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黨旗添彩,為黨員爭光

<strong>為黨旗添彩,為黨員爭光

<strong>----滄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陳連才的事蹟

<strong> 韓中清 趙剛

陳連才在滄州市教育界創了一個神奇:他走到哪個學校哪個學校幾年內就“火”起來。自1996年8月至今,他先後擔任了四個學校的校長,他無論到哪所學校,也不管原來學校是什麼樣子,幾年內學校就快速發展起來。

為黨旗添彩,為黨員爭光

<strong> 幹一行,精一行

他自1982年師範畢業在滄州市實驗小學實習並留校任教,在一線教過十四年半的課:語文、數學、體育、自然等,真正做到: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1995年,他來到總務處負責後勤工作,正趕上國檢達標,繁重的任務和超負荷的工作鍛鍊了他,強烈的學習意識和自尊心、不服輸的性格以及愛動腦筋的他,為以後擔任校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他1996年8月接任新興小學校長,新興是新華區的薄弱校,他來到學校不到半年,就把自己的孩子從實驗轉到新興,以此證明新興小學的教學質量沒問題,不到一年就扭轉了這所薄弱校的狀況。第二年,原先在附近住的家長紛紛把孩子往回轉,學校由原先的不到300人,猛增到470多人,以至於每個班都塞得滿滿的。小學由於校舍緊張,以至於人滿為患。省教育督導組來學校檢查讚歎為“精品式學校”。

1998年8月,陳連才任滄州車站小學校長。僅用三年半的時間,使車站小學一躍成為滄州市的名校,省市領導來新華區檢查、考察車站小學是必到學校。特別是2001年他創辦的“少年警校”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少年警校檢閱式,取得了兩金一銀的優異成績,他本人受到時任國家軍委副主席遲浩田親切接見。

2002年1月在關鍵時刻,我被調入實驗小學,根據該校的實際情況,大膽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著面對現實,適度超前,分步實施,逐步到位的原則,經過五年的不解努力,使百年老校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為黨旗添彩,為黨員爭光

為黨旗添彩,為黨員爭光

<strong> 大膽辭職,創辦新校

陳連才創辦成功第二實驗小學,更是一個教育界奇蹟!

正當實驗小學如日中天的時候,他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和敢立潮頭唱大風的氣魄,依然提出辭去實驗小學的校長職務去創辦滄州首家公辦寄宿制小學——滄州市第二實驗小學。

很多人不理解,放著名校校長不當,非要從零開始,白手起家,這不是自找苦吃嗎?

當時的情況也確實如此:二實小的前身是原來的鐵路二小,因學校停辦了五六年,整個學校除了有一座1700平米的破舊二樓外,近40畝的校園,荒涼一片,雜草一人多高。學校除了硬件嚴重不足,位置是城鄉結合部,很偏僻、交通又不便。

不服輸和愈挫愈奮的他暗下決心:兩年創業,三年變樣,五年再建一個新實驗,十年進入省級先進學校行列!

然而,籌辦寄宿學校卻遇到了重重困難,由於硬件不足需要跑資金、要政策。還要辦資質,因原學校是鐵路附屬學校,沒有單獨的土地證、房產證,原來的辦學資質也因停辦而終止。滄州車務段歸了天津、北京。為跑辦資質證,為讓自己的夢想成真,陳連才跑天津、上北京,自己新買的“雪鐵龍”汽車,半年就跑了45000公里,被“鐵老大”多次拒之門外。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他才走進了鐵路局。那年冬天,他與天津鐵路局領導約好見面,清晨卻大雪封門,愛人勸他:那麼厚的雪今天就別去了,改天再去吧!他想好不容易人家答應見面,別說是下雪,就是下刀子也得去!義無返顧行程一百多公里,平時不到兩個小時能到的路程用了九個小時,感動的天津鐵路局領導說:“就衝你陳校長這股幹勁,我們也要全力支持!”

正當新校舍改建工程進入關鍵時刻,90歲高齡老母親的膽囊癌已經到了晚期。有名的大孝子陳連才晚上進醫院照顧老孃,白天還要跑裡跑外。日久天長,他眼熬紅了,人累瘦了。老人心疼地說:“兒呀,娘知道你忙,以後你就不用來醫院了,有你哥他們倒班伺候就行了。你把學校的事兒辦好,就是對孃的最好孝敬。”陳連才眼含熱淚緊緊握住老孃的雙手!愧疚的點點頭。180多個日日夜夜,學校建設初見端倪,他一米八五的大個子此時只有150斤,足足掉了十多斤肉。

他常說的一句話:想幹成事沒有容易的!遇到困難要有一個信念: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全體教師凝心聚力和上級領導鼎力支持下,五年的嘔心瀝血,換得了破繭成蝶,夢想成真。短短五年,從廢墟上建立起來的第二實驗小學,從建校時的5個教學班162名學生髮展到今天30個教學班1586名學生。成為滄州市最有特色、最熱點的小學,來學校上一年級的學生家長都提前一年來報名。

為黨旗添彩,為黨員爭光

<strong> 想幹成事,專心去做

陳連才之所以能夠幹成事,與他的心態、性格和素質有很大的關係。

——積極的心態使他幹起事來從不怵頭,身體強健的他雖五十多了仍有使不完的勁兒,並且能靜下心來做事。他常說:想幹事,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想幹事,總有一大堆理由。想幹成事,就要一定要靜下心來、專注的去做!

——他執著;他有個脾氣,慎思之後,想幹的事,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他總是把自己比喻是一頭驢:“我是一頭在頭頂上捆著一把草,雖夠不著卻總是在夠的執著的驢,而不是趴在地上連打帶拽都不起的耍賴的驢”。

——他愛崗敬業;他喜歡學校、喜歡孩子。他是1586名學生的陳爺爺,更是孩子們的美猴王。跟孩子們在一起遊戲、打球簡直就是“老頑童“,他覺得整天和孩子在一起挺快活、挺年輕。

陳連才自1995年到現在,很少歇過節假日和禮拜天,他把工作當成了樂趣,別人週六週日或者是節假日釣個魚、打個麻將是個樂趣,在學校看書、想事、寫東西覺得挺充,是個樂趣。這些年他總結了近十幾萬字的工作隨感、管理方法、案例、反思。河北省校長培訓教材他編寫了第五章的內容。自2004年至今給省、市縣校長培訓四五十次之多,在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委員會組織的全國小學校長的校長大會上曾四次典型發言,特別是在第三屆小學校長大會上提出“讓幸福的老師教出快樂的學生”的辦學理念,讓與會的專家、同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滄州二實小雖然建校僅有幾年,在滄州影響卻很大。也取得了不少的榮譽:2012年被教育部批准為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實踐基地;省級、市級國防教育基地;省國防教育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十佳平安校園。而且學校現在正以迅猛的勢頭可持續發展著……

陳連才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他追求教育夢想:辦一所真正按孩子成長規律實施教育的學校;為孩子幸福的人生打下紮實的基礎。

由於成績突出,他先後被教育部評為“影子校長”;被河北省政府授予省“三育人”標兵、省委宣傳部等六部門評為省十佳尋夢人、省優秀教師、省首批骨幹校長;省教育廳幹訓院客座教授、省校長培訓師、市師院國陪項目指導專家。被滄州市評為“十佳百星黨員”、市標兵型校長、市科研型校長、市十佳科教功臣、連續三屆的市級拔尖人才。2003年至今連續四屆當選市人大代表,並多次當選市優秀人大代表。

在成績面前,陳連才謙虛地說:“我是一名黨員,這些事是我應該做的我要繼續為黨旗添彩,為黨員爭光!”

為黨旗添彩,為黨員爭光

援疆支教,傳經送寶

陳連才告訴記者,2018年是他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他先後到河北、河南、山西做了幾十次的校長和新教師的入職培訓,並把他擔任22年校長的工作隨感筆記全部一字不落的讓他們拷走。使前來學習的各地學員和校長得到了“真經”。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19日,他受滄州援疆辦邀請,到滄州的對口援建單位:新疆巴州輪臺縣指導半個月。他首先給校長們進行兩次專題培訓:《從滄州市第二實驗小學的迅速崛起看薄弱校如何改變》《當今形勢下我們怎樣當一名好校長》。整體培訓後又對各校進行具體指導。 每到一處,當他給對方提出整改方法和具體實施步驟時,當地老師們不停的記錄,甚至錄音隨後立刻改正。在臨走的最後一天,多所學校非得讓他再去看看整改的效果如何?是否到位?隨後都加了他的微信,以便及時請教。“那種渴望、期盼的眼神和行動的迅速程度,讓你不把渾身解數使出來都於心不忍!現在幾乎每天都有校長在微信裡問這問那”。陳連才說,為既不影響工作,又能讓他們得到指導,他規定了雙方交流的時間:每天晚上八點半到九點(時差的原因)和雙休日的正常時間。

陳連才回到滄州後,又讓李義靜校長帶領三位主任一行4人,於2018年10月14日至21日,對輪臺部分學校進行了為期一週的教學能力及教師管理專項業務培訓。他們走進課堂,參加聽評課及常規教研活動,切實瞭解老師們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的對老師們進行主題培訓。王香的“解讀數學教材,預約精彩課堂”的主題培訓,對一至六年級教材中的數與代數進行了深入剖析,給教師們指明瞭教學方向。李敏的專題培訓“識字教學的策略和方法”,針對輪臺當地的學情,為老師提供了實操性很強的方式方法。王玉川就體育教學、宿管工作給予了具體指導。李義靜副校長對教務工作,德育工作分別做了具體指導,並應張盛功校長要求對全校老師做了師德教育專題報告。四位教學能手,通過這次助教活動也和陳連才一樣,找到了自信和受人尊重的成就感。

為黨旗添彩,為黨員爭光

陳連才說:“按照規定,我還有不到兩年的工作時間就退休了。我將盡最大的努力,把學校的本職工作做好。不給自己留下遺憾,不給後人留後遺症,不給自己在良心上留有半點讓人譴責的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