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何古人受挫出家,優先做和尚極少修道士

歷史離我們很遠,它是過去式,時間不可逆轉;歷史離我們又很近,翻開書籍通過文字就能用心感受到那些悲歡離合。古代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受到挫折的普通人喜歡出家做和尚,那些落魄的隱士選擇修道。

因何古人受挫出家,優先做和尚極少修道士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古人更加青睞和尚這門修行。有網友拿出了一句經典語句“盛世和尚亂世道”,大致意思是在繁榮昌盛時期和尚會主導信仰,戰爭落魄時期道士會出現。

因何古人受挫出家,優先做和尚極少修道士

這種說法有沒有依據,或者說為什麼要這麼解釋。從大眾的角度看,和尚以佛家為準,講求的是修來世,因果論主導;道士修的是現世,講求無為而無不為,也難看到其身影。

因何古人受挫出家,優先做和尚極少修道士

因何古人受挫出家,優先做和尚極少修道士

也就是說,道士即便做了某些事情,我們俗家人是難以察覺的。他們講求要隱蔽行事,做事不可留下名聲。和尚在這方面有所不同,佛教提倡用現在的香火去寄於來世的快活。

因何古人受挫出家,優先做和尚極少修道士

因何古人受挫出家,優先做和尚極少修道士

更深層次來看,和尚成為受挫者選擇的道路,實際上符合大眾的口味。古代要做和尚比較容易,只要你一心皈依佛門就能完成心願,要是帶些物質財寶更有利於出家。當代門檻有所提高。

因何古人受挫出家,優先做和尚極少修道士

因何古人受挫出家,優先做和尚極少修道士

那麼出家道士很難嗎?確實如此,道家的門檻高於佛家。想成為道士需要緣分加天賦,不會隨意讓人加入。古代文人雅士隱居修道,他們傳承主導了道教,明顯基礎門檻就高於佛教。

因何古人受挫出家,優先做和尚極少修道士

盛世和尚亂世道,這句話就更好解釋了。和尚是避世的,只為來世修行,儘可能的離開世俗,如果繁榮就附會,戰亂就隱退。道士修現世,有問題自然要出來解決,更何況道教乃國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