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下一个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下一个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一、互联网打开了一面与世界沟通的窗户

中国互联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超过八亿的个人用户,超过98%的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已经和各行各业有了深度的结合,产生了多个交叉行业。

过去的七八年,互联网在消费领域有了大量的应用,产生了小米、美团、字节跳动、滴滴等一系列新的互联网公司。

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公司崛起,互联网为企业更深层次的服务才刚刚开始。

二、下一个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雷军说,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怎么为企业服务。

和美国相比,中国在企业服务和企业应用上是相对落后的。

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美国有很多过 100 亿美金市值的公司,而在中国基本没有。这是我们的差距,也意味着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各个企业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雷军认为,在企业服务领域,最重要的是企业流程的标准化。如果每个企业都不一样,做企业服务的企业就很难赚到钱。

1、新机遇:产业互联网已成气候

(1)百度李彦宏:人工智能会带来大量新的机会

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下一个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李彦宏表示,“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是两个不同的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不仅仅会深刻地改变、影响我们消费的领域,也会深刻彻底地改变产业、改变To B的领域。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比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要更加深远。

互联网是“前菜”,而人工智能是“主菜”,它的影响力更大的一个东西。

过去如果你说什么,计算机是听不懂,而如今智能音箱每过一两个礼拜,它都比以前更聪明一些。而如今人工智能的发生和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节点,就是人机交互的模式是从原来的鼠标、键盘转向触摸屏,再从触摸屏转换到语音的这种对话。

人工智能会带来很多新的机会,它将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而迎接新的时代,就注定要有一个新的思维、新战略,才能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腾讯马化腾:AI成为整个经济社会的新型基础设施

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下一个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大会表示:全球产业都在进行数字化,在此期间机遇挑战并存,产业互联网机会巨大。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始成为整个经济社会的新型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的算法要有更多深层次理解,另外人机人脑之间的整个未来外部网络之间的互联将是有意义的。

未来10年内在新的人机接口方面将会有很多的变化,如果5G加上VR的基础,加上续航能力,加上计算能力等被解决,一定程度上会有比较实用的VR计算软件和AR计算软件会出现,这也是划时代的突破。

(3)小米雷军:谁把握住AI谁就把握住未来

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下一个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小米公司创始人、CEO雷军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的机会和想象、作为空间甚至远超过以前提出的大数据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说以前还只是浪潮,现在我们已经正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雷军认为,AI+IoT+5G将会产生一个核聚变,所有设备都能无缝链接在一起。很多的物联网设备,包括机器人在内都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整个产业链已经非常常熟。

谁把握住了人工智能,谁就把握住了未来。

(4)浪潮集团孙丕恕:什么是新型互联网企业?

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下一个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孙丕恕认为,就是新连接、新生态、新运营商。

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将会遍及“三张网”:

除了消费互联网以外,还有工业互联网和政务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结合的重要抓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政务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在政府的具体体现。

新兴互联网是在 2C、2B 基础上进一步解放了面向 2G 的业务,实现了 2C、2B、2G 三个对象全覆盖的连接。

新兴互联网企业通过连接政府数据,加上互联网数据价值的重构。

通过政府、社会、个人,三个数据的互动,推动邮政惠民兴业,真正释放数据的应用、政用、民用以及商用价值。

(5)IDG资本 熊晓鸽:工业互联网和硬科技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下一个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熊晓鸽说,过去,我们说的 IP 就是一个想法,一种商业模式。但今天的IP,我认为应该是拥有一系列核心技术,也就是用硬科技解决一些大的痛点。

从投资的角度,未来,拥有核心技术,能够用硬科技去解决人们刚性需求的项目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将是我们的重点投资方向。

(6)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下一个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上半场是“互联网 +”,我们看到各种互联网的产品,越来越渗透到生活当中的每一部分。

上半场是“互联网+”,现在已经在往“+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在未来会有非常高速的发展,尤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支持下。

沈南鹏认为,接下来,可能更多的“+互联网”,各行各业包括传统产业正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有互联网的产品,传统的制造业、医疗、教育也需要有互联网的工具和解决方案。

比如很多大中型医院都已经开始用互联网的工具更好地服务病人。

从血糖的早期监测、到手术的辅助工具、到医学影像助理,多家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在跟这些医院进行深度的合作。

(7)俞敏洪:人工智能会给教育带来重大的冲击和改变

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下一个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会给教育行业带来重大的冲击和改变,涉及教育行业的方方面面。它是一场革命,是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老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到底是不是能够完成教育的全部任务,截至目前仍难以判断。因为教育的全部任务包含一个人完整、全面的成长培养,包括情感培养、审美培养等,这是很难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完成的。

教育还是要回归本质:培养一个完善的人。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教育不能取代的。

2、新挑战

a、数字化带来的挑战

数字化对现实世界的重塑过程,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正在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始成为整个经济社会的新型基础设施。

数字世界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牵连着现实世界的正常运转。

在数字化的发展下,马化腾提到了以下几点新挑战。

如何保障从云到端的安全防护, 做到万无一失?

如何真正地保护好个人的数据信息呢?

如何掌握好人工智能这把万能型钥匙,让新技术实现可知、可控、可用和可靠?

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可能带来的劳动力结构调整?

如何让数字技术助力精准扶贫,而不是拉大数字鸿沟?

如何让数字产品帮助青少年成长,而不是带来不健康的沉迷?

b、虚拟主播的推出,,不会让很多人失业?

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下一个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

王小川说,“ AI 合成主播” 这项技术里涉及三个合成: 声音合成、表情合成、唇型合成, 特别是唇型合成。

首先 AI 技术分为感知技术和认知技术。感知是有声音的、有图像的,感知技术方向上,机器基本有机会可以做到跟人一样好。

但是在认知技术方向上,机器背后的推理、知识、思考,以语言为核心的逻辑性的东西,机器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这种情况下,涉及到人的高级活动的时候,机器现在是做不到的。

但是,如果在垂直领域里,特别细分的特定领域,像法律或者医疗,面越窄,机器更有机会做到更接近人类。

不能把 AI 当成大的词儿, AI 里面有很多内涵。

在这种情况下, 把 AI 上升到跟人们认知相关的事情,机器在里面只能做辅助,是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

但如果只是听个声音,看个图像,现在像 Face++ 或者商汤做的事情, 机器就已经能取代一部分感知上的事情了。

对于人类的高级活动,现在机器取代人类是没戏的。高级活动叫认知,低级活动叫感知,目前的机器可以做到感知。

王小川说,AI 合成主播和人类的关系是取代还是配合这个问题,如果只是感知问题,不涉及到后面的语言组织、撰写深度稿件的话,它是可以去跟真人接近的。

c、内容上的挑战

新浪曹国伟说,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企业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比如说社交媒体平台改变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方式,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谣言和虚假新闻的泛滥,社会言论分化的问题。

推荐算法提升了内容分发的效率,同时造成了信息获取过窄、内容低俗化的现象。

比如电商平台的伪劣商品问题,网约车平台出现的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互联网技术带给我们便利之外,出现的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d、目前的网络威胁

卡巴斯基实验室创始人尤金·卡巴斯基把目前的网络威胁分为三个大类:

基础设施、政府以及个人。

卡巴斯说,主要的网络的威胁还是针对于我们个人用户以及小微企业,这类威胁达到了 99%。

第三类是针对于工业上的一些网络威胁,比如说一些恶意软件等,大家都在金字塔的不同的部分面临着一系列的威胁。

目前,卡巴斯基实验室正在研究一个概念,叫网络免疫,它定义了网络安全行业的未来。

网络免疫到底是什么概念呢?

卡巴斯基说,就是攻击的成本要高于损失的成本。在受害者层面,我们的损失是少于攻击者的损失。

这样就做到了通过新技术推动网络安全行业转型到网络免疫的程度和阶段,就做了对于网络攻击的免疫。

3、新责任

Facebook 通过AI 对虚假新闻造谣网站开始识别,对内容通过 disputedflags 这种方式进行标注。

谷歌为打击假新闻,“重写搜索排名算法”,把具备误导性、虚假和令人反感的文章进行排名降级等等。

近年来,中国也出现了不少专业的辟谣机构,比如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

微博进一步把必要的能力开放给了媒体和公众账号,不仅能够直接辟谣,还可以对辟谣内容打标签,对传播的内容进行回退。

曹国伟说,平台方要进一步强化用户数据管理的责任,从技术层面防范用户信息窃取,同时要细化用户隐私偏好设置功能,使用户在不同场景、不同隐私下有不同选择。

此外,还要加强对用户隐私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用户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媒介使用素养。

营造一个清朗的互联网空间,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要坚守的责任,更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共建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