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1)魏手中曾经抓了一把多么好的牌

战国初年,你如果问我,谁最有戏一统天下,我的回答会是魏。

你可能会问:魏是个什么东西?没听说这哥们有什么故事啊!强秦呢?

强秦这个时候连前三都排不上。

文化被鄙视,国力很差劲,军事打不赢。

秦在当时的国际地位,很尴尬,属于牛人不愿意效力,诸强看了不上的边缘之国,龟缩在关中地区(陕西东南部)。

马陵之战(1)魏手中曾经抓了一把多么好的牌

注意,“龟缩”这个词并非搞笑,我斟酌了很久,只有这个词最贴切,它在战国初年被魏踩着脖子,连气喘的都费劲。

强秦的故事我们还要过过再讲,因为眼下真的乏善可陈,它还在等一个人,这个人不到,秦就得蔫着。

战国初年的超级大国,手里牌最好的,是魏。

因为这时的魏,用句现在很时髦的话讲,人家四个自信。

政治自信,军事自信,经济自信,地理自信。

将魏的各种自信推向顶点的,是魏文侯。

魏文侯是我们刚刚上一讲三家分晋的魏驹的孙子,在他的治下,东制齐楚,西挫秦国,内修政治,外和赵韩,在他的治下,没有任何一个势力敢不买魏国的账。

下面我们来详细的阐述一下魏的“四个自信”。

政治自信

当年《天下无贼》中有句话特别火:21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这是句废话,放哪个世纪都是人才最贵,而且对于领导们来说,贵从来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你咋知道这人是不是人才呢?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这马你咋就能看出来它能扛千里的造呢?

这就是本事了。

魏文侯很会识人,而且会用人,还是个招募大师。

他的领导班子阵容很强,吴起,李悝,任座,魏成,乐羊,西门豹(小学课文中怒怼巫师的反迷信斗士),每个都身负大才,魏国在这一群大才的调理下,国力蒸蒸日上。

刚刚所说的这一大票人中,都很牛,但这堆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有一颗星星璀璨的有点像月亮。

没有他,就谈不上魏国的整体强大,甚至连日后的秦国都有可能永远的无法强大。

这颗大星星,他叫李悝。

他干了一件事,而这件事折腾的比较大。

变法。

历史中的变法绝大多数无法成功,而且难得善终,但人家李悝却两者全部搞定。

既成功又善终。

这极其罕见。

因为但凡变法,总是要动人家利益的,你动人财路,人家往往就要动你的生路。

马陵之战(1)魏手中曾经抓了一把多么好的牌

几千年来的变法,非天时地利人和与大运气齐聚,否则都没戏。

李悝的水平高是一方面,命好是更重要的那方面。

作为变法的总设计师,李悝的这套变法可以说是战国变法之祖,包括后面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其实都是偷师这个变法框架。

李悝根据当时魏国的情况,为魏国打通了四条经络。

首先是打通了人才经络,废除了世袭制度,开始根据能力选拔官员,取消旧贵族的世袭俸禄。

打压吃饭不干活的贵族,牛人们才能有空间,将选拔制度化,才能吸揽天下英才投奔而来。比如特别能打的吴起,就是因为从卫国不招待见,所以跑来了。

然后是打通了土地经络,正式废除周王朝的“井田制,”废除原本“井田制”的土地界限,鼓励老百姓垦荒,允许土地私有买卖。

废除“井田制”在当时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的,首先我们来科普一下,所谓“井田制”究竟是个啥。

自夏商开始,中国大地上的土地制度就是井田制。

所谓井田制,是指把一块耕地划分为类似于“井”字的九份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

马陵之战(1)魏手中曾经抓了一把多么好的牌

每一块的耕种面积大约是100亩,九块地中间的那一块是公田,所有收成上收,周边的八块为私田,收成中的一部分是可以归自己的。

每天干活时,农民伯伯们要先把公田的活儿干完,才能干私活。

但我们上一章讲了,社会生产力上去后,很多老制度就都行不通了。

首先是因为过去的生产力差,人口少,所以可以在广大的土地中搞这种“井田”,但由于上一章中我们说了,铁器普及后,过去的很多边边角角甚至荒地都可以进行耕作了,大量的不上税的私地就被出现了。

与此同时,因为所谓的公地的产出是完全上收的,所以这块地是得不到群众汗水的,可以参考上个世纪的人民公社。

无论哪个年代,制度理想化势必会导致结果鸡飞蛋打化的。

大锅饭的形式永远也激发不出生产力,因为干成啥样都不是自己的,只有包干到户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热情。

马陵之战(1)魏手中曾经抓了一把多么好的牌

废除了早已名存实亡的井田制,鼓励老百姓开荒,传统奴隶主贵族的经济被打破,土地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被激活。

李悝还下了大工夫,将国家境内所有土地进行测评,估算出了国家土地产量,并以此制定出了合理的税收政策,你家地好你就多交点,别跟我哭穷,我知道你小子几斤几两。

这个工作,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它具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李悝的土地测评,帮助魏文侯摸清了国家的底儿。

换句话说,一年能收多少粮食,有多少户口等等这个国家的国家动员能力被算成了一个可靠的数字呈到了高层的办公桌前。

比如每年能收1000万石粮食,能养十万军队打半年的,能盖两座宫殿,娶50个娘娘,领导人心中就有数不抓瞎了。

国家也只有摸清了家底后,才能有多大锅下多大米。

在这之前,全都是两眼一抹黑的,高层不知道国家的动员能力有多少,要么就总想蛇吞象满世界开咬,要么就守着金库借钱花。

好的制度是具有普世性的,李悝的整套土改,后来就被商鞅同志几乎全盘抄走了。

这是整个中华帝国的统治根基。

可以说,中国几千年以来,之所以后面会发展成世界上最大最连绵不绝的封建国家,这套土改技术是根本蓝图。

没有这套技术,就谈不上后面的全民征税,也就更提不上那套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官系统了。

土改外,李悝打通了魏国的法制经络,完备法制,建立魏律,出台《法经》。

马陵之战(1)魏手中曾经抓了一把多么好的牌

《法经》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升迁奖惩,军功奖励都进行了完备的规定。

李悝的法典,不仅仅在魏国历史上属于头一遭,他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具有开天辟地性质的。

它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的诸多方方面面的建制,在后世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又比如说后来的商鞅变法,基本上大体的框架又全都是“借鉴”的李悝变法,只不过稍加改动变成了战争机器升级版。

最后,李悝打通了魏国的军事经络,他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优秀者。

“武卒”类似于今天的特种兵,待遇极高,一经认证,先分得百亩土地,同时解除奴隶身份,再免除“武卒”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税。

将军功细化分级,分为“上功”“次功”,根据不同的军功给予不同奖励,大功者甚至家属子女也有重赏,这也是有史以来最早的“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另一半”。

“武卒”如狼似虎,军功全民拥戴,李悝在制度上给出了不能再优厚的配合,李悝的一整套变法改革帮助魏国在制度上确立起了远超那个时代的先进性,但没人才,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全国再尚武,打仗的是草包也不管用。

李悝设计的军事制度的具体落实者是另一个大神。

军事自信

战国初年第一战神——吴起

吴起有两大功勋

其一,他的战略眼光独到,他向魏文侯建议了黄河以西的重要性,向西吞并了秦国五百多里的土地,并控制了崤函地区,将秦国压缩在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关于这一战略的伟大之处,我们会在“地理自信”中详细阐释。

其二,他训练出了“魏武卒特种部队”,一个武卒,身披三重甲,持戈佩剑,操12石的弩,带50支箭,携带三天口粮(连甲带装备大约50斤左右),半天能急行军百里(相当于今天的四十公里左右)。

这种水平随便拎出来一个就可以参加现在的奥运会铁人三项,吴起率领着这支特种兵部队,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场,全胜六十四场,剩下八场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基本上在当时是逮着谁灭谁的节奏。

不过就算那么能打,没钱,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这根本就不叫事儿,人家魏国的经济不是一般的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