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刚需 就劝你不要再碰房地产了

每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央妈总会放点水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自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过去十年央妈放水三次,每一次放水,都会推动一波房价的上涨。这也使得中国房地产行业度过了一个为期十年的黄金上涨期。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了5倍左右,二三线城市也涨了2~3倍之多。

如果你不是刚需 就劝你不要再碰房地产了


房价还会上涨吗?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个问题。

房地产的黄金十年

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一年,在首都北京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

然而,这一年北京房地产均价是12000元/平,在现在看来这个价格是多么诱人,可在当时,这个价格使得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望而却步。

每个买不起房的人心里都期待着房价能大跌,最好跌到几千块钱,自己就能买房了。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十年过去房价没跌反而大涨了许多,问问自己我们的工资水平有涨这么多吗?答案几乎是否定的。

下图是几个一线城市2008年1月份商品房均价,上海是15000多元/平,北京12000多元/平,深圳10000多元/平,天津8200多元/平,广州7000多元/平,重庆也只有4000多元/平。

看到这些价格,如果再有人问我“时光机带你回到十年前,你会做什么?”我的答案是:买房,疯狂买房,加杠杆,使劲加……

如果你不是刚需 就劝你不要再碰房地产了


再看下面的这张图,是2018年几个一线城市1月份商品房均价,排名最靠前的是北京62000多元/平,其次是深圳54000元多/平,上海和深圳有些并驾齐驱的架势也是54000多元/平,再其次是广州超越了天津31000多元/平,天津是25000多元/平,重庆依然垫底10000多元/平。

如果你不是刚需 就劝你不要再碰房地产了


10年时间,北京房价上涨了5倍左右,深圳大约上涨4.98倍,广州上涨约为4.27倍,天津上涨3.03倍,重庆上涨2.44倍。如果十年前甚至更早时间有幸买到房并持有至今天,大地方也好,小地方也罢,基本上可以过上中产的日子了,如果名下有好几套,那就再好不过了。

导致高房价的直接原因是货币的发行速度。

我们来看一下近十年来M2的增速。M2指广义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即现实和潜在的购买力。

201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给出的M2货币数量是177万亿元。而08年12月末,M2余额仅为47万亿,M2货币存量翻了将近4倍。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变多,多出来的货币肯定会找到相应的投资出口,刚好楼市就是一个能大量吸纳资金的蓄水池。

房地产行业的乱象

房价大涨,使得更多的资金流入到楼市。资金的本质是趋利,既然有利可图,聪明钱自然开始不断流入,而流入又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房地产行业就像一个巨大的蓄水池,不断虹吸着社会各界的资金。

如果你不是刚需 就劝你不要再碰房地产了


起初政府依靠它拉动经济增长,而这个庞然大物也确实没让政府失望。但它增长速度太快了,给中国经济和老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处。为了买房、炒房,全国人民简直要疯了。下面是与房有关的四类人:

房奴们

大面积工薪阶层除了要养家糊口、支付各种生活开支外,每个月还要支付一大笔房贷月供。这使得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形成了一大批伪中产,或者隐形贫困人口。

他们看似拥有还不错的收入,但作为新晋买房人群,大多也是成家立业不久。有的家庭有一个小孩,有的刚生完二胎。年龄大概在35~40岁之间,在公司可能是中层或小领导,工资差不多每月能拿到2.5万左右,夫妻双方月工资5万。假如买的房子是800万的,首付30%剩下的分20年还,每个月要还月供3万多。

如果你不是刚需 就劝你不要再碰房地产了


工资5万,还房贷3万多,再加上生活开支,养育小孩,在高消费的一线城市,日子可不过的紧巴巴的嘛。如果小孩大一点再报兴趣班什么的,那就得指望工资涨快点了。

由于高房价挤压了生活,在北京的隐形贫困人口们几乎都不敢社交,其实他们也不怎么需要社交,休息时几乎拼命加班,或者干点别的工作,挣外快。

未来房奴

房奴苦,但是比房奴更苦的,是连当房奴的资格都没有的人。这些人群中不但包括北漂,还包括一些本地的老北京人。

笔者有几个朋友,北京土著,30多岁。到了结婚年龄,父母并没有能力给他们准备婚房。而作为一个刚工作几年的人,也没什么积蓄,面对北京的高房价,只能盼望什么时候拆迁能拆到家门口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父母无力提供帮助的北漂人,他们就更买不起房了,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对他们来说未来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在哪里。所谓“一线城市容不下肉体,老家容不下灵魂”,非常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炒房团

为了降低首付比率或购房资格,好好的夫妻非要闹离婚,一度使得民政局业务繁忙。为了炒房,好好的夫妻不惜通过离婚这种方式来获得购房资格,这在中国购房史上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如果你不是刚需 就劝你不要再碰房地产了


还有通过注册公司,以公司的名义炒房的,他们以此绕开限购限贷的政策红线。据相关数据显示,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有1676家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房产市值超万亿。个人、家庭与上市公司炒房相比那真是小儿科了。

上市公司拥有雄厚财力,也更容易从银行贷到低息贷款,他们介入炒房不但推升了房价、挤压了刚需、更使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下降日子苦不堪言。

最严楼市政策调控

深圳,可以说是目前楼市调控政策最严的城市,然而没有最严只有更严。近日深圳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主要内容如下:

1、暂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

2、各类新供应用地上建设的商务公寓一律只租不售且不得改变用途;

3、限售:住宅3年,公寓5年;

4、差异化房贷政策:离婚2年内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若无房贷记录且能提供婚前家庭无住房证明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若能提供婚前家庭仅有1套住房证明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

总结

这个通知出来后,想假离婚炒房团可以歇歇了,离婚毕竟伤感情,万一假戏真做那就太不值了,高层怕小两口离婚,也是操碎了心。刚需买房后也是有3到5年的限售期,不能随时交易变现,房产也失去了一定的投资魅力。

想通过公司名义炒房的也可以歇歇了,因为官方直接限制了你对商品住房的购买资格,即使买了也不能随意转让。未来3到5年的锁定期,无论是市场行情还是政策变动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央严厉执行住房不炒的坚定信念,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谁还敢顶风作案,谁就倒霉了。

此次央妈定向放水,为的是能支持实体经济,支持融资困难的小微企业,最怕的就是水又流到不该流的地方——房地产。

如果你不是刚需 就劝你不要再碰房地产了


7月31日,政治局召开会议,表态“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很多媒体文章也分析了,之前的表态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没有了“过快”,多了“坚决”,所以可以看出这次高层和以往的态度不同,慢慢涨也不行,直接遏制上涨了。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真的搞定向放水,并把房地产这个蓄水池的大坑用政策给堵上了。大水流不进去,至少短期内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出现横盘甚至微跌态势。

也即是说,未来的两三年内,只有当中国实体经济迅速发展,而且货币政策又现宽松,房价才可能会再现上涨。总而言之,这次放水以盘活实体经济为主要任务,与房地产市场不太沾边。

投资,就是寻找大概率会盈利的项目。控制好风险,把握好时机,不要在该清仓时买入。有时候,时间能让你盈利,也能让你亏的一败涂地。

不是刚需,未来最好别碰房地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