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關於“月”的古詩有些值得推薦?

EvaLongoria


問題:描寫關於“月”的古詩有些值得推薦?

.......

古詩詞中關於月亮的詩不勝枚舉,幾乎每個時代都有詠月或者使用月亮這個意象的優秀詩篇。

下面我列舉各個朝代的關於月亮的詩,順便說一下詩體的演變。

一、先秦時期 宋玉《九辯》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極明.........

宋玉據說是屈原的學生,騷體詩亦稱楚辭體,在《漢書·藝文志》屬“詩賦”一類,總是有不少“兮”字。

二、漢朝 卓文君《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這四句押入聲韻。五言詩在漢朝發展成熟。《白頭吟》是一首樂府古題,是卓文君寫給丈夫司馬相如的一封信,司馬相如發跡後,漸漸耽於逸樂、周旋在脂粉堆裡,直至欲納茂陵女子為妾。卓文君警告老公不要有三心二意,據說效果不錯。

三、魏晉 曹丕《燕歌行》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這是一首句句押韻的古樂府詩,曹丕的燕歌行被認為是有據可查的第一首齊言的七言詩。

後來的詩多是隔月押韻,在唐朝句句押韻的詩有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但是不同於曹丕一韻到底的燕歌行,岑參的是一首換韻的詩。

四、南北朝 徐陵《關山月》

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
星旗映疏勒,雲陳上祈連。戰氣今如此,從軍復幾年。

《關山月》是齊梁永明體詩人徐陵用漢代樂府古題吟詠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明顯有了格律詩的影子,僅僅是第三聯與第二聯失黏,放在初唐時期,也會被當作近體詩看待,在《唐詩三百首》律詩目錄下就有這種失黏的律詩。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徐陵奉命出使東魏,後因侯景之亂,不得南歸,詩風有所改變,《關山月》就是這一時期寫下的一首描寫邊塞風光的詩。

五、隋朝 隋文帝楊廣《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隋文帝楊廣都可以算是隋朝第一流的詩人。四句都是律詩的句式,但是第二句失對,這是近體詩發展過程中的現象。

可以看出來,知道隋朝,五言詩的地位一直高於七言詩。在南北朝的爆照是第一個大力寫七言詩的人,七言在唐朝漸漸被眾多的詩人認可。

六、唐朝,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是一首完全標準的五言律詩了,律詩的規則在齊梁時期基本完善,但是唯有黏連是在初唐上官儀時期確定的。

上官儀一派倒臺後,沈佺期宋之問杜審言(約645-約708)等人繼承發展,近體詩被納入了科舉考試的科目之中。詩賦進入科舉是唐高宗李治永隆二年即公元681年。

張九齡時期(678年—740年)是唐中宗景龍初年(707)進士,這時的讀書人必須要學會作近體詩。

七、宋朝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作為歌詞之詞,起源說法比較多,一般認為在唐朝起源,在宋朝達到了高峰,蘇軾把“言志”這種詩的特色加入了詞中,開拓了詞的豪放一派。

八、宋以後

詩詞到了宋朝,各體皆備,唐朝是詩的頂峰,宋詞是詞的頂峰。以後元明清沒有革命性的突破。一直到五四運動以後,新體的自由詩出現了,舊體詩詞漸漸失去了過去的榮光,以寫新詩出名的詩人層出不窮,寫舊體詩的詩人除了主席以外幾乎都默默無聞。

再說回月亮,月亮代表這圓滿、團聚、思念,是詩歌永恆的主題,下面再看一首主席的詞吧。也是以月亮作為文中的主要意象,來表達思念故人的佳作

《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因本文篇幅所限,擷取宋代文同寫的《新晴山月》與友共賞,日:

高松漏疎月,落影如畫地;

徘徊爰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風池荷卷,病雨山果墜;

誰伴予苦吟?滿林啼絡緯。

([注]疎同疏,爰yuan,陽平,文言連詞,於,寐mei去聲。絡緯,蟲,名紡織娘,至秋則啼。)

該詩寫作者在秋天山中月夜的感受,給讀者提供了夜景清幽,人物瀟灑的畫面。詩的大意:詩人秋天在山中高大松間,看到樹枝漏下得月影,如同在地上畫滿了疏枝畫面,詩人在樹林裡徘徊,久久不想回家睡眠。那些頂不住風雨侵襲的池中荷花,捲曲的荷葉;那些被風吹動搖晃的樹枝,掉下了遍地的山果,滿目冷清。是誰在這時伴隨詩人在林中徜徉呢?原來是林中的紡織娘,在這秋夜裡的啼叫聲。

文同,字與可,梓潼人,為宋仁宗時1049年中的進士。為官以廉明稱。有多方才藝,而畫的成就最高。文同詩風清新,在寫自然中,慣用畫家眼光來欣賞丶評論。

上述不當處,請友斧正。





清泉韻宇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古典詩詞作品中,描寫月亮的非常之多,不勝枚舉。除了那些名氣爆棚的經典詩詞作品傳世之外,還有很多名氣不是很大的優秀作品,下面編選一些,供大家欣賞。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寒食月夜

唐·白居易

風香露重梨花溼,草舍無燈愁未入。

南鄰北里歌吹時,獨倚柴門月中立。

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旅宿

唐·杜牧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菩薩蠻

五代·馮延已

梅花吹入誰家笛,行雲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關山人未還。

聲隨幽怨絕,雲斷澄霜月。

月影下重簾,輕風花滿簷。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拜新月

唐·李端

開簾見新月,即便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霜月

唐·李商隱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明月夜留別

唐·李冶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相見歡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月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採桑子

宋·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楚江懷古

唐·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

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生查子

五代·牛希濟

春山煙欲收,天淡星稀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酬張少府

唐·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臨江仙

宋·晏幾道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春山夜月

唐·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翅倦雲



劉楚雲817


時逢三五便團圓,

滿把青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_ 賈雨村


光頭強129980039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二月春風似剪刀。

霜葉紅於二月花。


胡五妹8020


月上柳梢頭。


因累而活著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