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學教育文駿: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未來與發展


乂學教育文駿: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未來與發展


演講者|文駿

正文共3021字1圖

預計閱讀時間 8分鐘




乂學教育文駿: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未來與發展


各位嘉賓,非常高興和大家分享,昨天下午在這裡聽到六個大學生激烈辯駁,關於人工智能能不能取代未來的老師,我最後按捺不住了舉手,我說其實不用爭了,我們已經做了三年了,而且目前全國已經有1600多家學校,以每個月200家到300家的速度在增長,所以今天我就利用這短短的時間給大家進行一個簡單的分享,我們到底是怎麼做到這一塊的,我們到底是誰?

首先是關於我們公司的介紹,包括對我們系統的介紹,最後我們講一下我們的市場。那我們到底是誰?我們是乂學教育,是目前全國第一家用人工智能技術結合教育,給到孩子針對K12,也就是從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所有的語 數 外 物 理 化 的補課,但是呢我們比較特殊的是,我們是用電腦老師來做。

那為什麼我們會在三年前想做這一塊,可能以前初二初三高二高三就開始補課,現在一年級甚至幼兒園很多學生都在外面找優秀的老師補課,大家都知道優秀的老師都在哪裡,都在體制內,而且優秀老師畢竟是少數的,中國有幾億的學生,老師也可能有幾百萬,在北上廣深那麼好的城市,可能一個老師還要帶40個孩子50個孩子,那不要說偏遠地區,哪怕現在課外輔導班像新東方、昂立、學而思、品牌越來越多,但你報了新東方就能報到新東方最好的老師嗎,未必,對不對,因為新東方的老師也要經過長期的培訓,一個優秀老師培訓可能需要十年,但是學生等不及。說句實話雖然這兩年經濟不太好,但每家每戶的資本是越來越多了,都希望給到孩子找到最好的老師,甚至我們在全國開學校的時候,發現福建包括浙江以前都是希望孩子去從商的這些家庭都覺得經濟不好,做生意不好,希望能給到孩子最好的補課,通過中考和高考改變他們的教育,最後得到一個很好的工作。的確,家長越來越重視教育,但是老師是可遇不可求的,那如果我們可以模仿優秀的老師給到孩子最個性化的教學的時候,這樣的效果會不會更好!那這是從我們的學生家長的角度出發。

那從學校的角度出發,大家知道現在培訓班像雨後春筍般越來越多,但是找不到老師,老師成本過高,老師優不優秀,這些問題都是困擾校長的,那如果這些問題都是由我們公司來解決,而校長也只要負責招生,是不是開一個輔導班相當於像開一個奶茶店或者咖啡店一樣把它簡單化,這是也是我們的一個思考模式!

那從孩子來說,我本身從一個學渣變成學霸的過程,我發現我是刷了幾萬道題,通過初三到高三整整四年,每天只睡三小時,從一個普通的學生變成一個優等生考進了一個理想的大學,那麼多的時間的消耗去刷題,讓我年輕時候頭髮就全白了,大家看到我的全白的頭髮不是染的,而是那段時間努力刻苦。那我就覺得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像我一樣去花太多時間在補課這一塊,那是不是可以提升孩子的效率。

再拋給大家一個問題,是不是一個孩子到學校,要學習所有國家規定學科內的知識點的學習呢,答案是未必的。那如果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他學到自己想要的分數,而學的知識點考到理想的分數是不是更好啊,通過這些埋藏的問題,我們進入到今天我正式的一個分享!

我總結了目前傳統教育的四大特點,也是我們沒有根深蒂固解決,第一個是教育大班化的問題,我不多講,大家都知道,第二個是作業拖延化的問題,拖延化是什麼,我舉個例子,大家都從小學到高中經歷過來的,每到45分鐘打鈴的時候只有體育老師不會做的一件事情是什麼事情,就是佈置作業,一天八節課下來,還有幾個孩子記得第一節課佈置的作業和老師講的知識點間的關係,更何況老師在45分鐘之內講的知識點他有沒有細分化,可能一口氣45分鐘老師講了十五六個知識點,大家都知道一個班級有四十幾分的孩子,有六十幾分的孩子,不是隻有九十幾分孩子,憑什麼讓一個40分的孩子和90分的孩子在同一時間內全部學習懂呢,這是對40分孩子要求是不是過高了,所以這都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沒有解決的問題。第三點也就是我們考前盲目做題化的問題,我相信到考試之前孩子都開始認真開始複習了,無論是考試差的還是優秀的學生,但是考前就這麼多時間,一學期每一門學科欠債下來的內容是不是太多了,那我們怎麼解決這又是一個問題。那第四點,學習無樂趣,為什麼我選擇顏值高的老師去錄製視頻,為什麼語數外本來就那麼枯燥東西,你非逼著孩子去學習,那作為教育創業者來說,我們是不是可以把視頻,把演講的老師,把錄製的內容是不是可以再納米級別地優化。所以作為一個人工智能一個創業者,我覺得我們應該就要把這些問題給解決了,我們才能進入到下一步解決傳統問題的關鍵!

我簡單講一下我們到底是如何模擬AlphaGo去做教學的,大家都知道跟AlphaGo下圍棋的時候 ,可能你只是普通人,普通人都是下一步看三步,你試試下一步看十步,你們不知道AlphaGo到底是下一步看幾步,我用投資阿里巴巴的孫正義的話,如果普通智商是120,聰明的是140,愛因斯坦是160的話,機器人的智商至少就是1萬+!更何況人會疲勞,同樣我們的老師也是,我們把國家規定300多個知識點切成了可能900多知識點,1萬多個知識點,我們把內容通通輸入到電腦老師裡面,通過大數據去精準推導出這個孩子如果是40分孩子,那我只要教他41分42分的題目,等他懂了我再到下一個題,90分的孩子我教他91分92分的題,而且可以隨時調整他的目標,到達終點,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做的。

我這兩天我看了好多還在講直播錄播的一些教育系統,我趕緊講一講,其實用美國說法它是慕課,可能很多人會不懂錄播直播有什麼區別,我給大家簡單一個分析,錄播和直播只能解決一個,比如我是北大教授,我今天在這裡給大家演講,如果沒有互聯網你們聽不到,但不好意思通過互聯網讓全世界我可能有1萬個人聽到我講課,但如果你聽不懂不好意思,你這時候能打斷我講課嗎?一定不行,錄播也是!

這就需要我們互聯網的技術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去解決錄播和直播的問題,作為一個曾經我的學霸來說,如果只用20分鐘把我不懂的詞點挑出來讓我學懂了而節約出大量的時間,不要陪其他的孩子去一起聽講課而去解決自己的問題,會不會更好,所以這也是我們要解決的!

我後面就比較快一點的講一下,我們國內外教育市場的環境,有六大優勢,包括定製,包括服務我們的老師是幹嘛的,包括我們的教學環境,包括我們的理念是不是是一樣,包括我們學習的太空艙,包括我們的每一節課都有份數據報告。每一個孩子學習不同的知識點,所花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強求任何兩個孩子在同一個時間內學會,這就是為什麼選擇我們智適應。

最後給大家送一句話,人工智能未來已經來到了我們現在,我覺得機器人老師會不會比老師更冷漠無情,機器人老師是不是比人類老師更精準,我告訴各位,新的技術已經來到了,你嘗試它無非就是一個學期5000元6000元的學費,最好的技術你不給你孩子用,別人也會用。像微信可能在五六年前只有我們高級白領在用,現在看一下除了80歲的老人不用以外,8億的用戶都在用,趨勢不可避,所以就像昨天的大學生辯駁一樣,不用去辯駁了,我們已經開出了1600家,明年要開到5000家以上,這還有什麼辯駁的呢對吧。技術已經來到了,你不用,那你就傻吧,好,那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