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边民安居乐业写华章——记那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蒙华事迹(二)

2018年12月27日,那坡县又迎来新一轮寒潮,天气格外阴冷。上午8时,蒙华和同事们按原定时间到百省乡那布村开展扶贫工作。汽车颠簸着翻越重重大山,两个小时后来到百省乡政府所在地。正值圩日,蒙华下车买了一袋橘子,很快又继续前行,约一个小时后终于到达那布村。

下了车,他直奔学校,把那袋果递给了一个叫陶翠的小女孩,并教她也分给其他的小伙伴们,便匆匆去走访贫困户了。

为边民安居乐业写华章——记那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蒙华事迹(二)

▲蒙华看望出院后的陶美丽,还录了陶翠的视频给她看。

陶翠的姐姐陶美丽4年前外出左腿摔伤骨折,由于父母没有送去医院就医,几年来只能忍着痛一瘸一拐地走路。之后,家里一再变故:母亲因无法忍受家暴离家出走,父亲自杀离世。了解到陶美丽疼到麻木也没人带她去医治的情况后,2018年9月14日,蒙华把陶美丽送到那坡县医院做手术。住院的88天里,蒙华和妻子无微不至照顾小美丽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人们,一些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共同筹措陶美丽的手术费。蒙华爱心救助陶美丽的事迹获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批示“感谢蒙华同志”,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百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晓春批示“学习蒙华同志精神”。

而这只是蒙华为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团结事业和脱贫攻坚工作默默付出的故事之一。

真情帮扶的好干部

那布村地处中越边界,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自然条件差,耕地面积少,交通不便,贫困发生率高。尤其是苗族片区,一共8个自然屯,174户861人,全部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发生率100%。

那布村是那坡县委政法委的帮扶村,为了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蒙华和同事们一趟一趟地来村里考察、调研,为村里寻找发展的路子。

那布村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合种植种草药材——板蓝根。脱贫的突破口找到了,但是想要把板蓝根产业发展起来却困难重重。这里大多数的苗族同胞思想还比较落后,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懒思考、畏困难、怕风险,有的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很多人不愿意种植板蓝根。

为了鼓励村民种植板蓝根,蒙华就找群众一个一个地作思想工作,同时,组织乡党委、村党支部指导苗区党小组发展产业。经过几个月的动员,2018年春,那布村苗族党员朱桥带领本屯9户苗族群众平整出120亩土地,种上了板蓝根。

村里发展板蓝根产业缺乏资金和技术,蒙华就往县、乡党委政府等部门跑,为乡亲们拉来板蓝根苗免费发放给种植户;为村里请来技术员,指导村民如何种植护理。如今,那布村第一批种植的板蓝根长势良好,郁郁葱葱,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种起板蓝根来。

为边民安居乐业写华章——记那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蒙华事迹(二)

▲蒙华和群众一起搬运板蓝根苗。

那布村历来有养黄牛的习惯,但是山上自然生长的草地根本不足以供养数量较多的牛。蒙华便和同事们多方取经,为村里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牧草,鼓励村民发展种草养殖产业。现在的那布村,到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今年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养牛,多的有七八头,以后出栏可以进账好几万呢。”那布村委副主任陶文生乐呵呵地说。

“蒙副书记每次下村都不是简单地填表,而是实实在在地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那坡县委政法委驻村第一书记陆林锋说。

为边民安居乐业写华章——记那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蒙华事迹(二)

▲那布村成群的黄牛。

在村里,蒙华总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在搬板蓝根苗,他就和他们一起搬;群众在堆有牛粪,他过去操起铁铲和他们一起干;群众有什么疑难问题,他就做他们的“法律顾问”。“和他们边干活边聊天,大家都可以放开地说,这样我对群众的了解就会越清楚。”蒙华说。

美边固疆的先锋

那坡县与越南接壤,拥有207公里长的边境线,是广西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县份。那坡聚居着壮、苗、瑶、彝等多个少数民族,大力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该的重要工作之一。

2016年7月,蒙华提任那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防范办主任后,便接手了这一块的工作。蒙华知道,民族意识形态工作不是简单片面的堵防,而是要把它放到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的大局去谋划推进。他提出以边境苗族等特少数民族抵御境外意识形态渗透和脱贫攻坚致富为抓手,开展了“百里边关无邪教”“抵御非法宗教渗透”“苗族村党组织建设”等促进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

为边民安居乐业写华章——记那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蒙华事迹(二)

▲蒙华奔波在那坡县的村寨中。

两年来,蒙华遍访边境苗区,对苗族群众家庭人口、民族风俗、信仰习惯、生产现状、思想动态进行摸排,做到心中有数。针对特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脱贫致富工作,组织制定的县防范境外意识形态渗透方案、2018年防范意识形态渗透工作要点、边境涉外非婚生子女户籍解决实施方案、非法宗教渗透管控工作办法、城厢初中特少数民族学生周末兴趣班等一系列工作措施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采纳,为特少数民族防范境外意识形态渗透和脱贫攻坚明确了工作方向。

两年来,蒙华组织协调宣传文广部门投入262万元新建平孟镇、百南乡等综合文化站;安装发高功率调频发射台,信号分别覆盖平孟镇、百都乡等周边地区;给群众配送安装广播器材150套,保障广播电视户户有、户户通;完成了百南乡桂林新村、芭蕉屯讲习所的创建工作;在百南桂林新村投入30万元新建民族特色舞台和文化活动室,组建桂林新村、那孟村苗族文艺队;推动举办百省坡伍红彝“祈雨节”、 百省规弄的蓝靛瑶“庆丰节”、城厢镇达腊彝族“跳弓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增进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边境民族团结和谐稳定。

为边民安居乐业写华章——记那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蒙华事迹(二)

▲蒙华和群众一起堆起有机肥。

蒙华出色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在这期间,他荣获百色市委政法委记三等功、百色市综治维稳防邪工作先进个人、那坡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那坡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志忠说蒙华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党员,有大爱情怀、难也要上的好干部,是能和少数民族交心、做好民族团结的好典范”。

心系苗胞的贴心人

在那坡边境线上,居住着较多的苗族同胞,蒙华在工作中接触到了很多的苗族群众,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为他们解决了很多实事好事。

百省乡苗族边民与越南女子非婚生子女现象较为突出,户口一直解决不了,影响着这些非婚子女的基本保障和健康生活。 蒙华积极协调推进通过DNA检测解决他们的户口问题,两年来共解决户口登记246人,落实了这些孩子们的低保、边防补贴、入学等基本保障。

为边民安居乐业写华章——记那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蒙华事迹(二)

▲蒙华和苗族的孩子们边走边聊。

苗族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让蒙华感到痛心。“知识改变命运,没有知识将寸步难行。”这是蒙华经常对苗族群众说的话。平时,他除了鼓励家长要送孩子去上学,还积极想办法为这些偏远的为孩子们提供好的学习条件,增长见识。蒙华主动向领导汇报,获得中央维稳办领导的支持,得到他们发动的全国各地爱心人士捐赠的各类图书共3千余册。2018年5月,蒙华用这些图书在桂林新村、芭蕉屯、那布村为三个苗族屯青少年分别建立了读书(室)角,让孩子们有了有个学习知识,了解外面世界新去处。

党组织建设是苗族村屯的一项薄弱环节,2017年以来,蒙华协调组织县委宣传部、县民族局、乡镇党委加强指导,在党员人数少的苗区成立党小组,吸收培养苗族新党员,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抵御邪教向苗区渗透。两年来,蒙华协调投入10多万元为苗区党小组建党小组活动室。他还经常到村和他们一起参加党支部“3+X ”党员固定日活动,如今,这些苗族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正常化,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主动参与到边境社会综合治理、防范境外人员渗透破坏活动中,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

爱学习,爱揽事的检察官

那坡县检察院是蒙华洒下青春汗水最多的地方,1998年,蒙华调入那坡县检察院工作,一呆就16年。在检察院里,蒙华换过很多部门和岗位,但无论在哪里,他都保持着高度负责的热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期间,蒙华向单位提出了预防职务犯罪“五四三二一”的工作模式、检察文化建设、纪律教育、文体活动、党支部管理等一系列合理化建议,都得到了采纳。原本,蒙华的写作基础并不好,但为了做好工作,他努力学习写作,为了写好一篇稿,他坚持不懈向单位的同事请教,向外面写得好的同志学习。这几年来,蒙华在《广西日报》《右江日报》《检察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文章100多篇。他曾连续三年被单位评为调研先进个人;2013年,他撰写的论文获高检院评为优秀奖。

为边民安居乐业写华章——记那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蒙华事迹(二)

▲工作中的蒙华。

在单位里,蒙华还是一个“爱揽事”的检察官。有一年,检察院党支部换届,领导见蒙华身上任务太多,让他把支部工作移交给其他的两位同事负责,但蒙华考虑到他们承担的任务也重,兼职较多,自己就加班加点把所有的工作做好。蒙华还是一个“勇于担当”的好同志,他积极准备,代表参加市院举办的“公正执法”知识竞赛,获得了三等奖,为单位争回荣誉;亲自把关院里的廉政学习园地、各科室的宣传栏、预防职务犯罪体验厅、展览厅等的创意和实施,为赢得自治区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的荣誉称号做出了很大贡献。

“蒙华是一个责任心和执行力都很强的人,对待工作从不推诿,平时也很关心干警们,和同事相处十分融洽。”曾经和蒙华同在一个班子的李福欣说。

在县检察院期间,蒙华先后被评为“平安建设”个人三等功、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纪检监察干部”“调研宣传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顾家爱家的“暖男”

在岗位上,蒙华是一个工作积极分子。在生活里,蒙华则是家里的“暖男”。早些年,蒙华把重心都放在事业上,直到父亲去世都没能好好照顾他,这让蒙华感到愧疚和遗憾。如今的他在工作之余,尽量抽出时间陪伴母亲,再忙也会去开孩子的家长会,和妻子一起分担家务。

“他在外面很忙,但也能照顾家里,对女儿的学习和心理变化都比较关心,女儿有什么都愿意跟他说,就像一对好朋友。”蒙华的妻子说。

蒙华所做的都是一件件普普通通的事情,但无论是为了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还是为了脱贫攻坚,蒙华都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在祖国西南边陲一隅写下最有力的篇章。“只有真心实意为民办事,才能让这里的群众安居乐业,我们边疆的土地才能稳固地守护下来。”蒙华坚定地说。

来源| 百色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韦彩坪

电话:0776-2893950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