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创业运营“七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电商创业运营“七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越来越多朋友眼热电商的火爆,一猛子就扎下去了。殊不知有很多不经意的坏习惯、心态和想法,正在一步步的阻碍着我们走向成功,消耗着我们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后还需要花大量的成本来改错。

如果前期我们就能谨记前人的经验教训,时刻警醒自己,那么电商创业时,是不是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更容易成功了呢?

以下同大家分享电商创业运营不得不看的七大误区:

1【守株待兔】就是闷在自己的圈子里做电商。

如今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中小卖家唯有经常互动交流,抱团取经。才能及时获取产品市场信息和相关业务细况,也才能快速抓准良机,走的更远。甚至经营不同产品的卖家可以联合推广对方的产品,产生集团化效应。一个人一步步试错,一步步具体实施,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损耗太大。

2【固步自封】就是缺乏拼搏的勇气,没十分的把握绝不动手。

这也是我自己以前的毛病之一,小农思维总想周全稳妥。但凡事或多或少总有无法预知和防范的风险,就算有十分的把握,等耗到一定时间,最赚钱最好的时机也错过了。所以生意场上十拿九稳是不太现实的。

记得以前一位互联网“大鳄”说过:“一项生意问十个人,十个人都说好,那就别干了,市场早就饱和了;如果有七个人说好,那也晚了,市场的上的“大蛋糕”基本都被分光了,留下的都是碎渣;如果有两个人说好,那就得赶紧干,说明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反映过来,市场空前大,然而少数人又赞同了,说明是有可行性的,因为真理总是在少数人手上的嘛!

3【一步登天】就是一心想要利润最大化,产品价格不贵就不卖。

生意人想赚钱的欲望诉求是无可厚非的。谁都想1元钱的成本,1角钱的物流,1分钱的纳税,卖100元。但实际上,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产业链基本趋于成熟。很少有这样一本万利的好生意,这种生意乱世居多,和平时代罕见。

所以一个店铺要区分产品的定位。有些产品低附加值是为跑量抄人气聚客源。而有些产品高附加值是为真正获取高毛利,各行其道,各有所长!此外,低附加值产品跑量是为了给高附加值产品铺路,高附加值产品成交又是为了给烘托店铺的高品质,两者互补,相得益彰!

4【心比天高】就是手无寸铁,急功近利。眼高手低,不且实际。

小事儿不愿做,大事儿做不了。比如眼热别人韩流服饰的成功,就想把自己的小作坊“化妆”一下变成下一个“韩都衣舍”。却忽略了它的成功,都少不了小到衣服大板、试样之类的细节工作。

外观需要内在衬托!外观往往是整体的大局,内在往往是零星的细节。全力办大事,努力干小事,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是不是更靠谱点?

5【步人后尘】就是总在模仿,从未超越;一直跟风,从没特色。

市场上什么产品火卖,模仿跟上;市场上什么创意新颖,模仿跟上;市场上别人都是怎么做的,模仿跟上......

老古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老古话:第一名吃肉,第二名喝汤,第三名看渣;老古话:事不过三。不必多解释,可以模仿,但必须寻求超越,不然不长久啊。

6【锦衣夜行】就是专注于产品,精打细磨,只重生产,不管营销。

牛掰的产品,就好比精致的艺术品,令人爱不释手。这样的东西应该放在客厅里,这样来客才能鉴赏。如果放在厨房里,似乎就不合适了。

所以产品的口碑取决于两点,一方面产品真的要好,另一方面宣传到位。

7【只进不出】就是活钱变死钱,不投入不扩大规模。

如果赚了点钱就想着买车、买房、买游艇,这样是不是让人担忧呢?好花不常来,没有恒久不变的好局面。我们中国人崇尚“居安思危”,连国歌在今天这个时代都还在唱“到了危险的时候”。

所以合理分配收支,稳定大部分收入,并打出一部分前投市场、投新产品很重要。一手抓住现在的生存,一手尝试未来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总之,做电商很难,但也不怎么难。强化优势,淡化劣势,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