基部葉鞘,可見葉鞘內表皮和莖稈表面密生黑色菌絲體和菌絲結。小麥近成熟時,若土壤潮溼,病株葉鞘內表皮可生有黑色顆粒狀突起的子囊殼。

這樣管理,小麥告別爛頭、發黃乾枯!不懂快看

防治措施:

(1)輪作倒茬。實行稻麥輪作或與棉花、菸草、蔬菜等經濟作物輪作,也可改種大豆、油菜、馬鈴薯等,可明顯降低發病。

(2)對種子進行處理,用苯醚甲環唑、硅噻菌胺等藥劑。

胞囊線蟲

危害特徵:

 受害小麥幼苗矮黃,根系短分叉,後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狀,露出白亮至暗褐色粉粒狀胞囊,胞囊老熟易脫落,僅在成蟲期出現

這樣管理,小麥告別爛頭、發黃乾枯!不懂快看

線蟲為害後,病根常受次生性土壤真菌如立枯絲核菌等為害,致使根系腐爛。

防治措施:

(1)選用耐病、抗病品種;

(2)改善耕作制度,與其他禾穀類隔年或3年輪作。

這樣管理,小麥告別爛頭、發黃乾枯!不懂快看

(3)化學防治:可在小麥播種期用阿維菌素、噻唑膦、克線磷顆粒劑進行土壤處理。

此期間,也可結合貝多豐小麥專用K多維轉運蛋白噴施,拔節期和孕穗期,灌漿期分別噴施一次,可降低病害發病率,並可促進根系生長,增加分櫱數,提高小麥整體的免疫力。最終達到增產目的。

這樣管理,小麥告別爛頭、發黃乾枯!不懂快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