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还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多是扭曲了“互联网思维”

2019年还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多是扭曲了“互联网思维”

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本账号!

作者 | 庾里 | 来源:老板手记 laobanshouji

2019年还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多是扭曲了“互联网思维”

扭曲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往往光顾着“跑马圈地”,前期凭借较大的用户量吸引融资活了下来,但最后没有几家能获得成功。

2019年还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多是扭曲了“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这20年,互联网思维成了创业者口中不得不提及的一个词。

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服务的两大特点:

一是近趋于零的边际成本,在互联网平台上,一个广告由1000人看,还是10000人看,没有场地的局限,成本上几乎没有差异。

二是可以追踪、检索、分析用户的一切网上行为记录,根据用户行为完善产品,调整服务等。

互联网创业中常提到的“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迭代思维”,就是从这两大特点延伸出来。

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在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流量,有流量就能商业”;大数据思维、迭代思维在说“根据用户的行为,更新产品把体验推向极致”。

总而言之,互联网思维的精髓就是——留住用户。留住客户首先是吸引客户,而吸引的方式大多一样——免费、优惠

一是用硬件设备获客,比如小米,通过售卖智能硬件,打开物联网。

二是用线下的服务信息获客,比如租房、出行、娱乐等,把线下的信息搬上网络,但需要庞大的线下团队去采集和维护信息。

三是提供线下服务获客,比如共享单车、新零售,不仅在线上提供信息,还在线下提供服务。

在流量思维的影响下,互联网创业者往往会优先考虑增加用户,就算不赚钱甚至赔钱也要留住客户,然后在想办法获得收入。

收入高于成本“就赚点钱”,没有赚就像胡玮炜说“当做了个公益”。

因此,秉持着这种扭曲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前期凭借较大的用户量吸引融资活了下来,但最后没有几家能获得成功。

2019年还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多是扭曲了“互联网思维”

“用户思维”让互联网公司不惜代价留住客户,但对用户的边际效用没有把握。

边际效用通俗来说就是:消费者为一样产品或服务最多愿意花多少钱。

这不单取决于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还要看用户的主观判断。

比如共享单车,单个用户使用成本不止1元,但用户只愿意付1元,毕竟一趟公车才2元,这跟共享单车以“剩余一公里”为切入口有关,最后共享单车公司没有让资源创造应有的价值,白白浪费了资源。

因此,企业不赚钱,其实是在危害社会而非“做公益”。

在商业中,利用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而进行售卖的案例并不少见。比如你预计着花200元买一束花,结果只花了150元,这笔交易就产生了50元的“剩余”,假设一束花的成本是80元,那卖家就赚到了70元。

人们喜欢在心理预期外的“剩余”,而卖方是可以创造“双赢”感觉的。

单单靠烧钱吸引用户,满足了用户“薅羊毛”的心理,却没有办法增加用户的边际效用。

互联网公司往往因为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极低,所以干脆“免费”,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免费”。

用户使用一个免费APP,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给了它,互联网公司通过卖给广告客户变现。人们购买视频网站会员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只看自己想看的。

互联网思维,并非颠覆商业法则,而是商业法则的另一种呈现。

也就是说,无论靠免费还是靠优惠吸引用户,都要找到自己的“盈利点”,构建起长期的盈利模式,让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而不是在“用户思维”“流量思维”的旗帜下,狂冲猛撞,不计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收割了大量用户流量的企业们,在互联网寒冬中转向布局金融,上线金融放贷和信贷导流业务,来实现流量的变现。

2019年还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多是扭曲了“互联网思维”

商务合作请加 QQ:3506614436

商人读书会

ID:shangrendushuhui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