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產業園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strong>2017年

王旗變幻,政策激盪。產業園區在經濟新常態的裹挾下,快速進化:合縱連橫整合深化,資本入局規模擴張,模式創新層出不窮,曾經的邊緣式落寞在主流舞臺上翩然起舞。

<strong>2018年

從園區大躍進到寒冬席捲,為產業園區上演了一場由天堂到地獄。在行業和市場斷崖式的下跌中,產業園區悄然發生著一場多維度、多層次的變革,從政策到金融,從運營模式到運營主體,產業園區在進行撕裂和突破自我基因的顛覆式變奏:舊的體制與模式瀕臨被淘汰的邊緣,即將老化、死去;新的模式、運營主體與秩序已經登場並閃耀,它們將或者已經掀起一場浩蕩、恢弘的園區革命。

<strong>2019年

能否在“沉悶冰凍的市場突然間再次重啟破冰”,見證神奇時刻。

2018年的產業園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strong>金融繁榮

以“園區金融“為核心,展現了產業園區的自我造血能力,也映射了以產業園區為中心,運營商群落的日漸繁榮。2018年以園區為對象的運營商及服務商大量湧現,他們開始在研究諮詢、建築設計、營銷傳播、招商引資、信息服務、智能改造、企業培訓乃至園區託管等諸多專業領域提供極具特色的專業服務,並開始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和競爭壁壘;也有一批企業,開始以自持優質物業,並以此在資本市場發行標準廠房租金類CMBS,拓展出一條全新的園區金融渠道;還有一批產業企業,他們揮舞著PPP的旗幟,以園區物業建築為接口,在產業投資、金融服務等領域掘金。隨著市場化推進,產業園區的金融端口向平臺化、專業化演進,越來越多“接口”開放。2018年,千億資金湧入園區市場,以政府基金、產業投資基金、企業債發行、資產證券化為基礎架構,產業園區的“金融系統”意味愈加突顯。

金融繁榮是行業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2019年,期待園區金融昌盛。

<strong>品牌觀點

2018年的產業園區,前半程轟轟烈烈、蕩氣迴腸,後半段冬寒料峭、沉寂未央。二者迭加宛如熾熱與冰冷相融,煙霧散去,氤氳繞繚。

同是政策調控人,回首望去,隔壁那些行業簡直熱鬧到沒天理。巨頭產業一面高喊著“活下去”,卻大招頻出,併購不斷,讓同行倍覺壓力山大。2018年輪番著勾引你的眼球,調動你的腎上腺激素,不知不覺中,品牌和形象也深入你心。

2019年,產業園區在自詡房產“研究生”的時候,不妨跟房產“小學生”學學品牌傳播,畢竟,“你若端著,我就無感”。

<strong>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不管是去敲鑼的還是即將去敲鑼的,打死不說我是房地產,而且一股去地產化風潮在2018蔓延。他們堅信,“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但是作為以“產業和服務運營”為主的園區運營商們依然沒有脫離房地產的桎梏,在2017的年報中,在業績構成上,我們看到,房產租售甚至是住宅銷售依然是上述園區運營商的主要營收來源,有的甚至佔到了80%以上。那麼,問題來了,“口中的我、財報上的我”左右互搏,哪個是“真我”?

從核心競爭力出發,當前的園區運營商大致有這樣幾種類型:抓住電商大潮,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快速擴張,成為類普洛斯的倉儲物流巨頭;服務於政府、企業和居民三大客戶,成為具有城市運營能力的複合運營者商;輸出管理、品牌、服務,成為園區輕資產運營高手;以產業實體為基,成為產業鏈條構造者等。無論哪種模式,都有廣闊的空間,都有成功的可能,都足為一個令人尊敬企業奠基。無論哪種模式,土地、物業、服務、投資都是產業園區實現收入的終極產品之一;但又是和住宅地產決然不同的產品。 

<strong>2019打開方式

如何找到可複製之路,打破複製的偽命題,實現收入規模化,是產業園區獲得“身份認可”的通行證。2019年,寄望獲得正確的打開方式,產業園區尚需大而強、壯而優。

2018年的產業園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點擊“瞭解更多”查看【深圳科技園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