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写下的这首诗,丝毫不逊于曹植的《七步诗》,却少有人知

俗话说,父母最大的成功,不是创造多大的财富,而是把子女培养成才,曹操在这方面做的就很不错,远非刘备能比。曹操本身就非常有才华,书法、诗歌均有很高造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彰显其宽阔胸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体现他积极乐观的心态。

曹丕和曹植两兄弟,都继承了曹操的文学基因,并且皆属于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在世人眼中,曹植的才华要比曹丕高出不止一个档次,人品也在兄长之上,在哥哥曹丕的逼迫下,含泪创作的《七步诗》流传千古,尤其是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令人潸然泪下。

曹丕写下的这首诗,丝毫不逊于曹植的《七步诗》,却少有人知

其实,假如曹丕不当皇帝,把所有精力和时间放在研究诗词歌赋上,未必就比曹植差,堪称被皇位耽误的才子,为何这么说呢?曹丕曾写下一首诗,创作水平和影响力丝毫不逊于曹植的《七步诗》,却少有人知,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

《燕歌行》——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若想弄清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必须了解其创作背景,这首《燕歌行》写于公元207年,当时曹丕刚满二十岁,即弱冠之年,跟随父亲曹操北征乌桓,看到由于连年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中顿时感慨万千,从某方面来说,此时曹丕打心底厌恶战争。

曹丕写下的这首诗,丝毫不逊于曹植的《七步诗》,却少有人知

体察民间疾苦的曹丕,深知战乱产生的影响,一些刚结婚不久的男子被迫从军,留下新婚妻子独守空房,这在古代十分常见,尤其在战乱纷纷的三国时期。于是,曹丕以独特视角和写作手法,描写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此诗大致意思为:转眼间秋天来了,天气日渐转凉,花草树木变得枯黄,露水也凝结成霜。燕子都开始飞往南方,郎君啊,我想你想到肝肠寸断,你为何忍心让我独守空房。每一个想你的夜晚,眼泪都会浸透衣服,我本打算靠抚琴转移注意力,却没有效果。月光恰好洒下来,不由让我想起牛郎织女,如此相爱却被银河阻挡,一年才能见一次面。

曹丕写下的这首诗,丝毫不逊于曹植的《七步诗》,却少有人知

从知名度和流传度来看,《燕歌行》比《七步诗》差了许多,但它的影响力、内涵以及文学水平要超过《七步诗》。在曹丕之前,几乎没有完整的七言诗,所以《燕歌行》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七言诗,其意义不言而喻。明清时期的思想家王夫之,曾这样称赞《燕歌行》:“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