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多维度展现“中国意象”之美

1号访谈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多维度展现“中国意象”之美

作者 | 柯博

融入京剧元素的俏花旦、诠释经典故事的舞剧“赵氏孤儿”、展现草原民族文化的史诗舞蹈《蓝·印》、广袤无垠的杂技歌舞《胡杨魂》、惊艳绝伦的民乐演奏《十面埋伏》……一幕幕精彩绝伦的顶级文艺演出汇聚在《传承者中国意象》的舞台上,创新文化传承、抒写中国意象。近日,<strong>《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总制片、总导演焦健接受传媒1号记者采访,为我们分享《传承者》系列和文化类节目的制作经验。

1号访谈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多维度展现“中国意象”之美

<strong>从非遗到文艺,创新才是最重要

比起第一季《传承者》,第二季《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焦健介绍,这两季节目最大的区别就是节目内容做出了很大的改变,第一季以展示非物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传承人为主,而第二季以展示国家顶级文艺院团文艺项目为主,从关注传统文化到聚焦中国最顶尖的艺术团体,这是节目在精神内核延续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题材的选择和转换。

焦健告诉记者,为了寻找最顶级的文艺院团,节目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功课,先确定表演门类,再去寻找顶级的院团和顶级的表演艺术家,这一季节目组大概寻找了上百家文艺院团,到最后总共录制了四五十个节目。

为什么第二季节目内容做出了那么大的改变呢?焦健表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中国顶级文艺院团的精彩演出,节目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达内容,提升了艺术层次。这些文艺产品是来自中国各个顶尖文艺院团的集体汇演,包括中国歌舞剧院、中央民族乐团、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等等,这些文艺演出可能是很多观众由于地域、时间等因素无法近距离接触的,节目组正是通过电视这种大众媒体将这些精彩的表演展示给观众,向观众进一步展示中国当代优秀的中华文化,树立民族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是面向过去,讲述传承项目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传承者的学习经历,向观众展现这些非遗项目,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表达“让经典再次流行,让传承走向世界”。文艺作品跟多的是面向未来,演出者讲述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项目的创新以及发展,像视听结合的民乐演奏《又见国乐之十面埋伏》、空竹加京剧、孙悟空新演绎等等,为观众呈现精彩的演出,表现“传承文化之美,品读中国意象”。

北京卫视一直努力实现着“以精英的实力生产大众文化产品,以大众接受的方式传播精英价值思想。”《传承者》系列在形态上是一档综艺,但是展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高水准的艺术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对抗那些“只有娱乐,没有内涵;只见大众,不见文化”的肤浅综艺。节目组崇尚精英综艺,希望能够打造出一档有品质有价值有内涵的综艺。

<strong>寓“意”于“象”,激活传统美学精神

而《传承者之中国意象》最直观的变化则在于节目首次加入了“中国意象”这个概念,聚焦中国传统意象的传承与表达。对于“中国意象”,焦健解释说“中国意象”是一个美学词汇,节目借用“中国意象”这个抽象的美学概念来表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表达中华民族智慧思想和传统美德,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目从“遗产”到“意象”的核心转变,是实现传播价值的一次升级,探讨中国文化的真意,完成对民族精神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意象”是建立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的一个独特的美学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寓意于象、有意有象,我们不但要感受外在的具象,也要体悟内在的意蕴。早在《易经》中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而《文心雕龙》中提出的“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则首次将这一概念完整地运用到艺术评论中,也奠定了“意象”在中国审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中国意象”这一美学概念十分抽象,如何用电视的手段去更好地呈现和传达意象,如何用最高水准的艺术呈现来展现一幕幕具体的“象”,从而传递出最深远的“意”是新一季节目最大的挑战。

<strong>多维度感受“意象”之美

“意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想具体的感受到它,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去展现:首先需要视觉、听觉的冲击,带给观众一种美的体验;其次也需要更多声音的解读节目,让观众看得更明白,补充自我感受时的狭隘性;最后则需要通过人们探讨时的碰撞,引导观众更加深入的思考,带领观众真正地感受“意象”的所在。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在评判节目时首先是以好看为标准的,节目在视听语言方面要给观众带来享受。焦健介绍说有时候拍摄一个镜头就需要六七个小时,每个节目都需要录制两次。为了更好地将这些顶级艺术作品进行电视化表达,节目组在拍摄过程中创新性地运用到了很多电影拍摄以及广告拍摄的技术,比如像黑客帝国中子弹时间、延时拍摄等等,并展现360度的全维度视角,在带给观众巨大视觉震撼的同时,电视化的技术手段也填补了舞台艺术的观看盲区,全方位展现顶级艺术的精妙,阐释中国意象的美学意境。例如在舞剧《青衣》中,定格画面以及慢动作等手法的运用加强了画面的美感。

除了整体好看之外,每个表演的细节处理上也可以看出节目组的用心,每个表演节目的舞美、灯光、服装、道具以及节目后期的剪辑、特效、节目等视觉包装,都力图在还原节目在院团舞台精致的同时,还通过电视的呈现手法进行放大,将节目的美感传递的十分到位。

除了节目要好看,节目还要让观众看得懂。焦健认为节目好看可能只是带给观众美的感受,但是要想让观众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还需要让观众看得懂。用电视去呈现这些顶级文艺院团的表演,《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并不是唯一一个,像央视春晚也会把这些顶级的表演汇集到一起,但是由于太过集中,反而不容易给观众带来真正的体会,所以传承者表演节目尽可能的完整、唯美的呈现,情绪顺畅,给观众最大限度的文艺作品感染力。表演结束之后,表演者向观众解读对传统项目进行的创新和取得的成绩等等,现场明星观察员跟表演嘉宾互动,了解作品和人物故事。这就像我们在欣赏名画时,有人一起品鉴议论会更有意思、印象更加深刻。

节目组设置了4位明星观察员和8位青年团来对文艺表演进行探讨,给观众带来思考。焦健说,4位观察员对这种文艺现象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和思考,高端文化气质和厚重文化内涵的陈道明,具有普通大众情怀和幽默轻松的范明,女性情感视角的朱丹还有敏锐思辨的华少,4位观察员个性不同、角度不同,对文艺表演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解读。青年团主要是代表新一代对文艺作品的观点,由上一季的10人变成了本季的8人,虽然青年团人数有所减少,但是语言和观点更加犀利也更加具有争论点,像第三期的《悟空》就得到了两极化的看法。

除了表演者自身的讲述,观察员和青年团的思考,还有来自现场观众的打分,他们对分数的选择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说起打分,焦健认为这并不是要去评判一个节目本身的好坏,文化是无法比较的,这只是由于节目在现场表演的表现性、震撼性不同,带给观众的感染力不同,导致分数的差别,并且分数主要是节目组会给表演团体进行鼓励的评判标准。节目并不仅仅展现文艺作品,还会为每期的表演团体提供100万的奖励,给予文化一种经济支持。

对于文化节目,焦健认为无论什么样类型的节目,观众都是需要的,节目类型太过单一总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其实文化类节目也不一定就曲高和寡,只要切入点正确,表达接地气,也会取得很好的节目效果,像《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而《传承者》系列也获得了收视口碑的双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