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互聯網的兩個月

暑假一個多月的時間,其實我是呆在一家初創的互聯網廣告公司,一開始呢,老闆想讓我自己做一個自媒體品牌的孵化和運營。那段時間,一直很苦惱。直到某天夜裡,腦子蹦噠出來了一個想法,既然我以前做過互聯網底層的一些項目,就來寫寫這個水大魚大的互聯網世界。於是乎,就給這個想法起名為最後的獵場,寓意是想通過我這些年來形成的思維,描繪這個冰與火之歌的互聯網時代。


初探互聯網的兩個月


可這個項目,因為我個人經歷過的有限,格局思維尚未形成,這個項目運營了小半個月就撲街了。之後的日子,我就做起來資源推廣的商務人士,俗稱銷售,在網上找了一個月才找到了一個渠道商,我才意識到,時間成本,邏輯思維,信息渠道對這門生意有多麼重要。當然之所以開始我的網銷之路,也有我的一番考量,而且我有一個想通過技術服務賺外快的團隊,可他們卻不瞭解市場,不懂這些人們的需求,甚至不知道技術能做什麼事情,所以呢抱著我這張英俊的小臉蛋會被潛規則的風險,還是義無反顧的跳入這個套路重重的職場。


剛剛跨入這個行業,發現同所高校的朋友圈子裡頭已經有好幾個跑在了我前面。我與其中一個朋友相聊甚歡。他比我大一屆,還是同一個部門的師兄。他的故事,從深圳的華強北開始,無聊的高中暑假,來到那裡做起了大疆無人機的買賣,面對剛來中國的歪果仁,手起刀落,白肉花花。上了大學之後,由於自身對Geek技術的膜拜與身邊人的帶動,便開始步入互聯網灰產地帶。前些日子,他分享了一個從前的項目經歷給我。他將自己開發出來,網商助理軟件,加上了一個暴利商品鏈接,實現了流量分發,廣告主直接給出利潤分成,讓自己在大學期間第一次月過萬。當然這是依靠技術層次便實現了一個流量的分發,也是互聯網商業模式一種叫CPA的經典玩法。互聯網灰產,便是快速賺錢地方,很多人在這個行當裡悶聲發大財,與主流相比之下,並不需要太多概念性的東西,因為在互聯網裡,一切都離不開流量,主流互聯網創業者時常高喊出一些顛覆的東西,拿到了投資者的錢,跑到主流市場上購買高價的流量,卻發現這就是一個無底洞。


初探互聯網的兩個月


最近聽人介紹,用上一個比較好的互聯網商務社區,在裡面認識了一些挺好玩的人。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做騰訊微保的產品經理,可坐擁騰訊巨大的社交流量,卻不能把微保這個精準客戶為年輕人的保險產品推廣出去,卻是一件十分搞笑的事情。最搞笑還是她說自己過慣了高大上的東西,想換一種玩法,結果給出的產品推廣費用竟然比黑市流量價格還低。以我個人的看法來看,這個產品會是騰訊眾多產品裡挺失敗的一個,估計也撐不了多久。


山竹把我這頭特立獨行的豬趕進了豬籠,停止我近來邁得太開的步伐。

廣東人,其實看臺風,就和過節一樣,當然還是得注意生命安全。

九月拾七日

wechat:s9155447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