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除了四通一达,顺丰还有一大劲敌,有机会反超顺丰!

顺丰可以说是比较低调的企业,在上市之前,很少听说它爆出来什么新闻。但是随着顺丰上市以后,顺丰就开始频频引发热议,热议的话题还都是些负面的,市值缩水、负债300亿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众所周知,顺丰快递是以“速度快”,被很多客户认可的。以前顺丰是坚持不上市的四家企业之一,2017年顺丰选择上市,王卫也因此差点成了中国首富。但是没想到带来名气的同时,也给顺丰带来了负债。提到顺丰,还有一个物流公司不容小视,它就是德邦物流。不止四通一达,它也是顺丰的一大劲敌。

快递除了四通一达,顺丰还有一大劲敌,有机会反超顺丰!

顺丰的创始人王卫,因为总是往返在香港和大陆之间帮朋友带东西,在其中发现商机,在父亲那借了10万元,开始创办顺丰,这一年王卫22岁。在创办顺丰之前,王卫也做过小工。王卫是一个低调的人,但是他对顺丰的很多决定,却一点也不低调。

顺丰真正被大家关注,是在非典的那一年,很多航空公司的快递业务不景气,王卫抓住机会,用最低的价格,谈下了和航空公司的合作。说白了,王卫用最低的价钱,给顺丰做了最好的广告。

快递除了四通一达,顺丰还有一大劲敌,有机会反超顺丰!

而德邦物流的崔维星,在创办德邦之前,是在国旅上班的,后来因为不甘心就辞去了工作,自己创办了“崔氏货运”,当时只有四个人的公司仅仅半年时间,就赚了20万。随着公司的发展需要,崔维星就把公司搬去了广州。开始了航空货运的服务。然而现实却给崔维星一个打击,在第一个月的时候就亏了几万。在压力之下,崔维星想到了新的业务模式,就是零收整发,成本降低,客户享受到优惠,于是就有了德邦的“空散运货之王”的称号。

快递除了四通一达,顺丰还有一大劲敌,有机会反超顺丰!

王卫的顺丰和崔维星的德邦,一个是快递界的“老大”,一个是货运界的“老大”,而崔维星对于王卫一直是不服气的,更是在2018年的时候宣布德邦物流改为德邦快递,并且做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其实,崔维星和王卫在企业经营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快递除了四通一达,顺丰还有一大劲敌,有机会反超顺丰!

崔维星认为机会是给能够“长跑”的人,而王卫也觉得只要找准了节奏,经营好企业只是时间问题。德邦和顺丰都在向多元化转型,彼此的业务也开始相互渗透。崔维星和王卫都注重人才和公司的管理,崔维星一直敬重的就是任正非,任正非对华为的人才分配,企业管理的理念,都是崔维星学习的目标,崔维星提出了考核变革、长期激励等一系列对于员工的激励措施。

与此同时,王卫对于员工的管理制度,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在顺丰的内部,对于员工的仪表和态度,实行计分制。扣分不会被开除,但是和员工的奖金是有关系的。有人说,王卫最大的对手不是他的同行,而是他自己,他太过精明,所以顺丰的战略发展,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快递除了四通一达,顺丰还有一大劲敌,有机会反超顺丰!

但是随着顺丰的上市,亏损的300亿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王卫糊涂了?其实,主要问题就出现在了王卫对于顺丰的转型上。任何一个企业,在转型的时候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王健林的万达,曾经也被曝有4000亿的债务,王建林以前经常活跃在媒体面前,最近似乎很少出现,大家就猜测,王健林的万达是不是有了很大的危机?其实,王健林是忙着带万达转型,没有时间出来面对媒体。

快递除了四通一达,顺丰还有一大劲敌,有机会反超顺丰!

早在2010年,王卫就带着顺丰在转型,先是顺丰E商圈,主要是做食品,但是在电商行业,顺丰没经验没优势,于是就以失败收场。后来又做了顺丰优选、顺丰海淘等等,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是在这些业务扩展上,是需要资金的,忙着业务扩展,同时也忽略了主业的发展。随着京东物流的产生,再加上“四通一达”的尽力追赶,顺丰似乎在慢慢失去以前的地位。任何的企业转型都是艰难的,也许顺丰在经历过转型的“长跑”之后,能够在更多的业务范围内,取得更好的成绩。

快递除了四通一达,顺丰还有一大劲敌,有机会反超顺丰!

快递除了四通一达,顺丰还有一大劲敌,有机会反超顺丰!德邦主要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在国内市场经营的基础上,不断向国际发展。而顺丰的海外业务更加成熟,但是国内的市场却不太安稳,既要面对四通一达的威胁,还要面对京东物流的挑战,如今顺丰背负300多亿的债务,背负着股东的压力,还要不断收购同类业务公司,除了四通一达之外,德邦反超顺丰也并非没有可能。毕竟,我们见过太多巨头一夜倒塌的例子了,在如今的时代,不存在永远一家独大的情况。

对消费者来说,一家独大其实并不是好事,也许这样激烈的竞争,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服务吧。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