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派了120人留学外国,为何只有94人回来?剩下26人终局很惨!

清末时期,清朝统治者在经历太平天国的沉痛打击后,已经意识到自身强大的重要性,于是自上而下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给正在四处摸索中前进的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对我国的近代化产生巨大影响。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晚清王朝曾耗费一笔巨资,每年花费六万两白银,也就是八万多美元,前前后后分三批派遣只有十几岁的幼童留学美国。这对于已经欠了不少债,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晚清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那么这样不惜耗费巨资栽培人才到底成效如何?这些幼童有没有被晚清所用呢?

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可用的人才很少。晚清派了120人美国留学,可最终只有94人回来,这些人还是被强制召回的。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些人并未得到重用,其中真正成为官员的也仅仅有几人。还有的人即使被安排其他事务也是专业不对口,其中詹天佑就曾被派往广州教英语。可以说,清朝压根没有好好利用这些人才,这也是后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有人就会有疑问了,那剩下的二十六人呢?其中有一部分因为学业考核不合格,而被迫中止学业,另外有一些人被提前召回国内,是因为清朝为了节省开支的无奈之举,因此并没有算在94人的名单之中。其实这26人结局都很惨,有不少人由于水土不服而病死他乡,毕竟只是十几岁的幼童,有的甚至只有十岁,背井离乡第一次远赴大洋彼岸,很难适应外面的环境也在情理之中,而这也让人唏嘘不已。

虽然晚清王朝没有好好妥善安排这些人,但是在清朝灭亡之后,他们却大放异彩。就是从这批人当中,诞生了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并且在电报局长,外交官,铁路工程师,医院院长等职位,都有无数人才来自这些赴美留学的幼童中。著名的铁路设计师詹天佑就是其中一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