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昔日的血汗工廠和貧民窟終將由公正的生活所取代(the sweat shop and tenement of yesterday can be the life ordered with justice of tomorrow)

——華盛頓,美國聯邦司法部總部,羅伯特肯尼迪大樓五層樓梯口的一面牆壁上,有這樣一組由五幅壁畫組成的作品《公正解放社會》(Society Freed Through Justice),上述這句話就來自其最中央一幅畫作上留下的口號。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壁畫《公正解放社會》之三

“它(這組作品)描繪了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並賦予他們非凡的尊嚴,至今依然屹立不倒,”1973年,藝術評論家約翰·卡納代(John Canaday)在《紐約時報》上這樣評價這幅作品,以此悼念在這一年去世的作者:比德爾。

儘管這是個號稱人人可享有平等的國度,但畢竟有一些人自出生之時,就比其他人更接近自己的夢想。

喬治·比德爾(George Biddle 1885——1973年)就是這樣一位美國人。

壹 影響美國的家族

比德爾出生於費城一個顯赫家族,他的父親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法學教授,曾祖父是埃德蒙德·蘭道夫( Edmund Randolph 1753-1813)。這位蘭道夫是弗吉尼亞州的第七任州長,第二任美國國務卿,第一位美國總檢察長,也是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的遠方親戚。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美國第一任聯邦總檢察長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美國第54任聯邦總檢察長

比他小一歲的弟弟弗朗西斯·比德爾(Francis Beverley Biddle 1886-1968)在巴黎出生,那時他們全家居住在法國。但在成長年代,這倆兄弟都被送入1884年建立的格羅頓學校(Groton School),這所位於馬薩諸塞州的獨立寄宿學校由JP摩根等人資助,也得到了羅斯福家族的鼎力支持。

如今,這所學校依然有著顯赫的聲譽。有數據統計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大部分都進了美國名校:喬治敦大學, 哈佛大學, 三一學院, 耶魯大學, 塔夫茨大學, 斯坦福大學, 布朗大學, 達特茅斯學院, 普林斯頓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按比例排名)。

比德爾兄弟正是在這所學校中認識了富蘭克林·羅斯福。從少年時期始,進入格羅頓學校——哈佛大學——律師——參軍——從政,註定是他們不二選擇的人生道路。

羅斯福和弗朗西斯·比德爾,正是這樣度過了一生:前者於1933年初履職美國總統,而後者在羅斯福的班底中幹上了與他曾祖父一樣的差事——美國聯邦總檢察長,這個職務也就是美國司法部長,聯邦政府的法律事務首腦。二戰結束後,弗朗西斯·比德爾在1945—1946年出任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的美國法官,此後還擔任過海牙常設仲裁法庭法官等職。

然而從16歲開始,從哈佛獲得學位的喬治·比德爾就決定走一條與他朋友羅斯福和兄弟弗朗西斯完全不同的道路。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壁畫《公正解放社會》之一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壁畫《公正解放社會》之二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壁畫《公正解放社會》之四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壁畫《公正解放社會》之五

貳 與卡薩特、里維拉的緣分以及給羅斯福新政的建議

1911年年底,擁有哈佛大學法律學位的喬治·比德爾,中斷了自己短暫的律師生涯,前往巴黎的朱利安藝術學院(Académie Julian)學習。

在對美國美術史的介紹中,我們會頻頻看到這所由法國畫家、教育家魯道夫·朱利安(1839-1907)創立的美術學校。這所創立於1868年的學校活躍了一個世紀,在1968年與另一所院校合併。由於魯道夫·朱利安海納百川、開門辦校的氣魄,該校從19世紀80年代就首次招收女學員。

不光如此,它還成為世界各地奔赴法國學習藝術的國際人才搖籃,廣泛吸引了來自英國、加拿大、匈牙利等地的學生,約翰·羅素在1989年3月一期的《紐約時報》上撰文稱,據他統計這所學校共招收過來自50多個國家的學生,學生們在學到的不僅是藝術,而且也學會了生活。

特別是對於美國學生來說,朱利安幾乎成為19、20世紀之交赴歐洲學習藝術那些美國人的大本營。法國藝術評論家埃格蒙特·阿倫斯在1924年對美國藝術有段總結文字,他認為當時的美國藝術在那段時間反映了這所院校的教義,這句總結並非言過其實。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比德爾自畫像 1933年

早在1888年,日後美國首個城市寫實主義畫派——垃圾桶畫派的創始人羅伯特·亨利,就來到這所學校學畫。在比德爾決心進入朱利安學院時,另一位美國鄉土主義(Regionalism)最重要的代表畫家——托馬斯·哈特·本頓剛從這所學院結束學業返回美國。(可參見文章《托馬斯·本頓的咆哮年代:爵士樂中的美國城市、工廠和農村》)

比德爾在巴黎朱利安學院的日子裡,接觸到羅伯特·亨利的遠方表親、另一位居住在歐洲的美國印象派女畫家瑪麗·卡薩特。從1911年開始,卡薩特已經被診斷為患有糖尿病、風溼病、神經痛和白內障,但她那時仍然堅持創作,一直到1914年後才幾乎完全失明。同樣來自費城的卡薩特,為年輕的比德爾提供很多幫助,因為她與德加的關係親密,這讓比德爾的畫風也間接受到了德加的影響。

兩年後,比德爾返回美國就讀於賓夕法尼亞的美術學院,這也是卡薩特、埃金斯、羅伯特·亨利曾經就讀的知名藝術院校。在這所學院學習一段時間後,他於1914年再次回到歐洲,前往慕尼黑和馬德里,在那裡學習版畫,之後又再次來到巴黎,開始嘗試印象派繪畫。

比德爾的畫風多變,這和他廣泛的經歷和對不同風格嘗試有關。就如他自己回憶說,在歐洲求學期間就“在博物館裡狼吞虎嚥”,他如飢似渴地學習法國印象派、立體主義、未來主義,也從傳統的大師作品中獲取靈感,在馬德里他大量臨摹過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貴支的作品,在慕尼黑也沒有放棄近距離臨摹魯本斯的機會。

隨著美國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比德爾於1917年回到美國應徵入伍。戰爭結束後,他繼續在各地遊歷並嘗試各類風格,比如他曾去到過後印象派代表高更呆過的塔希提島。

比德爾於1928年前往墨西哥,在那裡他遇見了迭戈·里維拉(Diego Rivera (Diego Rivera,1886-1957年)。比他小一歲的里維拉,此時早已加入了墨西哥共,產黨,他認為藝術可以為社會服務,希望通過壁畫這種形式來喚回這個古老國家的文化自信,於是他發起了墨西哥壁畫運動。他採取了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使用的溼壁畫技術,繪製了大量的公共壁畫。(相關文章可參考本號:里維拉、弗裡達、達利和布勒東們的墨西哥往事)

與里維拉的交往使比德爾受到了啟示,在30年代比德爾成為社會藝術的擁護者,並強烈主張政府資助藝術事業。在他的發小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總統,準備推行新政來挽救大蕭條時期的美國時,他寫信勸說羅斯福效仿墨西哥的做法,由政府為藝術家提供報酬,讓他們參與到宏大國家敘述過程中去。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King Street Movie 1931年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portrait of Hélène Sardeau 1934年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Portrait of Frieda Lawrence 1941年

於是,在1933年12月3日,羅斯福政府在新政中建立了公共工程藝術計劃(Public Works of Art Project,此後又於1935年8月成立了工程振興局(the 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在WPA之下設立了聯邦藝術計劃(Federal Art Project,簡稱FAP),由霍爾格·卡希爾(Holger Cahill)擔任計劃的主任,這一計劃直到1943年計劃終止。

在上述計劃實施中,比德爾都深入參與,他為聯邦司法大樓所做的壁畫《公正解放社會》也是完成於這一時期。正是因為羅斯福新政中的上述措施,美國在走出經濟大蕭條的同時,也為日後抽象表現主義出爐,最終引領西方現代繪畫奠定了基礎。

叄 豐富的涉獵和多變的風格

比德爾嘗試過多種風格:法國印象派、立體派、垃圾桶畫派,也嘗試過各類題材與風格的版畫,在20世紀30年代,他成為一名社會現實主義者,開始關注當代美國的生活。

比如當他在科羅拉多司普林斯美術中心( Colorado Springs Fine Arts Center)任教期間創作的《科羅拉多之春》系列版畫,就描述了那裡獨特的農村生活,他使筆下的動物,呈現出溫馨並充滿人性意味的形象。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初為父親 1937年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夜晚的大火 1936年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豬和雞 1937年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10只大象

再比如他這兩幅誇張而變形的《里約狂歡節》,則顯得質樸而幽默。人們評論他這些多變的風格的來源,一是因為他走遍全球,從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吸取營養,比如從印第安文化、印度文化等等,這些不同的種族的文化豐富了他的創作手法和題材;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里約狂歡節之1 1944年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里約狂歡節之2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The Goat Herder's Wife 西部印第安系列 1928年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鹿 1955年

其次,他的創作風格也來自於他和比他早一輩以及同齡藝術家們的交往和友誼,他擅長從很多其他藝術家那裡獲得借鑑,並且嘗試用不同的技法、理念來獲得各類不同的效果。他的成功是因為他在擁有這些技法後,能夠將其變成自己的風格,並且表達一種真實的感受。

要理解人們對他這樣的評論,我們可以從他這幅為超現實主義畫家朋友所做的肖像。畫面中這位朋友名叫曼·雷(1890-1976),比德爾將這位朋友用一系列奇怪的東西:包括浮木、牛骨、撕碎的窗簾等等包圍著他,曼·雷的翹著二郎腿的右腳,露出五顏六色的襪子。整體氛圍正是想超現實主義繪畫所追求的那樣,用不相干的意象組合,來塑造一種脫離現實的非理性真實。而在畫面的沙發後邊,則是這位畫家剛完成的畫作:《麗達與天鵝》,這也是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曾經創作過的一個題材。

出身政治世家的比德爾:參與老同學羅斯福新政,用畫筆影響美國

Portrait of Man Ray 1941年

1935年至1936年,比德爾曾擔任美國全國壁畫畫家協會會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被任命為美國戰爭部藝術諮詢委員會主席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War's Art Advisory Committee,併為該機構招募藝術家。他本人跟隨著第三步兵師,這隻部隊是美國陸軍唯一一支在歐洲大陸連續作戰531天的部隊,先後參加過北非戰役、西西里登陸戰、法國南部登陸戰等戰役,此後1950年,還參加過朝鮮戰爭。在二戰期間,比德爾跟隨這隻部隊在阿爾及利亞、突尼斯、西西里島和意大利旅行,並製作了記錄該部隊活動的作品。

1950年,比德爾被任命為美國美術委員會成員,任職至1951年,並於1953年至1955年再次任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