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天無力,進退兩難的大將,姜維的悲催人生之三

迴天無力,進退兩難的大將,姜維的悲催人生之三

上一篇說到,深受諸葛亮提攜的姜維繼承了北伐的信念,無奈蜀漢自丞相歸天逐漸走向息戰。話說公元253年正月,掌管朝政的大司馬費禕突遭魏國降將郭修刺殺!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姜維上位掌握了蜀漢的軍權,將軍姜維終於可以率大軍出征了。等待他的會是怎樣的戰績呢?

迴天無力,進退兩難的大將,姜維的悲催人生之三

第6次北伐,姜維雖未攻略土地,但在初期展現一定的優勢,算是平局;

第7次北伐,姜維收穫三縣的人口,算是大勝;

第8次北伐,斬殺數萬魏軍,佔領魏地鍾堤,又是大勝;

從這幾次戰況來看,姜維的表現可圈可點,連續獲得蜀漢許久未見的進攻型勝利,殲敵數萬的戰績更是諸葛亮都沒有達到的成就。當然,透過戰場勝利的表象,姜維乃至整個蜀漢的弱點卻也暴露無遺。更麻煩的是,此戰過後,蜀漢的剋星鄧艾開始登場了。

迴天無力,進退兩難的大將,姜維的悲催人生之三

第9次北伐,鄧艾擊潰了姜維,史載蜀軍死傷慘重,軍中頗有怨言,姜維自貶為後將軍。這場失利是諸葛亮主政後,蜀漢前所未有的慘敗;

第10次北伐,雖然戰局上,姜維與魏軍因為呈現對峙而少有損失可視為平手,但在戰略來看,蜀漢非但未能攻城掠地反而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這就是戰略完敗呀!

第11次北伐,鄧艾再次擊潰漢軍,這是姜維最後一次的北伐。

迴天無力,進退兩難的大將,姜維的悲催人生之三

覆盤觀看姜維的北伐,沒有收穫城池,雖然成功打擊過敵軍,但自身也損失慘重,連年作戰加劇了蜀漢財政的負擔。跟隨姜維北伐,最後卻關係破裂的廖化曾這麼說:"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可見世人對姜維北伐的評價相當低,起碼被人公認完全不及諸葛亮。

迴天無力,進退兩難的大將,姜維的悲催人生之三

為何有人評價"諸葛一生唯謹慎"?因為諸葛亮很清楚蜀漢薄弱的國力無法承受巨大打擊,所以他用兵是先求不敗再求戰果。因此儘管大將魏延不斷提出分兵進攻的主張,但諸葛亮都因為顧慮分兵進擊易被分割包圍而拒絕;另外,諸葛亮還會穩佔陰平及武都,擴張土地以積累蜀漢的實力。但看姜維的用兵,經常分兵進擊,行軍速度快且長,戰術上相當冒險。風格類似西漢的韓信、三國的魏延、二戰德國隆美爾等名將,他們都是專注於戰場的軍事家,而蜀漢所缺的是像諸葛亮一樣的注重全局的政治家及戰略家。同時,論戰場能力,姜維又遠遜於上述那幾位戰將,這就悲劇了。

迴天無力,進退兩難的大將,姜維的悲催人生之三

如果要分兵進擊、突襲作戰,最關鍵的就是不能讓敵人察覺到自己的意圖。但是姜維的對手總是能識破姜維的計劃。如陳泰一開始受挫,但他總能料到姜維接下來的計劃,最終沉著應對逼退姜維。至於鄧艾,更是能搶先佔據行軍要地,逼著姜維在士兵疲憊且喪失地利的狀況下迎戰,後果可想而知。

迴天無力,進退兩難的大將,姜維的悲催人生之三

同時,交戰雙方的實力對比過於懸殊。作為進攻方,姜維每次出動的兵力僅數萬,而魏國的雍涼駐軍達20多萬,雙方軍力相差太遠,遠不符合兵法中進攻與防守方應該具有的兵力比例。以第10次北伐的秦川之戰為例,魏國以適當的兵力守住堅城,姜維毫無辦法。而且當姜維轉移陣地時,魏國大軍尾隨其後,轉為反擊狀態。事實上,從陳泰每次放話要抄後路,姜維就迅速撤退來看,姜維非常畏懼魏軍的反擊能力,甚至在段谷之戰,就是被鄧艾使用上述的反擊模式打得大敗。

迴天無力,進退兩難的大將,姜維的悲催人生之三

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姜維的北伐是錯誤的?小編卻不這麼認為。雖然蜀漢可以只守不攻,但因為漢中地勢險惡,蜀漢自己補給漢中也相當不方便,諸葛亮死後,漢中大部分部隊一度往四川盆地移防,為的就是減少補給的消耗,但這也造成漢中守軍不多的隱憂。所以如果在漢中駐守大部隊,其實對蜀漢的財政仍然有相當的負擔。姜維的戰略思考其實頗有積極防禦,禦敵於千里之外的高度!那麼能不能說,戰略沒錯,而是在戰術執行上因冒險而失利,加速了蜀漢的衰退呢?這是小編的第一個感想,其實還有一個感想,那就是姜維其實相當的悲催。

迴天無力,進退兩難的大將,姜維的悲催人生之三

其實早在諸葛亮時代,北伐的處境就已經頗為惡劣。實力的差距導致諸葛亮的北伐難以取得重大突破,而諸葛遇到的困難,姜維遇到得更嚴重。歷經數十年發展,兩國國力差距更大、蜀漢人才越發凋零,姜維還遭遇到了諸葛亮所未遇到的國內反對勢力如費禕等人的羈絆。就算諸葛亮穿越到姜維北伐的時代,恐怕也是一籌莫展。那為何諸葛亮及姜維還是要北伐呢?小編認為還是為了搶得戰術上的先機,因為從長安通往漢中的道路共有三條,雙方實力如此懸殊,若是曹魏主動進攻蜀漢,蜀漢的安危極不可控。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飲鴆止渴也是無奈之舉。

迴天無力,進退兩難的大將,姜維的悲催人生之三

在第十一次北伐被鄧艾擊敗後,姜維率軍往沓中屯田。這一方面是為可能的北伐做準備,但更大的原因是逐漸掌權的宦官黃皓向蜀漢皇帝劉禪建議罷免姜維。為了避免被政治迫害,姜維只能選擇擁兵自重獲得安全。沓中,一個位於岷山、迭山中的小型盆地,這裡距離漢中有一段距離,離蜀漢的政治中心─成都更顯得遙遠。雖然表面平靜,但姜維知道,往前有實力懸殊的敵人,往後有居心叵測的政敵,無論哪一方皆對他不懷好意。手中的劍、身旁的軍隊是他唯一能仰仗的,只是他的劍還能揮出嗎?又要如何揮出?這一切疑問卻是姜維難以回應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