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古钱币的面值,会让你手中“一文不值”,变成“一文天价”

了解古钱币的面值,会让你手中“一文不值”,变成“一文天价”

很多藏友都喜欢古钱币,但了解的只是古钱币的外观,每个朝代古钱币的使用,体现的市面价值在当是是什么情况和比例,大家都知道“一文不值“这句成语,这里的一文就是铜钱里的最小“面值”的钱币。

了解古钱币的面值,会让你手中“一文不值”,变成“一文天价”

我们通常见到的小个钱币都是一文,直径大多在27mm以下(清朝顺康雍三朝除外)。当然有一文也会有其他面值的钱币。下面就说说宋、明、清三朝。

了解古钱币的面值,会让你手中“一文不值”,变成“一文天价”

北宋的经济比较发达,因此钱币需求量很大,所铸钱币面值有一文(小平钱)、两文(折二)、三文(折三)、五文(折五)、十文(折十)。

了解古钱币的面值,会让你手中“一文不值”,变成“一文天价”

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

了解古钱币的面值,会让你手中“一文不值”,变成“一文天价”

明朝时期也有类似于宋朝所铸有记值背文的钱币。例如:洪武通宝背一钱(1文)、二钱(2文)、三钱(3文)、五钱(5文)、十一两(10文);嘉靖十一两;万历折二;天启十一两;崇祯背二、背监五、户五等。

了解古钱币的面值,会让你手中“一文不值”,变成“一文天价”

清朝顺治、康熙、雍正时期的大多数均为一文钱,钱币直径比较大,基本在25mm~29mm之间。顺治沿用明朝记值,比如顺治十一两。雍正也有折二(直径30mm以上),万历折二;

了解古钱币的面值,会让你手中“一文不值”,变成“一文天价”

天启十一两;崇祯背二、背监五、户五等。乾隆年间除了开炉大钱、宫钱(直径27mm~29mm左右)外,均为一文钱。到了咸丰年间,出现了很多种面值的钱币:一文、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1000文)。面值种类多的令人惊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