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組工作」南縣麻河口鎮向陽村:黨建引領致富路

強班子公信,贏取民心。向陽村曾是麻河口鎮有名的落後村,黨總支書記羅亮上任後,著力提升村級班子公信力,帶領村支“兩委”班子凡事身體力行,主動作為,積極爭取國土、鄉村公路建設和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共引進項目資金1200餘萬元,高標準完成鄉村公路建設、渠道疏通、路燈安裝、綠化、文體活動中心、電網改造等惠民建設。

拓鄉情人脈,築巢引鳳。加強與村籍在外成功人士的溝通交流,利用傳統節日登門探訪和組織茶會聯誼等形式,經常性地發佈村級發展規劃,以誠意與行動,吸引在外人士出謀、出力、出資。籌備成立扶貧基金會,基金會成員從初始的4人,發展到如今的近40人,募集的基金從每年2萬增長到如今的每年40餘萬。截至2017年底,基金會出資30萬元慰問60歲以上老人700餘人次,出資2萬元聯誼貧困人士30人餘次,出資4萬元資助在校學生6人次,出資4萬元救助特病特困人士20餘人次,出資25萬元用於村級基礎設施建設。

建實體產業,借船出海。引進湖南省鮮天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稻蝦養殖、特色桃林、冬季特色蔬菜和油脂加工廠四個項目。採取“公司+村集體+農戶”的運作模式,所有合作項目均由公司提供發展資金共1100萬元,負責運營和管理,佔股份70%;村級負責流轉土地2760畝,維護生產秩序和環境,鼓勵全村農戶積極參與投工投勞,不承擔虧損,佔股份30%。同時採取“抱團取暖”模式,以村級“益農服務社”為平臺,按照村民自願、合理、有償的原則,成立了優質水稻專業生產合作社、烘乾專業合作社、農機專業合作社、統防統治及其他服務專業合作社等“四社”,實現了統耕、統收、統防、統治、統購、統銷等“六統”,資源集約和生產集約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益,為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目前,全村已有500餘農戶3800畝水稻加入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預計可為農戶節約成本近30萬元。


「益組工作」南縣麻河口鎮向陽村:黨建引領致富路

益陽黨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