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炒股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错误


12月19日:炒股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错误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还在深圳。

顺便与老同学小聚。老同学说,奶啊,你现在炒股大师了,对我们炒股给点建议呗。

行啊,先帮我把烟点上。嘿嘿,都坐好了,其实炒股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错误。

首先,炒股是一个行业,需要学很多基础知识,做很多基础动作。

那么,相当于你在主业之外,搞了一门副业。

一般来说,我们专注于主业,远比主业和副业一起搞划算。

比如,阿发你小子,现在总监对吧,衣冠楚楚、人模狗样,每年收入大几十万,努力两三年再往上冲个区域副总,年薪就百万以上了。

假设你炒股,五年翻一倍(年化收益约16%),就现在几十万本金,无非最后也就赚了几十万。万一入迷耽误工作,是不是不划算?

而且,这几十万你大概率还赚不到。连续五年保持16%的收益,难度很大。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能做出这个成绩,基本能拿“金牛奖”,国内基金行业最高奖项。

以我自己做期货为例。2015至2017年,总收益大约60%,年化16.8%,表面上谦虚,内心觉得自己已经很牛掰。

结果今年,一直没赚钱,到上周还亏损将近2%,幸亏这几天手里一些空单挣了点,最后关头把账户年度净值扳红。但是,4年下来年化收益立即下降到12.5%。

而我呢,是职业交易者,并且这个业绩已经代表了行业中等偏上水平。你可能觉得职业交易者怎么也这么菜。

但是,人家下棋也好,踢球也好,一般业余玩家都不会轻易觉得自己比职业玩家牛掰,为什么到了股市,业余玩家就经常会产生自己比职业玩家更行的幻觉?

可能是因为当前信息资讯太发达,很多人被一些草根股神的励志故事所迷惑了,认知上产生了幸存者偏差。

我平均每年赚12-15%,通过管客户的钱参与分成,一般分两成,每年七位数的收入就到手了。你们这个收益每年能进账多少钱?

当然远不如把公司开得好一点,把本职工作做得好一点有意义。

股票不能炒,当然也不是赶着大家离开股市,用投资的思维来做股票还是可取的。

比如,有两种简便的操作方式:

第一种,熊市行情冷清的时候分批定投指数,等牛市人声鼎沸、大家都赚钱的时候分批卖出。

第二种,熊市行情冷清的时候好好工作和休息,等牛市人声鼎沸、大家都赚钱的时候才参与。

两种操作方式看起来截然相反,实际都是可以轻松赚钱的,无非是,赚多赚少而已。

但不管赚多赚少,比每天辛苦折腾最后还亏钱好。

这两种操作方式赚钱的原理也很简单:都是巧妙利用了“用时间换空间”,发挥了我们业余玩家最大的优势。

我们没有业绩压力啊,等得起。这是我们唯一比职业玩家占便宜的地方,职业玩家的业绩,时时刻刻有客户盯着,一言不合就要赎回。

还有,虽然不要炒股,但一些投资理财的基础常识也可以学学。

学了干什么?不是为了去赚大钱,而是为了避免踩大坑。

大家好好经营公司、好好上班终于有了一些积蓄,各路投资理财的骗局就在等着我们了。

原始股、收藏品、公司债,等等诸如此类,要有基本的风险认知和分散意识,才不至于遭遇“辛辛苦苦好多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另外,学一些基础常识,还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修身养性。

开阔眼界,就是政治、经济、行业你都能知道一些,说上几句,有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些东西还可以被自己主业所借鉴。

修身养性,就是明白了贪婪、恐惧、侥幸等大致是怎么回事,能感受到自律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自由,减法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加法。

会帮助我们参破很多,如果效果好,甚至能像我一样啊,最终变成性冷淡。

嗯,所以,真不要炒股,就学学投资理财常识,做做简单操作,赚个较低的稳定收益跑赢银行定期存款,并且帮助我们保护好主业里赚的钱就行了。

大好前途,还是要靠主业。

更大好的前途,靠运气。经常给奶发红包能提升运气啊兄弟们……

------操作指南------

1.大势。总体趋势评分:4.5分;阶段最强指数:无。(8分以下不超过半仓,6分以下不建议参与)

2.概况。今天市场跌幅较大。除公交、西安自贸区、语音技术、房地产开发、ST等少数板块略红外,其余全线飘绿,石油、猪肉、医药生物、农产品加工、自由贸易港等跌幅居前。个股涨跌比520:2923,自然涨停16家、跌停4家。

3.观点。维持近期观点不变,市场仍然相对较弱,继续休息观望。希望大家通过认识奶爸,能从被市场折磨,以后慢慢变成享受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