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军民的自卫反击战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全面内战。其战略计划是:使用全部正规军248个旅的80%的兵力,约160万人,用3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从南向北推进,夺取和占领解放区的城市和交通线,将黄河以南的解放军主力逐步压迫到黄河以北,然后聚歼于华北地区。根据这个计划,处于黄河之南,联结华北、华中和中原解放区的商丘成了国民党军首先攻击和占领的目标。为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商丘军民进行了坚决的反击。

水东军民粉粹“围剿”

1946年6月26日,全面内战爆发。但在内战爆发的前一个月,即1946年5月,国民党已先行开始对水东地区进行军事“围剿”。

1946年5月,国民党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遵照蒋介石命令,签发了《关于豫东地区团队配合国军清剿水东杞、睢、太、通匪军计划》。这个计划中提出:调集整编五十五师一八一旅米文和部、整编六十八师八十一旅葛开祥部以及河南第十二专署、第二专署所属地方团队和保安四纵队张岚峰部等2万兵力,由河南第七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田镇洲任总指挥,从5月11日开始,分四路向水东地区进攻,一个月占领水东。

很显然,这个计划,就是要在进攻大别山中原解放区之前,先行占领水东,堵住中原解放军向北的退路,切断中原解放区与华北、华中的联系。所以,刘伯承和邓小平对此非常重视,指示冀鲁豫军区一定要坚持水东这块阵地。

面对国民党军气势汹汹的进攻,冀鲁豫区六地委、分区在太康召开了李寨会议,全面安排反“围剿”战斗。按照部署,各县区武装就地坚持游击战;分区三十团机动作战、寻机歼敌;杞通独立团活动于杞通和杞北地区,支援县区武装。

一场与敌周旋、相机歼放的战斗由此打响。三十团接连获得了竹林、张三寨和清集等战斗的胜利。1946年6月5日,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潘焱率军区独立旅来水东支援,连克通许练城,扶沟白潭、吕潭,并取得了杞县圉镇、孔庄反击战的胜利,打碎了敌人一个月占领水东的美梦。

战事不利,刘峙气急败坏,6月10日在杞县召开郑州绥署会议,决定配40辆汽车组建快速“追剿”部队。寻六分区主力作战;国民党保安四纵队司令张岚峰到太康龙曲坐镇指挥并下令毁掉1.1万亩高粱,防止水东军民利用青纱帐发动袭击。

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追剿”,水东军民迈开两腿与敌人周旋。主力部队在一个月内行军775公里,仅在吕潭休息3天,其余均在行军战斗中;共打了29仗,其中与500人以上敌人作战的战斗就有22次。

敌人的小股部队不断被消灭,敌人的大部队则盲目追击,到处扑空,被拖得筋疲力尽。为了给敌人沉重一击,潘焱决定利用张岚峰在外的机会,直捣其柘城老巢。7月12日,我军一战得胜,俘获敌少将军需处长张维斋以下官兵500余人,毙伤敌人30余名,缴获枪支弹药、电台、黄金等大批军用物资。张岚峰闻讯,急忙从水东中心区撤军。在中原解放军成功突围的同时,水东军民也赢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打响陇海战役

国民党军事进攻水东和中原解放区的同时,于1946年7月大举进攻华中解放区。国民党整编八十八师、五十八师、交警二总队、江苏保安旅及萧县、宿县、砀山、夏邑、永城、商丘、涡阳、亳县、蒙城、怀远等县的保安团、还乡团,在向津浦铁路东华中七分区攻击的同时,也扑向华中八分区,并且连续占领了黄口、砀山县城、萧县县城、岱山口、瓦子口及濉溪口一带,使八分区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为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山东野战军跨越陇海铁路与华中野战军协同作战,晋冀鲁豫野战军也发布陇海战役基本命令,决定于8月中旬首先控制与摧毁陇海铁路汴徐段,肃清铁路两侧零散据点,歼灭增援运动之敌。

冀鲁豫三分区、五分区、六分区和华中八分区军民英勇参战支前。各分区主力部队分别编入破击陇海铁路的左路军和右路军,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统一指挥下, 从8月10日至21日,与晋冀鲁豫野战部队一起,破坏陇海铁路155公里,歼敌1.6万,攻克兰封、砀山、杞县、通许、虞城等5座县城和12处车站,截断了敌人东西交通主干线,迫使敌人从围攻中原解放军的战场和华东战场,分别调出3个整编师和精锐第五军、整编第十一师集中到冀鲁豫战场,从而打乱了敌人在南线的战略部署。

在战役中,各分区及有关县,成立了战勤指挥部,在晋冀鲁豫军区后方战勤总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支前的后勤保障。萧县、雪枫、夏邑、单虞、复程、民权、考城、克威等县动员组织民工和民兵20余万人,以及大车、担架、牲畜等,随军开赴前线。当时正值阴雨连绵,道路泥泞,但支前民工和民兵们不怕困难,不顾危险,车拉肩扛,仅一天就运往前线面粉50多万公斤,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在陇海战役中,为顺利占领砀山、虞城等地,瓦解国民党陇海线驻军,冀鲁豫三地委城工部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七纵,对时任国民党鲁西南军区第一分区指挥官兼豫东办事处主任的蒋嘉宾开展工作,并促成其战场起义。虽然在 1946年8月15日蒋嘉宾通电全国宣布起义后,蒋部副司令刘耕来和副指挥官高一峡等人率部反水,但晋冀鲁豫野战军却因此顺利占领了马牧集、杨集等车站,并就势南越陇海铁路,解放了虞城全境,歼灭了国民党军整编五十五师一八一旅,俘获其五四三团团长宋铁林以下2000人。

华中八分区军民浴血奋战

在陇海战役战斗最激烈时,国民党东路援军趁华中八分区空虚,于8月中旬在徐州、蚌埠一线从八分区背后发动攻击。晋冀鲁豫野战军首长指示八分区参战军民立即从陇海铁路全线撤回御敌。八分区指挥机关、主力部队及各县参战武装、支前民工,历经曲折返回陇海铁路南,开始了与国民党军的浴血奋战。

经八分区向陇海铁路北推进的国民党东路援军有17万人,驻剿部队也常在4万人以上。已返回的八分区主力部队和县区武装,虽然对放人进行了顽强抗击,给予地方反动武装很大杀伤,但终因力量悬殊过大,加之缺乏类似作战经验,致使处境日益艰难。迫于形势,9月上旬,八分区东南部的宿蒙、宿怀两县的党政干部和武装力量开始陆续向西转移。9月中旬,八分区东部萧县、宿县的干部和武装也转移到雪枫、雪涡县境活动。而雪枫、雪涡、夏邑等县的形势,随着敌人压力的增大,也日趋恶化。无奈之下,分区机关、部队和各县干部、武装,只好再向西撤退,相继到达边区西部的雪商亳县。

此时,八分区与上级失去电台联络。此种情况下,八分区只好独立决策,奋力一搏。10月上旬,八分区先把200名干部向西转移到翼鲁豫六分区;接着在雪商亳县召开县、团干部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这次会议决定以雪商亳为基地,采用分区主力外线作战,县区武装内线坚持的方针,东进恢复解放区;全分区组建4个党的工作委员会,即第一、二、三、四工委;分区的3个独立团与8个县总队合编为4个支队,即第一、二、三、四支队,随工委活动;从各县区撤出的地方干部组成第五支队,即干部支队,相机撤往冀鲁豫六分区;分区主力三十四团、三十五团和骑兵大队等,由司令员张太生和政委寿松涛带领与各支队协同作战;派少量人员到商亳公路以西活动,试探开辟新区,沟通与冀鲁豫六分区的联系。

会后,分区主力部队、各工委、支队便按照分工区域分头东进反击。张太生、寿松涛分别率领分区主力部队,从八分区南北两翼东进反击,先后3次深入八分区腹地。历经月余,东进部队虽给敌人以部分杀伤,但终因力量单薄,很难在当地站稳,不得不退回雪商亳。各工委、支队东进的情况如此相似,未能立足当地,不得不重回雪商亳基地。而派往西部开辟新区的行动,取得了一些成绩。10月中旬,由孙清淮、胥照五等人带领的100余名武装人员,西越商亳公路,在商、亳、鹿、柘边界敌人力量薄弱处开展游击活动,很快打开局面,建立了中共商亳鹿柘工委和商亳鹿柘办事处,使八分区在西部边缘区有了突破,架起了通往冀鲁豫六分区的桥梁,干部支队随之经过商亳鹿柘进抵六分区。

11 月中旬,八分区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重新调整部署,把全力东进反击恢复老区的策略,改为“在继续恢复老区的基础上,拿出较大的力量向商亳公路以西、涡河以南发展,开辟新区,以牵制、分散老区敌人的兵力,使之与六分区连结一片”。根据这一新的战略布署,寿松涛带领三支队向东南插入雪涡、宿蒙、宿怀地区;李浩然率一、四支队在雪商亳、雪枫、夏邑等县坚持斗争;张太生、何启光率分区主力、二支队及一些地方干部,向商亳鹿柘挺进,开辟新区。

11月18日,张太生率部包围了鹿邑枣子集敌据点,歼敌600余名,一战使得商亳鹿柘工委站住脚跟。随后,工委和办事处改建为商亳鹿柘县委和商亳鹿柘县民主政府,并设立了枣子集、高辛集、牛市集、张集4个区政权。

11月下旬,张太生率八分区主力和二支队,由商亳鹿柘南渡涡河,扫除了鹿邑、亳县、太和边界地区的国民党政权和地方武装,建立了中共鹿亳太县委和民主政府,扩展了八分区的活动范围。 (市委党史研究室为采访提供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