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路过他不回避,还对出县令给的上联,被称赞为“神童”

县令路过他不回避,还对出县令给的上联,被称赞为“神童”

我们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上级对下级来说,很多时候是高高在上的,尤其是皇帝。一般说来,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碰到皇帝出巡都是要回避的(微服私访的不算);而很多官员出巡,百姓也是要回避的。

县令路过他不回避,还对出县令给的上联,被称赞为“神童”

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巡抚、钦差的仪仗队里,多是举着“回避”“肃静”这两种牌子。该回避的不回避,就会被冠上“不敬”之罪。可是相传在明朝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孩子,县令路过他不回避,还对出县令的上联,被称赞为“神童”。

县令路过他不回避,还对出县令给的上联,被称赞为“神童”

这孩子大约五、六岁,天资聪颖,也很勤奋好学。不过小男孩嘛,这年纪正是调皮的时候,加上天气炎热,看书看得烦闷了,就偷偷跑到一个湖边,下水游泳避暑了。这小湖也不深,他之前也是常跟父亲来,洗洗澡,游游泳,玩玩水,可比待在家里看书有意思多了。不过,家里人不准他一个人来,为了不被发现,他把衣服都脱了放在岸上。

县令路过他不回避,还对出县令给的上联,被称赞为“神童”

这时候,一个县令的仪仗队从湖边的大路经过。县令坐在轿子里正想着下一个工作的内容要点呢,隐约听见有小孩欢呼、大笑的声音,撩开帘子往外一看,路边的湖里扑腾这一个小孩子。其实仪仗队经过,那动静是挺大的,不过小孩子玩得兴起了,哪里会管发生了什么事啊。

县令路过他不回避,还对出县令给的上联,被称赞为“神童”

要说,这孩子年纪这么小,县令也不会真治他什么不敬之罪,但看他那么开心,县令就想逗一逗。于是让人把小孩的衣服都挂到了大树上。那高度,对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肯定是够不到的。岸边突然出现了那么多人,孩子本来也没在意,不过看到有人拿走了自己的衣服,他就急了,赶紧游回岸边,然后才发现这些人里有县令大人。

县令路过他不回避,还对出县令给的上联,被称赞为“神童”

在县令大人面前,他自知这个样子很不雅,可是他的衣服挂在一颗大树上,自己短胳膊短腿的,肯定拿不到——他想了想,什么也不说,等县令开口。县令这边呢,原本也只是想逗一逗孩子,看他这模样,哈哈大笑这对他说:“本官出个上联,你要是对出了下联,就把衣服还给你,怎么样?”

县令路过他不回避,还对出县令给的上联,被称赞为“神童”

孩子心想,我就知道。这“我出上联你对出来就怎样怎样”的把戏,他的父亲都不知道玩过多少回了,他少有对不上的。他点点头,就听见县令给了上联:<strong>“千年古树为衣架。”这上联说的,可不就是挂着他的衣服的大树嘛。不过这上联听起来,十分大气,也是一个好上联了。

县令路过他不回避,还对出县令给的上联,被称赞为“神童”

他当即对出下联:<strong>“万里长江做澡盆。”

这下联以“万里”对“千年”,“长江”对“古树”,“澡盆”对“衣架”,对仗十分工整,意境也十分大气,堪称经典。当然了,要是换了个大才子来,可能会想出更好的比喻,而作为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能对出这样的下联已经很难得了。县令听了之后,对他的聪颖是赞不绝口,还称赞他为“神童”,他也穿上衣服,开开心心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