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女儿国的女王,原型是武则天吗?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路上经历了不少国家。这些国家中,除了唐王李世民之外,可以说少有哪个国家的君主可以当起“贤能”二字。不信你看:车迟国国君信任三个妖道,封为国师,横行朝廷,却让和尚干苦力;乌鸡国国王与妖道称兄弟,结果被其害了性命;灭法国国王许下个愿望,不是为了治国,而是要杀一万个和尚;还有玉华州的国君,因为做了个噩梦,便下令驱赶国中的和尚......可以说这些国王简直是荒唐透顶。不过,还有个国

王与他们不一样。她就是女儿国的国王。

西游记:女儿国的女王,原型是武则天吗?

女王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美丽、多情。唐僧遇到她,是唐僧取经途中最大的一次“情难”。他的多情让六根清净的大唐圣僧都难以抵抗,何况是普通人。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掩盖了她身上的另外两个优点:一代明君,同时在感情上又能保持理智。

西游记:女儿国的女王,原型是武则天吗?

唐僧一行刚进入女儿国境的时候,就先大量描写了市井的繁华。首先,街上人很多。猪八戒的嘴脸引来了不少人围观。有一首诗为证:“娇娥满路呼人种,幼妇盈街接粉郎。不是悟能施丑相,烟花围困苦难当。”用宋丹丹的话来说:“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再看店铺“市井上房屋齐整,铺面轩昂,一般有卖盐卖米,酒肆茶房,鼓角楼台通货殖,旗亭候馆挂帘栊。”还有女王的宫殿,更是气派不凡。

西游记:女儿国的女王,原型是武则天吗?

这些描述其实是从侧面透露出,在这任女王的治理下,女儿国国富民强,一片祥和。不但在经济上女儿国很发达,女王本人在群臣与百姓心中也很受爱戴。太师见到唐僧第一眼,看到唐僧的长相英俊,并没有自己动私心,而是心中暗想:“我国中实有造化,这个男子却也做得我王之夫”。她首先想到的是女王,而不是自己,这就说明大臣从内心对女王的忠心,能设身处地为女王着想。

西游记:女儿国的女王,原型是武则天吗?

后来唐僧与女王平起平坐在朝堂之上,群臣是“一个个眉开眼笑”,毫无忌妒之意。所以,女王的英明,堪比唐朝的武则天。也不知道当时,吴老爷子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有没有把武则天作为女王的原型。

西游记:女儿国的女王,原型是武则天吗?

再一个,女王虽然多情,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失去理智,始终保持这冷静的头脑。她苦留唐僧并非为了个人的私欲,而是为了国家社稷着想。女王对太师说:“东土男人,乃唐朝御弟。我国中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更不曾见个男人至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赐来的。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她考虑的是国家社稷。

西游记:女儿国的女王,原型是武则天吗?

无论从个人感情上,还是从国家大局着想,把唐僧留下来都是好事,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女王从头到尾都没有像那些女妖怪一样,采取强硬的手段逼迫唐僧,而是用自己的真感情,一步一步地去感化他,慢慢等着唐僧亲自点头,从未失去一个国君的风度。

西游记:女儿国的女王,原型是武则天吗?

可惜的是,直到最后,女王也没能与唐僧在一起。这还是归功于女王的深明大义。看着唐僧离去的背影,他没有任何失态的举动。唯有那双迷人的眼睛,在诉说着无限的深情。她准备把这段感情,永远埋藏在自己内心,让它成为一种憧憬、一种回忆、一种享受。大概这就是哲理上说的“遗憾美”吧!

(简短小文,有感而发;只言片语,定有不足。道不尽浩瀚文化,写不完兴衰长歌。旨在抛出砖石,引来无暇美玉。敬请留下您的文明评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