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瓜“見證·中國網絡文學20年”名家訪談——歐陽友權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閱讀方式的崛起,網絡文學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作品數量急遽增多,作者、讀者群體日益龐大,整個網絡小說發展領域卻呈現出“+野蠻生長”的態勢,這既是在說網絡小說發展的速度猛烈,也暗指網絡小說內容上存在良莠並存的問題。論起對網絡小說的研究,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歐陽友權老師了,作為最早進入網絡文學研究領域的研究者,歐陽老師不僅為網絡文學研究做出了突出的學術貢獻,更為中國網絡文學的全面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歐陽友權,文學博士,中南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學名師,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中南大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網絡文藝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聯網絡文藝智庫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網絡文學和新媒體文化研究,率先在中南大學文學院組建學術團隊,開創“網絡文學研究”新學科,其成果曾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一等獎,連續4屆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帶領網絡文學研究團隊出版了多套理論叢書,完成了我國第一個網絡文學文獻數據庫建設,是我國網絡文學研究的領軍人物和資深專家。


橙瓜“見證·中國網絡文學20年”名家訪談——歐陽友權


網絡文學研究

橙瓜:歐陽老師您好,很感謝您接受橙瓜的採訪,您是如何開始研究網絡文學的?

歐陽友權:回想起來,我是1999年開始進入網絡文學研究領域的,當時痞子蔡《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火爆網絡,“榕樹下”網站發表了許多有影響的原創作品,引起了我的關注,於是我做了幾個月的網絡調研,寫了一篇研究報告《互聯網上的文學風景——我國網絡文學現狀調查和走勢分析》,發表後被許多刊物轉載,也被很多人引用,從此把我帶進了網絡文學理論批評領域。

橙瓜:這麼早就開始關注網絡文學領域了,您是如何發現它的發展潛力的?

歐陽友權:網絡是新媒體,網絡文學是新的文學,新生事物都具有成長性,我在大學裡教的是文藝理論課,本碩博讀的都是文學專業,對新的文學形態比較敏感,並習慣於從基礎學理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是我走進這一領域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客觀的因素,即學院發展和學科建設方面的考慮。我所在中南大學是一所以工科、醫科、理科為優勢學科的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文科時面臨人才短缺問題,需要引進文科人才,於是把我從湖北一所高校引進來創辦中文系,當時這裡有一個教大學語文課的中文教研室,僅有5個老師,我得從頭開始創業,從中文系到文學院,一步步創辦了本科、碩士點和博士點,隊伍不斷壯大,學科也出具規模。我一直是學科帶頭人,又兼系主任和院長,要考慮學院、學科的未來發展問題。我選擇了“特色立院”的策略,因為要是走傳統的學術路子,我們永遠也趕不上北大、復旦這些老牌名校和眾多師範大學的中文系。我和班子成員商量,可不可以換一種思路,即不在傳統學科上與名校爭高低,而在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上做文章。當時,正好趕上了互聯網興起和網絡文學快速發展這樣的時代機遇,我們及時抓住了這個機遇,組建網絡文學研究團隊,建基地、做課題、出叢書、發文章,於是就有了中南大學文學院這20年的網絡文學研究。

橙瓜:閱文集團的CEO對網絡文學的定義是“在網絡平臺上創作,在網絡平臺上發佈,在網絡平臺上傳播,三者缺一不可”,這個說法您認同嗎?您對網絡文學的定義是怎樣的?

歐陽友權:我贊成這個觀點,我在《網絡文學論綱》(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和《網絡文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都曾有過類似的界定:網絡文學是指由網民在電腦上創作,通過互聯網發表,供網絡用戶欣賞或參與的新型文學樣式。這主要說的網絡原創文學,不包括廣義的網絡文學。廣義網絡文學是指所有上網了的文學,因為傳統的文學也都上網了。

橙瓜:能跟我們講一下您主要的研究內容是什麼嗎?或者講一個您最近正在研究的課題?

歐陽友權:我過去主要研究網絡文學的一般原理,分析網絡時代文學的轉型和文藝理論的轉向,如出版的《網絡文學的學理形態》《比特世界的詩學》《數字化語境中的文藝學》《數字媒介下的文藝轉型》《網絡傳播與社會文化》等等,後來研究網絡文學的數據庫,那是一個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出版了《中國網絡文學編年史》《網絡文學研究成果集成》《網絡文學發展史》《網絡文學五年普查》《網絡文學100叢書》等等,建立了也許是世界上最完備的漢語網絡文學文獻數據庫,內容以軟件形式存放在網站供網友使用。再後來側重網絡作家作品研究,包括網絡遊戲、動漫、博客文學、微博文學、微信文學,發表過一系列這方面的論文。近年來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研究網絡文學評價體系與批評標準。這是國家社科基金首次在網絡文學領域設置的重大招標課題,我以首席專家身份中標,有5個子課題,是個大項目,也是我在網絡文學領域主持的第5個國家項目,得認真做,把它做好。

橙瓜:研究網絡文學的方法和研究傳統文學的方法有什麼不同嗎?

歐陽友權:研究方法沒有太大區別,只有研究對象和手段的不同。研究網絡文學主要使用網絡資源,最大的難度在閱讀作品上。網絡小說篇幅一般都很長,不讀就不能發言,要讀會很花時間,“從上網開始,從閱讀出發”,是網絡文學的入門課,也是研究網絡文學繞不過去的基本功。

橙瓜:您覺得優秀的網絡文學應該具備哪幾個特徵?

歐陽友權:好的網絡作品,尤其是小說,首先要好看,故事要好,語言也要好,結構安排需要講究一點,最好是有懸念、伏筆,能產生閱讀的代入感。其次是要有“爽點”“淚點”和“金手指”,給讀者提神,適合於移動終端的碎片化閱讀。第三是要有成功的人物塑造,有逆襲式的英雄,讓讀者在你的作品中做一個英雄夢、總裁夢、神仙夢、大師夢、愛情夢、功夫夢、成功夢等等,這便是人們所說的“瑪麗蘇”“查理蘇”。當然,從內容看,還必須三觀正確,能給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以積極方面的啟示和引導,富含一定的正能量,讓人體驗到真善美,獲得藝術享受。

橙瓜:您覺得哪幾部網絡小說是符合您上述提到的這幾個特徵的?能給我們舉例一下嗎?

歐陽友權:比如叢林狼的熱血軍事題材小說《最強特種兵》《戰神之王》,故事好看,語言練達,爽點很多,敘事節奏也把握得很好,價值觀上是塑造愛國軍人,充滿正能量。貓膩的《擇天記》是一部典型的玄幻類小說,故事很好,其所蘊含的逆天改命、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旨,對青少年很有勵志作用。還有如郭羽、劉波的《網絡英雄傳1——艾爾斯巨巖之約》寫網絡創業,能把現實題材寫得這麼好看,那種打不敗的進取精神,對人生有很大的啟發性,讀了能讓你對人生更有信心,面對逆境能頂得住。

橙瓜:您個人比較欣賞的網絡作家和作品有哪些?

歐陽友權:網絡小說恆河沙數,我的閱讀很有限,從我讀到的作品看,印象比較深的,早期有《第一次親密接觸》《悟空傳》《誅仙》《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天堂往左,深圳向右》《性感時代的小飯館》《藏地密碼》《哈哈,大學》《風中玫瑰》《橙紅年代》《遍地狼煙》《鬼吹燈》,以及安妮寶貝、李尋歡、邢育森、雲中君、煙雨江南那一撥早期寫手的作品。近年來的類型小說,好作品很多,但篇幅一般都很長,讀的有限,印象深的如叢林狼的《最強特種兵》《戰神之王》《叢林戰神》,小佛的《苗疆蠱事》《夜行者,平妖二十年》,貓膩的《擇天記》,月關的《醉枕江山》,辰東的《完美世界》,陳詞濫調的《回到過去變成貓》,觀棋《萬古仙穹》,酒徒《男兒行》,驍騎校《匹夫的逆襲》,孑與2的《銀狐》,天下歸元的《扶搖皇后》,憤怒的香蕉《贅婿》,烽火戲諸侯《雪中悍刀行》,常書欣的《餘罪》,周浩輝的《邪惡催眠師》,繆娟的《翻譯官》,Sunness的《第十二秒》等等,傳統作家蔣子丹寫的《囚界無邊》也很有意思,該作品出版後參評過茅獎。當然,唐家三少、血紅、月關、我吃西紅柿、妖夜這些網絡大神的作品我也比較感興趣。我個人更喜愛歷史類、軍事類、懸疑類的現實題材作品,叢林狼、小佛、驍騎校,還有周浩輝的《邪惡催眠師》,是我的最愛。憤怒的香蕉《贅婿》體現了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融合,是一部標誌性的作品,比許多傳統小說寫得都要好,我對它的評價很高。

橙瓜:網絡文學發展快20年了,就您的觀察來看,您覺得最初的網絡文學和現在的網絡文學有哪些一脈相承的核心?又有哪些變化?

歐陽友權:網絡小說追求好看,這是早期作品和現在的網絡小說的共同點。網絡文學基本上屬於大眾閱讀產品,主體是通俗小說。不同之處在於,早期作品是非功利的,現在的小說是市場化的,追求商業利益,可以致富奔小康,甚至能登上作家富豪榜。另外,早期作品是多樣化的,現在的作品是類型化的,這是網絡市場細分的結果。過去的作品篇幅一般都不長,現在的類型小說動輒幾百萬字,篇幅大都很長,因為續更拉長有利於產生作品“粘性”,吸引粉絲跟讀,實現效益的最大化。當然,有一些網絡長篇也存在內容“灌水”問題。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

橙瓜:您對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都很熟悉,這兩者是否存在界線?

歐陽友權:從理論上說,網絡文學、傳統文學,都是文學,應該具備文學共同點。但實際上,兩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這不僅是媒介和載體的區別,更重要的是功能上的區別。傳統文學更注重思想和人性的深度,強調藝術的創新;網絡文學更講求故事的可讀性,面向市場,強調“以讀者為中心”。從目前的情形看,傳統文學被視為純文學、精英文學,網絡文學屬於大眾文學,通俗讀物,一個是寓教於樂,一個是自娛娛人,二者不會有截然區分的界限,更不會勢不兩立,而是相互補充 ,並應該相互學習,最終會走向融合——當網絡文學只有“文學”不見“網絡”的時候,就消弭了兩種文學的界限,所有的文學都是網絡文學,或者都是文學。因為網絡平臺必將整合平面媒體即紙介質的文學,以後所有的文學都將通過數字化網絡媒體來發布、來欣賞。

橙瓜:聽說您一開始研究網絡文學的時候,很多傳統文學領域的專家是不贊成的,您為什麼要堅持呢?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被視為“草根文學”,研究網絡文學不登大雅之堂,一開始也不被人看好,我自己也經歷了一個冷清和邊緣的時期,不被看成是學問。記得在一次全國學術會上,有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就曾委婉地對我說:你過去研究文學理論挺好的,聽說這兩年在做網絡文學研究,值得嗎?我說,網絡作品有許多不足,我去研究它的不足,讓它變得更好也應該是有價值的。有意思的是,十多年過去了,再一次見到這位老先生時,他則換了一種讚賞的口氣說:還是你有眼光,當大家意識到應該研究網絡文學時,你已經走得很遠了。我想他大概是忘記自己當年所說的話了。現在研究網絡文學的人多起來了,學院派已有大範圍的介入,青年學子也紛紛加盟,許多人都做得很好,過去那種受冷落的情況一去不復返了。在我看來,互聯網的普及是大勢所趨,網絡文學也必將越做越大,前途不可限量,甚至“風景這邊獨好”。傳統文學在走下坡路,網絡文學走的是上坡路,研究網絡文學定然也會有好的前景,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做學術研究貴在堅持,不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我已經在這一領域做了20年,只能堅持,不能放棄,也不會放棄。

橙瓜:現在有不少傳統文學領域的專家開始研究網絡文學了,為什麼會掀起這樣一股研究熱呢?

歐陽友權:是先有了網絡文學熱,才有了網絡文學研究熱。今日的網絡文學在創作隊伍、作品存量、讀者族群數量和文化影響力上,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文學,佔據了當代文學的大半壁江山,它已經是主流文學了,這樣的局面必將形成網絡文學的研究熱潮。

橙瓜:您覺得研究網絡文學的意義在哪裡?

歐陽友權:研究網絡文學,一是回應網絡文學發展中的問題,二是評價網絡作家作品,三是推進網絡文學的基礎理論建設,四是批評和矯治網絡文學發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良傾向,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網絡文學的健康和繁榮發展。

網絡文學現狀

橙瓜:您開了不少網絡文學相關的課程,還主編了相關的書籍,您覺得這些對中國網絡文學有何推動作用呢?

歐陽友權:我主持完成了第一部網絡文學的理論專著《網絡文學論綱》(2003),第一本高校網絡文學課程教材《網絡文學概論》(2008),第一次主講了網絡文學的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網絡文學創作與欣賞》,還帶領研究團隊完成了5套(29部)網絡文學理論批評叢書,建成了網絡文學文獻數據庫,幾乎涉及到了網絡文學的所有領域。這些研究,對網絡文學的基礎理論建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為人們認識網絡文學起到了釐清觀念、建構學理的作用。另外,這些書籍和論文成果影響了許多青年學子,引導他們在網絡文學領域有所作為,為培養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

橙瓜:最近有很多關於網絡文學走出國門的報道,您覺得網絡文學能夠成為中國文學的其中一項標誌,向全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嗎?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走出國門是近幾年的事,我們叫它“網文出海”,它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個窗口、一種渠道,並且是外國讀者有需求、主動翻譯中國小說,這對中國的網絡文學是一種肯定,對傳播中國文化也是一種好現象。但要達成傳播中國文化的效果,需要這些傳播出去的作品本身是“有文化”的,是“講好中國故事”、在內容和形式上富含中國文化的作品。我覺得,中國的網絡文學要想能夠長久地被世界其他民族的讀者所接納、所喜愛,不僅要有中國文化的內涵,還要有普世價值的基因,因為對真善美、對自由民主、對共同人性的追求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

橙瓜:現在網絡小說數量越來越多,但質量上卻良莠不齊,您覺得原因是什麼?對於解決這個問題,您有什麼建議嗎?

歐陽友權:我在其他場合多次講過,網絡文學的主要問題是“量大質不優”。數量與質量落差很大,作品海量,質量卻參差不齊,良莠並存,是人們對網絡文學最大的核心質疑點。網絡上好作品不少,但不太好抑或不好的“準文學”更多,時下的網絡文學最需要的是品相的移形換步。其實傳統文學也存在這一問題,不過與傳統文學相比,網絡文學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現象可能更為突出,“抄襲模仿、千篇一律、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個問題不解決好,網絡文學難以成為文學史有價值的節點。

另外,在技術層面上,網絡文學還存在“套路風險”問題,特別是類型小說,已形成許多套路,如打怪升級、金手指、瑪麗蘇,以及洪荒流、總裁文、宮鬥文等等。套路是模式化,是敘事方式的固化,而模式化、固化恰恰是文學創新之大敵。情節千篇一律,故事雷同撞車,人物跟風模仿,文筆互相抄襲,表現手法單調重複,已經成為一些網絡小說不得不克服的創作短板。

在《文藝報》發的一篇文章中我說過,網絡文學要走向高峰,我有三點建議:一是慢下來,好作品,慢中求,與其日寫萬字讓人一目十行卻看過即忘,速成速朽,不如以“工匠精神”變“速度寫作”為慢工細活的“精品創作”。二是沉下來,理性地反思歷史、現實和人生,接地氣(貼近人民、貼近實際),架天線(繼承傳統、學習他人),打深井(沉入內心、深入生活),做到持身正、立心誠,在對人民生活和體察和歷史文化的沉澱中,獲得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創作的源泉。三是靜下來,拒絕浮躁,抵制誘惑,追求長線效益而不是短期變現,爭取大浪淘沙,把你留下。寧靜才能致遠,懷著對網絡文學的敬畏之心來從事創作可能會更好。謝謝!

橙瓜:湖南網絡作家協會是在您的推動下成立的,這是個怎樣的過程?

歐陽友權:湖南省成立網絡作協我是積極支持的,因為我是湖南省網絡文學研究會的會長,有明文規定,一個人不能同時當兩個省級學會的負責人(即法人),所以我不能做這個網絡作協的主席,只能做首席顧問或名譽主席。這個網絡作協是在湖南省作協的領導下組建成立的,醞釀了很長一段時間,原來想叫“學會”,一些網絡作家更願意叫“作協”,這樣他們才更有歸屬感,最後還尊重了網絡作家的意見成立了湖南網絡作家協會。湖南是網絡文學大省,知名的網絡作家有400多人加入了湖南網絡作協,我正在主持一項“湖南網絡作家群研究”,我們湖南作家研究中心還將舉辦湖南網絡作家作品研討會,為發展繁榮湖南的網絡文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IP研究

橙瓜:您對現在的網文IP怎麼看?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IP已經是時下許多影視、遊戲、動漫、出版、有聲、移動閱讀、舞臺演藝、周邊產品的內容源頭,優質IP不僅帶火了大眾娛樂市場,也擴大了網絡文學本身的影響力。

網文IP也區分為不同等級,業界需要的是超級IP。中文在線的執行總裁戴和忠近日說過,只有超級IP才能夠去吸附更多的行業資源,才有更好的談判能力,才能夠打穿更多的行業壁壘。這是一般的小說、一般的IP無法實現的。比如一部影視劇,如果是一個大IP,則更容易去吸引明星、投資者,以及更多的平臺、廠商進行合作,當然也能夠吸引更多合作伙伴進行IP的全產業開發,形成IP共振,這非常關鍵。像漫威宇宙、哈利波特、變形金剛、007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超級IP有四個特質:一是有超級的設定,它的世界觀、人物設定非常創新和獨特,整個的結構具有強擴展性和序列化可能性,這樣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沉澱,這個非常關鍵;二是必須要有超級的故事,故事一定要能夠打動人心,能夠觸動一些關鍵的點,能帶來話題性,能有很強的代入感,不管是古代還是未來,能夠帶來共鳴;三是無跨界不IP,超級IP可以很好的跨界,跨界越多,價值越大,這種意義上講,星球大戰比007,更加有價值,因為它的延伸性更大;四是要有超級粉絲,尤其是鐵粉,不僅僅是路人粉,一千個鐵粉就能夠撬動整個粉絲群,這個很關鍵,注意力爆炸的時代,粉絲會撬動更多的粉絲。(參見網絡文獻:《中文在線戴和忠:從網絡文學出發,為打造“超級IP”,我們都需要做些什麼?》)

橙瓜:從您的研究來看,怎樣的網絡文學IP會成為熱門IP?

歐陽友權:只有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相統一的網絡作品,才能成為熱門的優質IP,別無他途。當然,除此之外還要有一些技術上的要求,比如故事要適合於影視、遊戲或演藝改編,作品內容要切合當下的消費者需求,等等。

橙瓜:您比較看好的網文IP有哪些?

歐陽友權:好的網文IP很多,比如最適合改編網遊的網文作品就有蕭鼎的《誅仙》、我吃西紅柿的《盤龍》、辰東的《完美世界》、跳舞的《惡魔法則》、說不得大師的《傭兵天下》、蕭潛的《縹緲之旅》、血紅的《天元》等等,還有一些超級網文IP如《擇天記》《斗羅大陸》《我欲封天》《鬥破蒼穹》《大主宰》《雪中悍刀行》《原始戰記》《萬古仙穹》《雪鷹領主》《血歌行》《全職高手》《放開那個女巫》《一念永恆》《美食供應商》《臨高啟明》《未亡日》《西出玉門》……它們都具備IP跨界或成為超級IP的潛質。

橙瓜:有人說,網文原著和IP產品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您贊同這種觀點嗎?

歐陽友權:我不完全贊成,網文原著和IP產品之間有一定關聯,但並不總是正相關關係,關鍵還是看改編的二度創作是否成功,網文的精品力作與據此改編作品的精品力作不是一回事,其原因上文已經說過。

橙瓜:國外的IP產業相對比較成熟了,比如英國的指環王系列,美國的漫威系列、迪士尼系列、DC系列,您覺得我們可以向他們借鑑些什麼?中國有沒有可以和他們一較高下的IP?

歐陽友權:我們的IP產業和美國、英國這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兩個大的方面:製作水平、市場運作。我們的網文IP品質並不差,差在改編作品的質量和商業運作水平上。從已有的IP產品看,我們少了一些精品意識和長遠眼光,變現意識卻過於強烈,即急功近利,追求眼前利益。唐家三少、貓膩、天蠶土豆、辰東、血紅等人的優秀作品,以及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等,與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相比,並不會低到哪裡去,都具有成為“指環王”“漫威”、《007》《星球大戰》那樣作品的潛質,但我們卻沒有他們那樣的創作團隊,沒有那樣的品牌意識,沒有那麼高的製作水平,少了些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更缺少了他們那樣的市場推廣、商業運作、品牌延伸能力。在這方面,我們需要細分市場、精準定位,用高品質、強內容以及正確價值觀導向的作品,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欣賞體驗。不過從總體上看,這些年我們與他們的距離在縮小,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們能趕上甚至超越。

當傳統文學將網絡文學排斥在主流文學的大門之外,甚至連網絡文學自己還處在迷茫期的時候,歐陽老師率先發現了網絡文學的研究價值,這無疑是極有智慧和遠見的,這幾年來,他的研究為網絡文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主編的一系列網絡文學叢書,幾乎可以說是網絡文學的編年史,不僅如此,他還培養出了一支專業網絡文學研究隊伍,這對於網絡文學的長遠發展有極大的積極作用。

雖然網絡文學已經走過了近20年的發展之路,但是與傳統文學相比,它依然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需要更多人參與到其中來,而歐陽老師的研究資料不管是對於研究早期的網絡文學還是網絡文學現狀,都極有參考價值。網絡文學的發展需要像歐陽老師這樣孜孜不倦的研究者,將網絡文學引導到積極、優質的道路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