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阻的好“曼巴” 牧区群众的健康守护神

甘南卫生计生

风雨无阻的好“曼巴” 牧区群众的健康守护神

风雨无阻的好“曼巴” 牧区群众的健康守护神

虽然才刚刚入冬,但海拔3600多米的玛曲草原已被一层薄薄的冰雪覆盖,和往常一样,周淑娥一早就背着药箱来到了牧民家中。

风雨无阻的好“曼巴” 牧区群众的健康守护神

玛曲草原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九曲黄河从草原的西南进入,又从西北出境,在这里转了第一个大弯,养育着这1万多平方公里草原上的3万多藏族群众。22年前,周淑娥被分配到玛曲县曼日玛中心卫生院后,就一直为藏区牧民的身体健康奔波着。

风雨无阻的好“曼巴” 牧区群众的健康守护神

周淑娥:当时的曼日玛还没有通电,也没有公路,一年四季都吃不上新鲜蔬菜。牧民们都住得很远,看病只能骑着马去,几次下来,我也变成了马背上的医生。

因为条件太过艰苦,没过多久,一起被分配过去的七、八个人纷纷改派,只有周淑娥和另一个同事留了下来。

周淑娥:我也想过放弃,但是我毕竟热爱医生这个职业。以前亲人住院,看到医生们那么呵护我的家人,再想到草原上还有很多等着我去帮助的病人们,就走不开了。

在曼日玛卫生院,周淑娥遇见了大她一岁的代吉拉毛。代吉拉毛会藏语,也懂得和藏族群众沟通,在卫生院,她一边做翻译,一边做助手,外出看病时,周淑娥总要带着她。

在扎根草原的22年里,对周淑娥来说,每一次出诊,除了草原上恶劣多变的天气,她还可能要面临各种突发情况。

风雨无阻的好“曼巴” 牧区群众的健康守护神

1997年冬天的傍晚,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一位藏族中年老乡牵着两匹马来到卫生院,请求医生去60公里之外的牧场给产妇接生。看到这个男人期盼的眼神,周淑娥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饭碗,收拾好药箱,冒着大雪,跟代吉拉毛骑着马出了门。

代吉拉毛:一路上黑咕隆咚的,我们在马背上深一脚、浅一脚地颠簸了大半夜,终于到达产妇家里。当时产妇的羊水已经流完了,肚子里的孩子有窒息的危险,我们顾不上又饥又冷,马上为产妇接生。后面孩子终于生了出来,母子平安,那家人含着眼泪一直跟我们说谢谢、谢谢。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次遇到牧民求助,周淑娥总是义不容辞的上前。七八年后,她调入玛曲县妇幼保健站,又自学和进修了B超检查,这让长期缺医少药的藏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平时,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周淑娥都不曾抱怨。但唯有一件事,成为周淑娥心里永远的愧疚。

周淑娥: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能给母亲养老送终。草原上看病非常忙,只要牧民们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只有在淡季,我一年才能回2次家。当时也没有手机,只有卫生院拉的一部座机,母亲去世的时候,座机一直打不通,是我老公给长途车的师傅捎的话。等我赶到家时,母亲就出殡了。我父亲送我走后,也一病不起。

对周淑娥来说,在藏区工作的二十二年,是不辞劳苦奔波的二十二年,是把青春无私奉献给草原的二十二年。二十二年来,她舍小家、为大家,为了藏区群众的生命健康,骑马淌河、风雨无阻,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长期斗争,与困扰藏区群众的疾病长期斗争,如同美丽的格桑花一般盛开在茫茫草原。

周淑娥:这里高寒缺氧,但是我们不缺精神。这么多年,我工作只求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本质。在我身边,还有很多和我一样默默付出的同志,我们都有一样的使命,就是让藏区的同胞远离疾病,获得健康。只要是老百姓需要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值得去拼搏和奉献的地方!

主 编:王 武

责 编:丁利锋 贾占峻

编 辑:马颖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