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居然吃了几十年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中餐第九大菜系


美国人居然吃了几十年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中餐第九大菜系

去年三月

在纽约下东城逛街的时候

意外地看到一家煎饼果子店


下东城(Lower East Side)

原来只是曼哈顿岛右下角的一个边缘街区

被小意大利、唐人街和东村怀抱

但是最近十年发展很快

出现了很多潮流小店


按理说

在纽约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没啥好大惊小怪的

纽约人什么没见过?

但是煎饼果子店还是让我感到有点意外

好奇之下就走进去一探究竟


店里一个老外正在做煎饼果子

上去打探了一下才知道是店老板

名叫 <strong>Brian Goldberg

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叫<strong>金伯亮

店名<strong>「老金煎饼」就是这么来的



美国人居然吃了几十年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中餐第九大菜系

老金告诉我

他是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硕士毕业的

曾经在香港的投行工作

多年前他偶然在北京街头吃到煎饼后念念不忘

后来干脆就辞掉投行的工作

在香港开了第一家煎饼店

再后来他回了纽约

于是把煎饼店也搬到了纽约


相比中国的煎饼

老金煎饼的价格要贵了不少

最便宜的传统口味要8刀

贵一点的要14刀

在北京可以买20个煎饼了

这个定价即使考虑到纽约的物价水平也是偏贵的

因为一般三明治的价格也不过是8刀左右

很少有超过10块钱的


当时觉得这件事挺有意思的

结果后来和朋友一聊

才知道这不算新鲜了

这两年,纽约已经出现了好几家卖煎饼的店——


比如 <strong>Jianbing Company

同样是由一个在中国生活多年

能说流利中文的美国人创办的


再比如由两个中国人创办的<strong> Flying Pig

每天开着流动餐车在纽约街头卖煎饼

据说一天能够卖150个

每天早上他们会在朋友圈公布当天餐车停靠的地点


《纽约时报》就曾经写过好几期煎饼

他们还把煎饼比作是中国版的<strong>法式可丽饼

美国人居然吃了几十年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中餐第九大菜系

不仅仅是在纽约

在美国其他城市

比如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乃至在欧洲

都出现了<strong>煎饼果子店


也不仅仅是煎饼

在美国生活的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明显的感觉——


最近这几年

有越来越多以前美国人闻所未闻的中国小吃和中餐菜系

比如肉夹馍、兰州拉面、重庆小面、羊肉串等等

并且口碑和生意似乎都还不错


其中最著名的一家店叫<strong>西安名吃

<strong>Xi'an Famous Food

是一个陕西移民开的

几年前刚开业不久

这家店就得到了《纽约时报》美食版的青睐

专门写了一篇食评——

要知道登上《纽约时报》

是多少餐厅一辈子梦寐以求却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美国人居然吃了几十年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中餐第九大菜系

国内许多媒体和公众号对这些都有过报道

不过他们的标题和用词有些夸张

动不动就是<strong>「这款小吃在纽约成了爆款」

<strong>「纽约人为煎饼果子疯狂」

诸如此类


美国人爱追逐新东西

追捧过许多的网红食品

比如前几年爆红的<strong>Cronut,店外排起长队

店家规定每人限购两个,每个5刀

一度被炒到几十刀甚至几百刀一个

因为Cronut太红

《破产姐妹》的编剧还在有一集里把它写了进去


我们实事求是地讲

煎饼果子和肉夹馍还没有到

这样人人追捧口口相传成为爆款的程度

不过,我觉得新的中国小吃和中餐菜系

成批量出现这件事本身

比某一款小吃成为爆款要更加有意义


从小的方面来说

它们颠覆了美国人对于传统中餐的认知

可能预示着整个美国的中餐行业从此将会发生改变

一件让人很<strong>惭愧的事是:

虽然我们中国人对中餐<strong>引以为傲

但是长期以来中餐馆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一直是以<strong>低端的形象出现的


传统上美国的中餐和中国的中餐完全是两码事

美国的中餐口味以酸甜为主

做法也非常奇怪

里面的各种菜基本上在中国是根本见不到也吃不到的


换句话说

那并不是真正的中餐

而是一种全新的菜系

叫<strong>美式中餐

<strong>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

我常常开玩笑地说

美式中餐是中餐的第九大菜系


不光是美国

在世界各地都有这样的中餐变种

有时候中餐甚至还和当地的菜系相互融合

口味就变得更加奇怪了


比如在加勒比海地区

有<strong>加勒比中餐

我在纽约就去过一家这样的<strong>「古巴中餐馆」

主食是既有<strong>米饭

也有加勒比地区的人常吃的<strong>豆子

放在同一个盘里各占一半


全美各地一共有4万家中餐馆

是麦当劳餐厅数量的三倍

大城市里街头巷尾几乎随处可见


如果你开车上路

即使是在最荒无人烟的偏僻角落

也能看到中餐馆像灯塔一样顽强地矗立在路旁

这些中餐馆大多是中国移民开的家庭餐馆

规模不大,档次也不高


在Google地图上

用关键词<strong> Chinese Restaurants 搜了一下

结果密密麻麻

美国人居然吃了几十年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中餐第九大菜系

但是,这些小餐馆里卖的无一例外

都是美式中餐

我们在美剧里经常看到的中餐外卖

也都是美式中餐


最经典的美式中餐菜就是<strong>左宗鸡

这个名字其实是误传

它真正的名称是<strong>「General Tso’s Chicken」

意思是<strong>「左将军的鸡肉」

左将军就是清朝将领<strong>左宗棠


这道菜是用大块去皮的鸡肉裹上面粉

油炸后浇上浓稠的糖醋酱

味道又酸又甜

此外,还有芝麻鸡和陈皮鸡,味道都差不多


美国人居然吃了几十年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中餐第九大菜系

美式中餐里最常见的配菜是西兰花

肉类一般是鸡肉和牛肉

由此就诞生了另外两道美式中餐的名菜:

<strong>Beef with Broccoli(西兰花炒牛肉)

<strong> Chicken with Broccoli(西兰花炒鸡肉)


这里用<strong>「炒」有点玷污了这个字

因为所谓的炒

其实无非是把肉弄熟了浇点汤汁

至于西兰花,则沿袭美国人的习惯,几乎是生的

美国人居然吃了几十年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中餐第九大菜系

此外,还有鸡肉、牛肉以及虾肉

和其他几种蔬菜的组合

但也不外乎青椒、雪豆和蘑菇这几种

所有这些菜的味道也都差不多


可能每一个到美国的中国人

都经历过第一次吃美式中餐时心里暗骂

<strong>「这什么鬼」

到最后无奈接受的过程


思乡心切特别想吃一顿中国菜的时候

只能去吃这些口味滑稽的美式中餐

<strong>吃完乡愁没解,反而更想家了

——这种经历可能很多中国人也有


当然

洛杉矶、纽约和旧金山这样中国人数量多的城市

也有许多口味正宗的中餐馆

但它们的顾客基本上全都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新移民

一般美国人很少光顾


也就是说

几亿美国人

他们吃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假中餐


所以每次碰到有美国朋友吹嘘自己爱吃中餐

我的心里都会觉得有点哭笑不得——

我该怎么和你说你吃的不是中餐呢?


我又该怎么和你们解释

火锅烧烤水煮鱼辣子鸡回锅肉红烧肉梅菜扣肉剁椒鱼头

的美妙之处呢?

真真有一种<strong>夏虫不可语冰之感


那么

为什么美式中餐口味如此奇怪?


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早期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

大多来自社会的底层

再加上以前的中国积贫积弱

没有什么国际地位


因此

早期移民到美国之后完全没有文化自信可言

他们开设的中餐馆也极力迎合美国人的口味


但是最近这十几年

情况已经变得非常不一样了

一方面中国的影响力在上升

另一方面中国移民的社会阶层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餐开始有了勇气

用正宗的中国口味去试探美国人的味觉


美国有个作家叫Calvin Trillin

他曾经写过一首打油诗

讲述的就是纽约源源不绝的中餐新菜系带给他的文化冲击


诗的题目叫

<strong>「Have They Run Out of Provinces Yet?」

<strong>(他们的省份到底有完没完?)

节选一部分,你们感受下:

他们的省份到底有完没完?如果没完的话,我们就要发愁了。很久以前,我们只有广东菜。很久以前,我们很容易知足。但是后来,四川菜来了。于是广东菜就有点过时了。我们对四川菜赞誉有加,虽然麻婆豆腐会把你的舌头辣穿。然后来的是上海菜,我们啜起了小笼汤包。再然后,是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带着他们的菜来了。我们以为差不多就这样了,然后又有一个新的省份来了:福建。再之后,没有吃过维吾尔菜的人,就不怎么遭人待见了。然后,陕西的西安菜又声名鹊起,还有其他的省份——太多了,我数不过来。


而煎饼果子、肉夹馍成群结队地出现

也是这个大潮流的一部分


以前我们常常假设

美国人不喜欢中餐

所以如果要在美国开餐馆

就要改良,就要<strong>本地化

就要把菜做得符合他们的口味

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卖出去


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是寿司

美国人对日本文化的接受程度非常高

超市和食品店里随处可见寿司

毫不夸张地说

寿司已经进入了美国人的日常食谱


可是寿司在美国接受了美国化改造吗?

并没有

美国的寿司,乃至全世界的寿司

做法和口味都差不太多

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


正宗的肉夹馍和煎饼果子受到欢迎

也说明了这一点


比如像我前面提到的西安名吃

老板刚开店的时候,很多人劝他说

美国人吃不了辣,让他把口味改一下


但是老板没有听

在他们家的菜单上

有凉皮扯皮臊子面、羊肉泡馍、酸汤水饺

当然还有肉夹馍——

都是完全没有经过改良

最地道的原汁原味

连辣椒都没有少放一点


老板的坚持是

他相信

<strong>「全世界的味蕾对美食的感知是一样的

<strong>他们尝过以后会感谢我给他们解锁了

<strong>最正宗的中国味道」


结果呢

西安名吃大受欢迎

现在已经开出了好几家分店

我每次去吃

看到金发碧眼的俊男美女吃着凉皮肉夹馍

都会在心里感叹:


什么是<strong>文化自信?

什么是<strong>文化软实力?

就是捧出一碗羊肉泡馍

或者拿出一个煎饼果子

全都不做本地化改造

不刻意迎合

<strong>原汁原味


说实话

无论是食材选择

还是制作工序

中餐都完全不输给任何西餐

这一点不必<strong>妄自菲薄


但是长久以来

中餐在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地位并不高

没有得到与中餐<strong>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相匹配的地位

我觉得这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


其中的原因

大概就是其他国家的人

一直在吃假中餐

还没有品尝过真正的中式美食


但是现在,煎饼果子、羊肉泡馍登陆美国

说明事情已经在开始发生变化

很有可能

这是另一个海外中餐新时代的开始


<strong>见微知著

其实还能看出很多别的趋势


不仅仅是中餐

在其他很多事情上

也希望我们都有这样的<strong>文化自信

<strong>(假装在纽约 ID:mr-jiazhuang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