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strong>让博物馆拥抱新技术,开启文化服务的无限可能。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 魏峻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 魏峻

魏峻,研究馆员。历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2012年起担任广东省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现兼任亚太博协理事、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等职。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在近日举办的“技术创新与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上,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以《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为题,作了一场生动的主题演讲,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以下内容根据演讲录音整理,略有删改。

现场演讲完整视频

作为博物馆的从业者或者管理者,这么多年对于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我有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在对于未来发展方面,也有一些基本的想法。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新机遇与挑战;

第二,开放创新的博物馆;

第三,共建共享的博物馆;

第四,智慧通达的博物馆。

一、新机遇与新挑战

大家知道,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特别是最近这十年,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各省博物馆数量方面的情况:

蓝色的这些省份都是博物馆数量在200家以上的,绿色的是100家—200家之间的,黄色的是100家以下的,可以看到,中国绝大部省的博物馆数量都在100家以上,特别是东部地区跟中部地区,博物馆发展非常繁荣。

下面一张图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是最近10年博物馆数量和观众数量的增长情况。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我国博物馆的观众数量增长在全世界都是非常令人瞩目的,从2007年到2016年,国内博物馆数量差不多翻了一倍,增加了2000多座,我们的观众数量从原来的2.5亿增加到去年的9亿多,显示了整个博物馆发展的繁荣。

进入21世纪以后,博物馆的发展有了非常好的环境。

第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第二,政策体系逐渐完备。

第三,博物馆活力显著增强。

第四,社会关注日益增长。

最近这几年博物馆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从开始学欧美,逐渐走上了自己的特色道路。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2016年在深圳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当时讨论的议题是这四个方面,但是会议召开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研讨2015年该组织通过的一个《关于保护与促进博物馆和收藏及其多样性、社会角色的建议书》,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上第二次发布的关于有关博物馆主题的建议书,可见博物馆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这个文件上提到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涉及到<strong>博物馆面临的四个方面的挑战:全球化、社会角色、博物馆与经济及生活质量的关系、博物馆与ICTS(网络通讯技术)的关系。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二、开放创新的博物馆

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大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开放创新的博物馆。

从开放创新的角度来讲,涉及到三个方面:开放的资源,开放的服务,开放的心态。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strong>1、开放的资源

博物馆除了藏品资源外,还有展览资源,以及其他的很多资源。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藏品资源是博物馆最丰富的资源之一,因为我们博物馆的建设,它的发展和相关业务开展,实际上是以藏品为基础的,而藏品资源怎么样让社会共享,也是每个博物馆必须考虑的问题。

博物馆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它有一个基本的特性:它是一个藏品或者是资源的“公共信托”性质的机构,受国家或社会委托来管理,有义务让拥有的资源更多地为全社会共享。

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博物馆已经把自己的资源库,特别是数字资源库向公众免费开放,包括大都会最近推进的开放计划,包括之前的荷兰国家博物馆推出的计划,都是把藏品所有高清图向社会开放的。

但是这个工作在国内做得不是太好,因为我们对于博物馆数字化的版权、藏品的版权,大家认识还不一致,现在开放藏品数字资源的馆不太多。有一些博物馆在网站上,会提供一些藏品信息,但是系统的或全部开放高清资源的,还是非常少的,这一块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广东省博物馆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我们从前年开始,以每年一万件藏品的速度放高清的、二维的,包括有些做了三维影像的,只要是以公益为目的,都可以免费下载使用。

对于这些数据,我们也希望让大家更好地使用。这些图片每张大概都在5M左右,我们的水印是压在整个图片的下角,这也是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使用方便。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另外,除了藏品资源之外,我们还有展览资源。

展览资源是博物馆界最难被社会公众利用的资源,因为之前的博物馆展览都是博物馆人或者是博物馆机构做策展人,因为他有信誉的保证,可以从其他博物馆借来相应的展品。而我们社会上的人员很难去做博物馆的策展人,因为没有资源,就没有办法去做相应的工作。

但是在国外,美术馆界的策展人制度发展得非常完备。我们中国的博物馆也希望自己资源能够被社会广大民众所享有,因为大家能够把自己的才智、经验贡献出来,为博物馆发展做贡献,而不只是博物馆的人自己做策展。

所以我们馆从2016年开始,做了社会策展人制度,我们向社会招聘策展人,我们博物馆提供资源,或者说你有很好的创意,我们博物馆为你做展览。

第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做的青花瓷器展览,招募策展人。2018年我们开始做的微展览计划,就是向社会征集他们的展览方案,你有好的展览,博物馆出钱出场地,帮你实现想法,但是我们希望这种展览是微展览,是小型的,有创意的空间不大的展览都可以做。

博物馆的图书资源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这块资源以前只是给专业人员用,而社会上很难用到。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现在我们逐渐走上开放的路子,这个月我们粤博的粤读空间正式对公众开放,不需要预约,直接拿身份证就可以来看。我们把资源让社会共享,这也是博物馆资源为社会做贡献的一个方面。

<strong>2、开放的服务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这张图放的是,金沙遗址博物馆今年在地铁上做博物馆的形象和相关资源展示。

博物馆服务其实涉及到很多内容,我们广东省博2014年提出来<strong>无边界博物馆的理念,我们的想法就是要打通很多边界,比如说,实体与虚拟之间的边界,博物馆围墙内外的边界,馆内各个部门之间的边界,还有博物馆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边界。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我们在2015年就开始跟地铁合作,把我们的文物我们的展品,都拿到地铁站点做展示,同时做一些相关配套活动,非常受观众欢迎。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除了地铁之外,我们还把我们的展览带进商场和机场,我们在白云机场到达区3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做了文物展览,观众反响比较好,三个月时间有160万的观众。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我们在机场开了两个形象店,希望把它作为一个岭南文化展示的窗口,所以我们开的是形象店,开的是品牌店,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窗口去展示岭南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把相关的教育活动和非遗展示都带入了其中,效果也是非常好。

<strong> 3、开放的心态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我们一直强调博物馆要有包容的心态,实际上中国的博物馆界做得并不太好,保守的趋势还是比较大的。

其实,博物馆应该用一种开放心态去看待我们未来的科技,去看待我们的社会发展,去看待我们的博物馆在未来社会角色中所起的作用,而不是说博物馆的所有事情都是一成不变的。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所以这几年,我们的广东省博物馆也做了跨界的工作,可以看到有相关的艺术的活动,有时装秀,有新年音乐会,有戏剧表演,有朗诵会,把艺术的生活跟博物馆结合起来了。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当然,这些内容需要跟博物馆相关工作挂钩的,不能说随便找一个音乐会来演,那肯定是不行,音乐会的主题都是围绕相关的展览和教育活动开展的,其他的活动也是一样的。

当然博物馆可以很好玩,可以组织大家一起来做与博物馆相关的活动,扩大博物馆对社会宣传的手段,也扩大观众对博物馆的兴趣。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三、共建共享的博物馆

一个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不是说仅仅做好博物馆本职的事就可以了,作为一个文化服务机构,共建共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举两个例子,四川博物院和内蒙古博物院的流动博物馆。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我们也做了流动博物馆,2004年起,做了14年的流动博物馆,我们有100多个成员单位,每年的观众300多万。我们把展览送到了边远山区,送到了海岛,送到了瑶寨,送到军营,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我们同时还发挥一个大馆的作用和责任,带动成立了广东文创联盟。这个联盟跟以前只是单纯由博物馆组建的文创联盟不一样的,它包括文化事业单位,如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还包括设计、生产、销售企业等,还有融资机构,比如说银行,首批成员单位一共88家。

我们希望这种打通文创上下游的做法,能够更好地促进文创发展。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共建计划是2017年的开始的,作为省博,我们希望发挥龙头作用,我们主要是帮助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提供技术、人才、资源方面的支持,通过共建的方式来帮助其他博物馆发展。

<strong>四、智慧通达的博物馆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2014年5月,国家文物局选了7家博物馆作为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在博物馆的基础上,利用新一代的通信网络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构建一个智慧博物馆。框架内容主要包括保护、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山西博物院的特色是知识图谱展示,它是以展示为重点的智慧博物馆代表。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苏州博物馆是比较全面的,涉及到保护、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所有内容,也是做得非常有特色。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广东省博做的内容比较多,但是我们主要还是以智慧管理为核心的。

广东省博的智慧博物馆,到2017年4月份一共做了三期工程。

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我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是数据可视化。我们把藏品大数据、观众大数据和项目大数据都做了精细化的分析,这些全部都是实时更新的,这也为决策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包括观众需求。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三个不同类型的智慧博物馆建设,不同博物馆的发展方向没有优劣之分,都是为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这个过程中有不同的面向,更有利于未来总结经验,更有利于未来智慧博物馆的发展。

五、博物馆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这是美国的《地平线报告》关于博物馆发展的几种未来趋势。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当然也加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包括一年之内到未来四五年,这些都是我们博物馆未来发展可能需要的技术。有些我们中国博物馆已经开始尝试了,有些还没有做。这些西方社会认为的对博物馆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技术,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同样是有指导作用的,因为我们现在的智慧博物馆做的良莠不齐,有水平很高的,也有智慧水准较低的。

图表中为我们指明了未来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讲到了促进博物馆新技术运用的这些关键趋。

魏峻:中国博物馆的未来面向

<strong>近期趋势:参与式体验、可移动内容与送达。中国博物馆在可移动内容与送达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参与式体验相对来讲还比较弱,这一块技术包括怎么样给观众更多的参与式体验,是我们需要大力去做的。

<strong>中期趋势:博物馆的数据分析、个性化。观众有不同个性化的需求,不是说推出一个信息对所有的观众都管用。就像在淘宝、天猫上买东西一样,包括网络新闻,都有这种智能化推送,根据需要做推送。别的行业能做到,博物馆一样能做到,所以这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技术趋势。

<strong>远期趋势:博物馆馆员的新定位,增强跨机构的合作。现在分工越来越细,我们的员工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跟观众交流,怎么样提升我们自己的水平,这才是博物馆发展的关键,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

另外就是跨机构的合作,以后怎么跟其他机构合作,这是博物馆长期发展或者扩大社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关键步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