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第一次見到六小齡童,是在上小學的時候,他到我們學校做新書籤售會。

在當時,一本幾十塊的書,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掏的起,但還是有很多孩子咬咬牙選擇買書。

那就是能見到六小齡童本人,還能得到他的簽名。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盛夏的午後,我們排好隊站在烈陽下,等待六小齡童的到來。本以為我與 " 孫悟空 " 的首次見面,還會多一些值得回憶的故事。

但只見他飛快地在書的扉頁上,寫了一個大大的 " 童 " 字,甚至都沒有抬起頭來。

我也被後面的孩子催擁著,很快離開了那塊方桌。

" 六學 " 熱的興起

前些日子," 吳承恩故居掛滿六小齡童畫像 "的新聞上了熱搜。

對六小齡童來說,這並不是一次偶然的輿情危情,而是網友 " 積怨 " 許多後,不滿情緒的一次集中釋放。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互聯網信息時代是一把雙刃劍, 它既能讓 " 六小齡童上春晚 " 的呼聲撼天動地,也能讓其人性中的些許瑕疵無限放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六小齡童揮舞著這把雙刃劍,在名利場上披荊斬棘,為其贏得半生功名。

但同時,在對自身成就的大肆渲染下,如今的六小齡童,也遭到了公眾情緒的強烈反彈。

六小齡童有著一套自我包裝,自我營銷的獨特理念和方法,如今這套理論,已經漸漸為廣大網友所熟知,並定名為" 六學 "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過度強勢的西遊文化自信,一直是六小齡童自我表述的特色,也是 " 六學 " 的核心理念。但同時,這也是他最後淪為眾矢之的的直接原因。

雖然在言語的表達上,經常強調希望西遊文化 " 百花齊放 ",但實際上,卻經常對其他版本的《西遊記》進行諷刺與批評。

行者曰:"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

那且試問,何為胡說?何為亂編?尺度在哪裡?標準又在何處?

只怕,眼前也只是一團迷霧。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對很多沒有接觸過《西遊記》原著的觀眾來說,86 版電視劇是他們認知西遊世界,理解西遊文化的第一窗口。先入為主的傳播優勢,也讓其成為無數人心中不可磨滅的經典。

若是隻以楊潔導演版《西遊記》電視劇為標尺,那麼後來者將無一超越者,而所謂的超越者,也就成為 " 犯規者 "。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當六小齡童戲謔了一把《大話西遊》時,其實就已經形成了對當下主流審美的挑戰。周星馳版的電影《大話西遊》,在豆瓣上,共有超過一百萬人為其評分,兩部豆瓣評分均在 9 分左右。

影片用後現代主義的解構手法,將權威和體制在戲謔中化解,勾連起了人們對現實與自身處境的思索,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影片最終受到了廣大青年群體的追捧,也並非偶然。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雖然劉鎮偉和周星馳只是 " 歪打正著 ",劉鎮偉也曾坦言自己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但他們在顛覆傳統的外表之下,卻實實在在的緩解了當下年輕人的焦慮困境。《大話西遊》的火速風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視劇《西遊記》的藝術地位。

在六小齡童看來,影片帶來了所謂的 " 錯誤價值導向 ",並對年輕人的身心造成極壞的影響,這當然是他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 六小齡童爺爺,孫悟空到底有幾個女妖精的朋友?"當這句話從六小齡童口中說出時,就會形成文化語境的錯位感。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百廢待興,經濟發展漸漸走上正軌,86 版《西遊記》的出現,迎合了當時人們對於美好生活追求的渴望。唐僧師徒四人齊心合力取得真經,是對集體奮鬥主義的真實寫照,這種進取樂觀的價值趨向,與當時的整體社會語境不謀而合。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但新世紀到來後,中國社會面貌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多元化的價值思潮互相碰撞,曾經遭遇票房慘敗的《大話西遊》,漸漸受到了高校先鋒學子的追捧。《大話西遊》對傳統題材大破大立,象徵著人們思想的解放,以及對於自由的追求。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影片用神話寓言的方式,描摹出最為真實的人性,表達了對個體生存狀態的思考,這無疑是符合時代藝術審美思潮的。若能知曉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如此,無知者又何必螳臂當車?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六爺的商業帝國1995 年,金猴皮鞋開始在央視上投放廣告," 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 "一時間成為流行語,其產品的知名度也迅速打響。

而金猴皮鞋的商業廣告代言人,正是六小齡童。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穿上戲服,是詮釋藝術的演員;脫下戲服,是西遊文化的衛道士;再穿上戲服時,就是名利場的寵兒。隨著《西遊記》續集的熱播,此後一段的時間內,市面上出現了 " 六小齡童營養鈣面 "、" 六小齡童奶糖 " 等等產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雖然《西遊記》每年暑假還在重播,卻再難以造起巨大聲勢,而六小齡童的熱度也在漸漸衰退,直到 2016 年猴年春晚之前,這種不溫不火的局面發生了徹底的扭轉。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是時正值 86 版《西遊記》開播 30 週年,也恰好迎來猴年,萬人請願 " 六小齡童上春晚 "的活動開始擴散。但後來知情者透露,央視自始至終沒有邀請六小齡童,而該屆春晚導演呂逸濤的微博,也在當時被網友罵到 " 自閉 "。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呂逸濤微博至今未開放評論功能雖然沒有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但巨浪滔天的聲勢,還是把六小齡童推到了主流視線面前。

猴年春節前夕,百事可樂投放了一則微電影《把樂帶回家之猴王世家》,濃濃的中國元素迅速戳中了人們的情懷,並以驚人的速度火遍全網。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同年,尋求與六小齡童進行合作的,還有樂事薯片以及大聖車服。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好景不長,2017 年春節前,肯德基意欲複製一年前百事的營銷盛世,也邀請六小齡童拍攝了新年廣告。但大家似乎對此並不買賬,並直言:" 今年不是雞年嗎?"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如果說《猴王世家》這些軟廣,還尚有一絲藝術人文的氣息, 那麼如今六小齡童代言的 " 西遊手遊 " 廣告,則是將底線一再的下探。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當我們縱覽六小齡童的商業變現史,就會發現, 其承接的商業廣告,一直與 " 美猴王 " 的形象緊密相連,而這也與其多年來,對自我品牌形象的強化不無關係。

雖然電視劇已經播過多年,但六小齡童還一直努力擴大著該作品的影響力,也且說 " 推廣西遊文化 "。

無論是寫微博,做演講,還是上節目,六小齡童多渠道的賣力宣傳,就是最終要讓大家一提起《西遊記》,就想起六小齡童;一提起六小齡童,就想到美猴王。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敢問路在何方?

當我們層層褪去六小齡童身上的頭銜和光環,回到最初認識他的時候,那麼他又會是誰?

答案是,一個演員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作為演員,六小齡童在近些年為我們交上的答卷,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石敢當之雄峙天東》,豆瓣 3.3 分。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六小齡童在劇中扮演玉皇大帝客串出演的電影,《大鬧天竺》豆瓣 3.7 分。(多嘴問一句,這部電影算不算 " 胡說 " 和 " 亂編 " 呢?)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吳承恩與西遊記》,豆瓣 2.5 分。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吳承恩與西遊記》劇照當然,還有中美合拍的魔幻商業鉅作《敢問路在何方》。

至今尚未開機。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針對六小齡童的種種 " 黑料 ",如今網上已經流傳著各種版本 。但小滿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製作六小齡童的黑料合集,也並非煽動輿論情緒,只是想客觀地記錄下年華的善變。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時代的流轉,你我都是親歷者,芸芸眾生,也都是歷史的締造者。誰人起高樓,誰人宴賓客,又有誰人樓塌了,我們都一一見於眼前。

時間,既可以讓情懷變得珍貴,而能夠消磨情懷的,也只有時間。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當週星馳披著情懷的外衣,向公眾 " 索要補票 " 時,且還要認認真真再拍一部《西遊 · 降魔篇》。若是六小齡童如今只憑一張利嘴,兩語三言,就能名利雙收,那隻怕是低估了觀眾的心智。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六小齡童作為主流傳統的捍衛者,其個人話語如今被不斷的演繹和重構。網上正在掀起的這場 " 倒六 " 風波,網友所使用的是,真是非主流的解構方式。

孫悟空曾經是權威體制的維護者,但後來,人們卻更喜歡他去扮演一個質疑者,挑戰者的角色。

因為人們渴望擺脫束縛,人們渴望重建秩序。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尾聲上大學的時候,六小齡童又來我學校做演講,主題為:" 苦練七十二變,笑對八十一難 "。

其所講的,無非還是關於《西遊記》幕後臺前的故事。

同學們都很熱情,學校的禮堂擠滿了人。演講結束之後,六小齡童表演了一段美猴王的動作,贏得觀眾陣陣叫好。

最後,就是猝不及防的賣書環節,六小齡童現場簽字售書。

書漲價了,孩子長大了,只是那個 " 童 " 字依舊沒有變。

我看著前方人頭攢動的購書者,心裡沒有絲毫的衝動,只是靜靜轉身離開。

六小齡童的“六學”不要看不起,因為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