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餐廳成新時尚?青島餐飲市場豬年有這八大趨勢

豬年馬上到了。每年的酒店及市民餐桌都在悄然發生變化,一些酒店門頭屢屢在更換就很說明問題。2019年青島餐飲市場將迎來哪些變化?在市場變局中我們消費者該如何理性消費?記者與中國烹飪協會專家學者多次溝通,並專門採訪青島市飯店和烹飪協會負責人。梳理今年的青島餐飲市場,將有八大發展趨勢。請看我們的獨家剖析吧。

食品安全更受重視

無論做什麼行業,質量是基礎。食品安全更是決定了一個餐飲品牌能否走下去、能否做得長久的第一要素。新的食品安全法誕生,對於食品衛生引發事故的企業,可以處以三十倍的罰款,甚至經營者將被終身禁止進入餐飲食品行業。2019年,無論是從政府層面還是社會層面,食品安全將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多功能餐廳成新時尚

在當前餐飲行業用戶趨於年輕化的情況下,新穎的主題餐廳將成為新時尚。因為就目前而言,用戶在外出就餐時,不再像過去僅僅為解決溫飽問題,更多的目的是社交娛樂和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可以預計,在2019年以完全“個性化”的產品或服務迎合客人的主題餐廳將受到廣大用戶的追捧,並且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一些專業打造主題餐廳連鎖的品牌。

標準化助力品牌發展

中餐在標準化方面正在向西餐學習。不能標準化就不能實現量產,找廚師也不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如果食物的出品只受制於廚師,費用將會越來越高。目前中餐標準化大多在團餐領域。現在中餐連鎖企業將會建立自己的中央廚房和配送中心,淨菜運到酒店,解決酒店用工的問題。大型餐飲企業的工廠化程度將會越來越高,伴隨著中央廚房、餐飲供貨商及產品成熟度的提高,餐飲原料的標準化、規範化、現場加工簡單化程度將會越來越高。

特色餐廳更加重視手藝

相對於大型餐飲的標準化、統一化的口味、服務的模式化,特色餐廳已經開始逐漸開展私房化之路。私房菜火爆主要是由於它從就餐環境和菜品都傳達著對人們對家庭的無限關愛,讓人們感受到一種溫馨,更加體會到一種文化的積澱。

互聯網餐飲悄然崛起

每到假日,餐飲市場都會迎來消費高峰,大型購物中心受青睞。如今,“超市+餐飲”幾乎已成新零售業態創新的標配,可以一站式滿足消費者的餐飲、購物等多方面需求。但每到節假日,由於客流量大,往往需要排隊等位就餐。除了堂食、半成品菜餚,新餐飲藉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提升運營效率和營銷轉化率,餐飲企業已開始呈現出全零售屬性,即“堂食+外賣+外送+流通食品”多核驅動,通過新技術、新工具探索盈利新模式。

小吃特色店成新寵

近兩年,越來越多地方性的小吃品牌開始崛起。相比單品類小吃店,集合店的產品線更為豐富,生命力更強。最重要的是,小吃集合店還能突破消費者對小吃的低端低價的看法。如今,小吃集合店品牌很多,同質化趨勢也開始逐漸顯現,所以品牌需要用新的方式給消費者帶來新鮮感,同時也給品牌帶來更高的溢價。

餐飲大數據指導開店

在互聯網思維下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始藉助大數據開餐飲店,大數據可以為我們精準地提供當地餐廳的數量、當地客流量的分佈、當地各餐廳在線訂單數、當地商業地皮的價格走勢、當地水電氣的商用價格等,並且在運營期間想要更瞭解消費者群體,在老客戶的數據分析上和新顧客的數據挖掘上,都需要利用到大數據分析。餐飲大數據在餐飲行業中的運用越來越廣,價值越來越高,未來利用大數據發展餐飲將是不可阻擋的一大趨勢。

魯菜鹹鮮口味迴歸

八大菜系,魯菜在宋朝以後就成為“北食”的代表。明、清兩代,魯菜已成宮廷御膳主體,對京、津、東北各地的影響較大。魯菜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鹹鮮純正,突出本味。經歷了川菜的“麻辣走天下”之後,魯菜的“鹹鮮逐漸得人心”。魯菜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做菜用湯,少用雞精、味精等調料,2019年,將會是魯菜逐漸收復失地的一年。(青島晚報/青網/掌上青島記者 單衍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