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数学总复习教师策略建议

2019中考数学总复习教师策略建议

对于2019届初中毕业生来说,很快就要进入总复习阶段了。总复习的作用在此不用多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总复习对中下等水平的学生作用最大,要知道勤奋是前提,方法是关键,好方法带来高效率。三个多月的时间完全可以弥补学生前面的“欠账”,会让学生的潜力充分暴发,特别是数学科。中考数学总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通常被称为“三轮复习法”。各阶段复习目标、复习角度和方法都不尽相同,三轮复习并不是机械性的重复,而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strong>第一轮: 知识相关类化、夯实运算基础(3周左右)

<strong> 阶段目标:将初中6册数学教材29章内容进行整体串联,把知识系统化、类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strong> 教师行为: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模块化、类化,整理出学生易错点和易错题,先供学生先做,增强学生对错因的感受。

<strong>实施建议:

1.教师制作相应的课件进行高效复习:罗列相关章节,指出内在联系。如有理数与二次根式,方程类、不等式类与函数类等。

2.针对各模块知识试题化,练习量不宜过大,重点是易错处。如符号、漏解、混淆等。

3.易错原因分析,一定要先由学生自己分析,之后教师再指出。

4.从众多教学资源中选择适合学生使用的复习资料,科学合理地选择练习内容进行巩固。学生遇到问题采取及时反馈、设问式引导,个别引导与集体解惑相结合,寻求多角度解题思路,不准网上搜索答案。

<strong>第二轮: 试题类型细化、累积解题经验(4周左右)

<strong>阶段目标:是将第一阶段的知识进行点、线结合,交织成为知识网,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达到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strong>教师行为:教师走进题海,收集题型(不让学生随意去进题海),要根据课标和考纲把握准综合点和难度,

版块化试题给学生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并适时补充。

<strong>实施建议:

1. 教师精心选择或整理出3套左右的基础训练题,侧重于中考试题中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每周进行一次基础题型化测试,此时还要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确保“会则对、对则全”,必要时进行单独辅导。原则是不放弃学困生,不丢“冤枉”分,使每一次的训练具有实效性。

2. 根据考纲说明,将中考数学8个解答题分为三个阶梯(原为9题),针对性练习,过关后到下一阶梯,学生也可按自己的能力选择任一阶梯题目,做到学生自主分层,教师分层指导,尽可能做到对每位学生面批面改,指导学生总结答题技巧,特别是压轴题的分解解答。

<strong> 第三轮: 模拟真考应试,查缺补漏提升(5周左右)

<strong>阶段目标:整合综合复习效果,重视应试化成果,适应中考的各种情况,在查缺补漏中提升,根据学生实情,明确应试策略,最大化的得分。

<strong>教师行为:教师们要认真分析市局发的中考实施意见中的数学科说明,要集思广益,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为原型,编制符合要求及命题特点和规律的高质量的模拟试卷进行训练。

<strong>实施建议:

1. 建议一周一次模拟考试,及时阅卷,分析查找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2.难度较低的题目要求学生自纠,难度适中的题目由学生讲解并公布答案,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适度引导,面向全体进行讲解,讲解时要灵活,力争举一反三。

3.解题策略指导。如从发放试卷到考试结束有何策略,针对大题、难题如何去分步解答,如何去得一分算一分等等。

总之,在数学中考复习中,教师首先要做好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工作,学生有冲劲,复习才有效率和效果。具体复习时应当先夯实基础,特别是运算能力,还要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总复习冲刺阶段中有最大化的成绩提升。要做到<strong>“细、准、精、实”

才可,这期间师生都特别的辛苦,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有实效。

2019中考数学总复习教师策略建议

------2019年01月0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