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錢的菸草公司也要上市了!利稅總額超10000億!

不差钱的烟草公司也要上市了!利税总额超10000亿!

就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港交所宣佈,中國菸草的全資子公司:中煙國際(香港)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書,欲赴港上市。

不差钱的烟草公司也要上市了!利税总额超10000亿!

據瞭解,中國菸草總公司與中國國家菸草專賣局合署辦公,對全國菸草行業進行集中統一管理,盈利數額巨大,2017年中國菸草總公司實現<strong>利稅總額11145.1億元,相當於<strong>BAT+工行+建行+農行當年的利潤總額。

根據招股書,目前中國菸民有3億。那麼,又不差錢,又壟斷了全國3億菸民,作為中國菸草總公司的子公司,中煙國際(香港)究竟怎樣?菸草是門什麼樣的生意,為何也要奔赴港股?小富給你簡單捋一捋。

<strong>中國菸草多賺錢?

<strong>一年利稅就超10000億。一向悶聲發大財的菸草公司也要上市,將大家的眼光聚焦在這個隱形巨無霸。

那麼,究竟中國菸草多賺錢?據報道,國家菸草專賣局於2018年1月16日宣佈:2017年中國菸草實現稅利總額<strong>11145.1億元,同比增加<strong>349.32億元,增長<strong>3.24%。

11145.1億是什麼概念?小富給個簡單的數據大家看看。我們熟知的BAT三大互聯網巨頭,2017年稅前總利潤分別是<strong>212.83億元、796.11億元和882.15億元。

從圖中可以更直觀的看出,這些互聯網巨頭的總利潤只是中國菸草的一個零頭。

不差钱的烟草公司也要上市了!利税总额超10000亿!

那麼,和中國最賺錢的前十家上市公司相比,又如何呢?

數據顯示,A股最賺錢的前五家企業:國有4大行和中國平安相比,也是秒殺級別的差距。工行老大哥2017年的利潤總和位居A股首位,3646.41億元,但面對中國菸草依舊是小巫見大巫,2017年中國菸草總公司的稅利是工商銀行利潤總額的3倍。

不差钱的烟草公司也要上市了!利税总额超10000亿!

<strong>簡單算算,2017年中國菸草實現稅利總額=BAT+工行+建行+農行。

值得注意的是,菸草總公司幾乎把所有的利潤都拿出來繳稅。2017年上繳財政超10000億,這是中國菸草連續第4年實現稅利總額超10000億,實現了高增長基數上的持續發展,菸草對國家的貢獻做出了高發展壓力下的重要貢獻。

不差钱的烟草公司也要上市了!利税总额超10000亿!

<strong>壟斷3億菸民的生意

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有3.06億菸民,佔比22%左右,支撐起了中國菸草公司龐大的利潤。每年中國菸民消費約5000萬箱捲菸,佔世界菸草市場的44%。

同時,隨著居民的勞動收入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推動了中國菸草製品的消費升級,所以高端捲菸的消費也逐步擴大,高端捲菸的國內銷量從2016年的1335億支上升至了2017年的1450億支。

此外,這是一門壟斷性行業。在中國,國家通過法律形式確立了菸草的專賣制度,屬於國家完全壟斷性行業。這個利潤一定要歸國有,也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撐之一,佔據在6%左右。

不差钱的烟草公司也要上市了!利税总额超10000亿!

<strong>為何要上市?

從背景和業績來看,中煙國際(香港)不差錢。那為什麼還要赴港上市呢?

中煙國際(香港)表示,主要用於擴大東南亞等主要目標市場的銷售道、與其他國際捲菸公司戰略合作等目的。

目前,東南亞地區為中煙國際(香港)產品主要出口地區。2015年至2017年,中煙國際(香港)向印度尼西亞、越南及東南亞地區的其他國家出口菸葉類產品所產生的收入分別為14.25億港元、13.51億港元、16.88億港元,同期分別佔出口業務收入佔比超過80%甚至達到90%。

從目前菸草類產品進出口格局來看,四大煙草公司壟斷70%市場。2017年,菲莫國際、英美菸草、日本菸草和帝國品牌這四家跨國菸草公司繼續壟斷了全球除中國以外約70%的捲菸市場。同期,上述四家菸草巨頭分別收入781億美元、735.7億美元、649.7億美元及383.2億美元,稅利總額分別達到了556.9億美元、560.6億美元、508.9億美元和218.5億美元。

不差钱的烟草公司也要上市了!利税总额超10000亿!

<strong>因此招股說明書中表示,為了實現公司整體戰略目標以及競爭力、營運效率,將採取以下策略:

1, 擴大煙草類產品進口業務中的菸草類產品供應來源

2, 擴大煙草類產品出口業務的出口目的地

3, 通過策略性擴大銷售渠道、優化產品組合及擴張地理覆蓋範圍,增加免稅捲菸的市場份額

4, 提高新興菸草製品的品質及增加新興菸草製品市場的市場份額

伴隨著世界各國控煙工作的持續推進,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全球範圍內捲菸銷量緩慢下降,新型菸草製品市場快速增長。預計未來幾年,新型菸草製品將超過雪茄、自捲菸絲、口含煙等,成為僅次於捲菸的第二大煙草製品。

中煙國際(香港)就在風險提示中表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全球對菸葉類產品進口的需求從2013年的136億美元降至2017年的115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進一步降至106億美元。同時,全球吸菸人數已從2000年的<strong>1114.3百萬人<strong>減少至2015年的<strong>1114百萬

人,預計到2025年全球吸菸者將進一步<strong>降至1095百萬人。

<strong>❖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