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電子鎖怎麼供電?終於清楚了

2016年年底以來,由共享單車引發的一波共享熱潮席捲全國,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充電寶接踵而至。但經久不衰,依然炙手可熱的還數共享單車。

首先,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下,智能出行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移動地圖、滴滴出行、共享單車等就是這個浪潮拍打出的產物。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共享單車如雨後春筍一般開始火爆起來,形形色色的人騎著各式各樣的單車湧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們有些同學可能好奇平常我們騎單車時會有滴滴的聲音,好奇電量是怎麼供應的呢,這裡介紹幾種常見的充電方式!

1.其實第一種是不需要用電的,這種呢就是小黃車的機器鎖。那麼它是怎麼工作的呢

每一輛小黃車都有一個編碼,這個編碼是獨一無二的,相當於自己的身份證,同時,每個編碼又對應一個解鎖密碼,這個密碼儲存在小黃車服務器的數據庫中,當用戶使用手機掃描車身二維碼時,單車的解鎖密碼被調出來展示在ofo的APP頁面上,用戶使用該密碼手動旋轉機械鎖即可解鎖單車,結束騎行時,手動劃下鎖片即可上鎖,整個過程單車通過手機作為媒介來與平臺進行通訊,也不會發出蜂鳴聲,因此其不需要供電。

共享單車電子鎖怎麼供電?終於清楚了

最早的機械鎖

2.通過發電花鼓來發電

這種發電的方式主要是老版的摩拜了,後輪有一個發電花鼓及蓄電池,如果你是摩拜的早期用戶,在用車過程中一定會發現一個問題:車速越快越容易剎車,而靜止的時候車閘好像壓根就不起作用;除此之外,在高速運行時,無論把車閘拉得多緊,車輪絕不會瞬間抱死,只能慢悠悠的減速。或許很多人會把它單純理解為“安全設計”,不過這只是其中一方面,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原因就是,在第一代摩拜單車的後輪上裝了一個發電機。

沒錯,正是因為這個被叫做“發電花鼓”的東西使得車輛不能瞬間制動,也正是它在源源不斷的輸出電力,但這個電力也並不是直接供給電子鎖,而是通過一個轉換電路暫時儲存在一塊內置電池裡,需要用車的時候再由電池向電子鎖供電。

共享單車電子鎖怎麼供電?終於清楚了

摩拜單車的發電花鼓其實就是利用了剎車這個動作,將本該浪費掉的動能轉化成了電能輸出。這也就是為什麼摩拜單車不能瞬間制動的原因之一。另外,由於發電花鼓的存在,對車輛的輕便性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影響。所以這種單車使用起來要明顯比一般的自行車費勁(當然這也跟車體材質、傳動、變速器等有關)。

發電花鼓額定功率因品牌型號而不盡相同,常見的有為6V3W,也有6V2.4W和6V1.5W等標準。雖然功率輸出功率很小,但是對於使用頻率並不高的電子鎖來說已經完全夠用了。

3.太陽能發電板發電

這是最新型的一種發電方式了,基本現在所有的共享單車用的都是這種方式,現在最火的哈羅單車用的就是這種方式!

共享單車電子鎖怎麼供電?終於清楚了

前面的籮筐上面鋪了一塊太陽能發電板,同時後輪智能鎖模塊有一塊蓄電池,只要有陽光,發電板就會發電以給蓄電池充電。這種供電方式環保清潔,而且不會給用戶增加騎行勞累感,應該是以後共享單車主流的供電方式!這種既環保又實用的發電方式感覺怎麼樣!

共享單車電子鎖怎麼供電?終於清楚了

這種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作電壓為6V,工作電壓在1A左右。一般來說,只要電池板能夠正常工作,僅給一個電子鎖提供電能戳戳有餘。目前市面上包括“黃金單車”在內的多款共享單車都是採用這種供電方式。

但是,由於當下的共享經濟的運營體制和管理體質尚未完善,加之某些用戶使用不當,這種供電方式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很多的車載太陽能電池板不是被人砸壞就是被貼滿小廣告,最終導致其無法正常工作,車輛出現無法開鎖的故障。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在筆者看來,如今的工具越來越趨於智能化、多功能化,一物多用也越來越被用戶推崇。市場容量已經固定,共享單車的發展到最後必將沿著當初網約車的老路走下去,能夠活在市場上的品牌不會很多,而且非富即貴,當然過硬的技術以及不斷地推陳出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