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古代詩詞中,最美最感人的詩詞是哪首?

望嶽先生

一直認為平淡的詩詞,可能才是最美最感人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首晏殊的詞,《撼庭秋》。開頭寫“別來音信千里,恨此情難寄。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這是這首詞的上闋。在朋友離開之後,我失眠了,並且都沒有什麼機會讓對方知道自己對他的思念。碧紗就是雨珠簾非常相似的一種紗。這兩個字變描寫了當時宋代文人的生活。碧紗秋月就說明是在室內發生的這一情景。碧紗、珠簾都給人一種視覺上的迷離感,梧桐夜雨是一種對情景的表現與打在梧桐的葉子上是一種聽覺。但是幾回無寐又體現了一種視覺上的感覺,似乎是聽到聲音之後,輾轉反側睡不著,起身來到窗邊,看到了窗外的景色。這大概是與作者的心境有關,在這樣一個失眠的夜晚,聽這窗外的雨聲也是會很傷感的。如果是比較喜悅的情況,那麼即便是失眠,看到窗外的落雨也會覺得是對自己喜悅心情的舞蹈。“樓高目斷,天遙雲黯,只堪憔悴,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心長焰短”這四個字描繪的就是一個人看蠟燭的情景。人在傷感的時候看著燃燒的蠟燭,感受也是大大的不同,張愛玲也曾經說過他最喜歡心長焰短這四個字。好像並不是在講蠟燭,而是在講到說自己。之前一種很大的熱情已經要消失殆盡了,又或者說你內心的激情還在,但是卻不允許你在燃燒了。“向人垂淚”就好像是“蠟炬成灰淚始幹”這種意境的一個延續。這首詞很平凡,但是確實很感人的。


藝滴設計

歲末年關,又到了一年春運的時候,他鄉的遊子又開始忙著往家趕。有的已經回去了,也有因工作暫時不能回去的,看著車站洶湧的人潮,總是讓人勾起思鄉情節。來讀幾首鄉愁的詩。

《思鄉》宋 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古人那時也沒有大規模的遷移,那時也沒個手機,沒有朋友圈。自然比今天的人更容易思鄉,文人墨客情感更濃厚,喜歡借酒澆愁,吟詩解懷。登臨遠望,一般都是表達思念的。如韋應物:高閣一悵望,故園何日歸。白居易: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餘。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落日”有情緒低落的意象,這個時候舉目遠望故鄉,更是思鄉心切。恨不得一眼看到家鄉,可憐又被那大山阻礙。

年復一年在客鄉,無緣故里幾春光。

那方山水常縈夢,嫋起炊煙淚兩行。

這是我自己寫的,真的很多年沒有見過故鄉的春天了,家鄉的印象只剩下冬天了。


半畝禾苗


有一首詩,提筆時尚是初唐,落筆後已然盛世。

有一首詩,穿越一千多年的歲月,化字成景,遙遞相思,春水流不盡,花月自悠悠。

有一首詩,一掃南北朝宮體詩的混亂與奢靡,開有唐一代宏大清麗的詩風。

有一首詩,其作者一生僅留詩兩篇,卻因其中一篇而被譽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有一首詩,被民國詩人聞一多先生稱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全詩附上

春江花月夜
唐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春江花月夜掃前朝之沉痾,開盛世之唐風。繪江月之美景,述人生之迷思,窮宇宙之無盡,發相思之幽情。李杜蘇辛,各領風騷,盛世之風,山高水長!

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



一別西風又一年



涉江採芙蓉,

蘭澤多芳草。

採之慾遺(wèi,贈予的意思)誰,

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

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

憂傷以終老。



這首五言詩運用明白曉暢的語言,抒寫了遊子思婦的相思之情。

妙就妙在"涉江釆芙蓉"的主人公即可以是思婦,又可以是遊子。

從遊子的角度,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畫面:他釆來芙蓉,想要送給遠方(家鄉)的思婦。然而回頭望去,歸途漫漫,二人雖相思的心意相同,無奈分居兩地,只能憂傷到老。



從思婦的角度,我們可以認為詩歌採取了對寫、虛實結合的手法,勾勒出這樣的畫面:她釆來芙蓉,想要送給遠方的遊子,告訴他,她在想他。她想象著此時此刻,遊子一定是在眺望著故鄉,也在思念著自己。然而相思意同,無奈離居兩地,只能憂傷到老。



短短八句詩40個字,不事雕琢(白描)卻給了讀者豐富而廣闊的想象空間,尤其是一句"憂傷以終老”將相思的痛與怨表達的淋漓盡致。無論你是男是女,只要你曾身陷相思,你都能從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鳴。


杏壇花開

黃庭堅《寄黃幾復》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初見此詩,是在武俠小說《江湖夜雨十年燈》當時就被驚到,年少時一想到它,總是先

想到江湖逍遙,兒女情長。後來,才明白這是一首極美的友情絕唱。

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欲託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當年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常對著孤燈聽著秋雨思念著你。你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牆,艱難至此。古人三折肱後便成良醫,我卻但願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髮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裡的青藤。

這首詩作於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此時黃庭堅監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黃幾復,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與黃庭堅少年交遊,交情很深,黃庭堅為黃幾複寫過不少詩,如《留幾復飲》、《再留幾復飲》、《贈別幾復》等。當時兩人分處天南海北,黃庭堅遙想友人,寫下了這首詩。

"我居北海君南海",寫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懷念友人、望而不見之意;各綴一"海"字,更顯得相隔遼遠,海天茫茫。

"寄雁傳書謝不能",這一句從第一句中自然湧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兩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見,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傳書"的典故也就信手拈來。

"寄雁傳書",作典故用,相傳大雁南飛,至衡陽而止。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雲:"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秦觀《阮郎歸》雲:"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黃庭堅的詩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兒擬人化,寫得更有情趣。

接下來, 詩人選了"江湖"、"夜雨"、"十年燈",作了動人的抒寫。"江湖"一詞,能使人想到流轉和飄泊,杜甫《夢李白》雲:"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夜雨",能引起懷人之情,李商隱《夜雨寄北》雲:"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在"江湖"而聽"夜雨",就更增加蕭索之感。"夜雨"之時,需要點燈,所以接著選了"燈"字。"燈",這是一個常用詞,而"十年燈",則是作者的首創,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聯綴,就能激發讀者的一連串想象:兩個朋友,各自飄泊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這般情景,已延續了十年。


西風白馬

古代詩詞中,大多為文人騷客和有志之士對當時自己的處境和對抒發自己的報負還有寫給親人寫給心上人的愛情詩,寫的有很多很美的詩,在這裡我僅代表個人觀點寫下幾首自己覺得比較美的詩句。


危難之時寫給國家

《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逢年過節寫給親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苦苦相思時寫給心上人

《周南/國風/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臨別之時寫給朋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通俗易懂的勵志的詩

《勸學詩》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笑醉春風

我們讀唐詩的時候,有李白的飄逸絕塵、杜甫的抑鬱頓挫,讀宋詞的時候,有東坡的豪邁奔放、有秦觀的柔情蜜意,語言至美、情感至真,這都是當世文壇的最高成就的代表。


而當我第一次讀《古詩十九首》的時候,就被《行行重行行》這首詩平淡真切的語言打動了,她如此與眾不同: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期?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你看,這首詩講了一個女子對郎君的相思之情,字面非常簡單,簡直就是大白話。


把整首詩分為2個部分

前6句第一部分,先以行行重行行反覆遞進,給人疲憊無奈之感,然後說我們相別,各在天的一方,中間相隔的路途又長又艱難,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相見啊!

寫的是道路之遠、相見之難。

後10句是第二部分,表面上用胡馬和越鳥比喻遊子依戀家鄉,內裡實際是女子對郎君的思念。接著“相去日已遠”,說明相隔時間已經很長了,第一部分也有個“相去”,說的是路途,是空間。

浮雲都遮住了白日,你還不回來,是不想回來嗎——相別太久,不免產生種種懷疑、猜測——你是不是在外面有狗了!

女子大概已經相思到著魔的地步了吧,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等待,等得她身心憔悴了,歲月都老了。

“直道相思了無益”,不如多加餐飯、保重身體吧。

寫的是時間之長、相思之苦。

努力加餐飯

這一句特別好玩。

第一次讀的時候快給我笑瘋了,想起中國人在路上相遇,通常都愛問一句“吃了嗎”。原來這個問候方式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啊。

而感動我的,也正是這句再平常不過的問候了。

多吃飯、保重身體,似乎是含蓄的中國人對關心的人最直白的表達。

出遠門的時候,父母會提醒你每天按時吃早飯哦;

在外跟父母打電話的時候,也少不了要問這一句今天吃了啥。

這其實也是對現實的一種無力,現實讓人分割兩地,我對你的關心又能怎樣呢,只能寄託於你照顧好自己,再苦再累,不要糟踐了自己的身體。

而農耕社會,生產力不強,很多人吃不飽飯的情況下,這樣的關心就顯得更真切了。


再美的情懷,又怎敵得過一句真情實意的關心呢?



也可自話

我認為古代詩詞中,最美最感人的當屬蘇軾的這首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十九歲娶王弗為妻,婚後夫妻恩愛,其樂融融,可惜不久王弗便因病去世。蘇軾悲痛不已,久久不能釋懷。



後因烏臺詩案,蘇軾被貶至黃州。孤獨落寞,於乙卯正月通過夢境記述了夫妻見面的情境,表達了他對妻子深深的懷念之情。詞的上闕每一句都悽美異常,讓人感傷。尤其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妻子去世十年,蘇軾依然念念不忘,“不思量,自難忘”寫出了蘇軾想忘忘不了,想拂拂不去的惆悵與哀傷。



最美、最感人的詞,不靠華麗的詞藻,靠的只是樸素真摯的感情!


葉生實用練字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不像有的詩詞都有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卻道天涼好個秋的牽強附會之感,這首虞美人裡卻有種難以言表的心痛之感。


夜空中最亮的星18021281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唐代詩人崔顥的《黃鶴樓》被譽為唐詩七律第一。全詩收放自如,一氣呵成,既大氣磅礴,又徘徊低吟,深情婉轉。此詩虛實結合,氣象萬千,仙人乘鶴而去,白雲悠悠、世事茫茫,獨立暮江,唯鄉愁永恆,神性與人性在這首詩裡得到完美統一,意中有象,色彩斑斕,藝術成就出神入化,偉大詩人李白登黃鶴樓見此詩,五體投地之餘遂擱筆而賦《登金陵鳳凰臺》,全詩套用此詩格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