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VRS2018丨Ruamviboonsuk教授:肥厚性脉络膜疾病新进展

APVRS2018丨Ruamviboonsuk教授:肥厚性脉络膜疾病新进展

元旦

倒计时1天

HAPPY NEW YEAR

编者按:近年来有关肥厚性脉络膜疾病的话题逐渐成为亚太地区眼底病专家的研究热点。APVRS 2018会议中,来自泰国曼谷Rajavithi医院的Paisan Ruamviboonsuk教授发表了一篇关于肥厚性脉络膜新血管病诊断困境的精彩演讲。《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邀请到Ruamviboonsuk教授,就肥厚性脉络膜疾病的诊疗等问题进行专题访问。

元旦快乐

肥厚性脉络膜疾病

2013年首次发现并提出肥厚性脉络膜疾病概念。肥厚性脉络膜疾病谱包括4个疾病群:肥厚性脉络膜色素上皮病变(PPE)、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肥厚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和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这些病变在脉络膜中的形态学改变具有共性,即脉络膜厚度增加和血管扩张。随着疾病的慢性发展,逐渐出现局灶性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和脉络膜深部血管向内生长。

肥厚性脉络膜疾病的诊断

Ruamviboonsuk教授表示,肥厚性脉络膜新血管病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术语,利用EDI-OCT可清晰观察到脉络膜形态,大多数情况下可能被诊断为CSC,但若进一步长期随访后可发现某些CSC患者将出现新生血管,即肥厚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肥厚性血管本身并非此类血管的特异性表现,因此亦非PNV特异性表现,PNV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经典型湿性AMD的疾病。OCT为必要诊断手段,并非所有眼科医生均可识别OCT表现,且OCTA现已成为一种有效诊断工具。

PCV与肥厚性脉络膜病变

PCV的特点是复发性浆液性黄斑病变和特异性橙色结节。关于PCV是否属于AMD谱仍存在很大争议,因为在PCV中极少出现AMD中存在的玻璃膜疣、色素改变、萎缩灶等特征性改变。近日,一些研究者根据肥厚性脉络膜改变在PCV中的重要性,认为PCV应属于肥厚性脉络膜病变的范围,且发病机制可能与AMD不同。约十余年前首次在亚洲发现PCV,彼时常将其与AMD混淆,无法进行鉴别。虽然目前有关此类疾病的了解越来越多,但仍有一些争议。目前可单独使用抗VEGF用于PCV治疗,与湿性AMD治疗相同,且PCV遗传易感性与湿性AMD相同。

抗VEGF的应用

过去十多年,玻璃体腔内抗VEGF注射治疗一直是典型新血管性AMD主要的治疗方法。而目前PCV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选择,包括局灶性激光光凝术、PDT、抗VEGF治疗以及各种联合治疗。幸运的是,在泰国贝伐单抗超适应证用药已纳入全民医疗保险范围以内,且已被政府批准用于AMD和DME的治疗。Ruamviboonsuk教授表示,对于某些病例而言单一抗VEGF治疗效果良好。目前临床中主要使用两种抗VEGF药物和PDT,不过未来几年内将有新型抗VEGF药物投入使用。在西方国家,新型抗VEGF药物已投入湿性AMD治疗临床试验阶段,在亚洲将开展更多关于这些药物的试验,特别是其对PCV治疗的效果,主要观察其是否具有消退息肉作用,或许是否可以将治疗效果比现在提高30%~50%。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APVRS2018丨Ruamviboonsuk教授:肥厚性脉络膜疾病新进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