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驗光專家唐萍:如何給孩子配合適的眼鏡?看完了再去

同仁验光专家唐萍:如何给孩子配合适的眼镜?看完了再去

每年暑假都是青少年驗光配鏡的高峰期,需要提醒的是,眼鏡不是治療近視的工具,佩戴眼鏡的目的是讓孩子看得清楚,減緩近視的發展⋯⋯

當前青少年近視是一個較普遍的社會現象,那麼視力不好是否都是近視問題呢?

對於青少年而言,絕大部分視力下降的確是近視造成的,但是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屈光不正中度數較高的散光與遠視一樣會造成視力差,很多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也會影響視力。

因此,當孩子首次反映視力不良時(尤其是幼兒),家長最好帶孩子去醫院眼科或專業的眼視光中心進行檢查,看是什麼原因造成。

其它眼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視力下降,首先要在治療病因的基礎上視力才有可能提高,青少年視力差,及時驗光檢查是對疾病的一種篩查。

這裡我們主要談談屈光不正:近視、散光與遠視,以及幼兒常見的眼病——弱視的配鏡問題。

同仁验光专家唐萍:如何给孩子配合适的眼镜?看完了再去

近視不是一種眼病

正常情況下,當我們眺望遠方時,遠方的物體成像在我們眼睛視網膜上,這樣,我們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而近視的人,他在眺望遠方時,遠處物體的成像在視網膜前,在眼底就是一個模糊的影像,因此他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造成近視的原因,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父母均是高度近視),胎兒眼球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異常外,現今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環境的影響。

例如,家長們望子成龍,過早的讓孩子去練鋼琴、畫畫、讀書,提早讓孩子的眼睛完成了正視化過程。

新生兒剛出生時,眼軸較短,表現為遠視,隨著年齡的增加,眼軸逐漸增長,遠視度數逐漸降低,6~7 歲左右表現為正視狀態。

而我們的家長,在孩子還是 3~4 歲時就開始讓孩子進行大量的近距離閱讀或看電視、電腦等,導致孩子在 4~5 歲左右就完成了正視化過程,那麼在以後的用眼過程中,孩子的眼軸就會越來越長,然後逐漸發展成為近視。

近視不是一種眼病,但是高度近視(大於 600 度以上的近視)就是眼病了。因為,高度近視會帶來一些眼睛的併發症,例如:視網膜脫離、黃斑的出血、後鞏膜葡萄腫以及青光眼。

這些疾病都會導致視力下降,給工作和學習帶來影響。孩子出現了近視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早發現早配鏡或治療,是可以減緩近視度數發展的。

我們常說,近視分為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從本質上來講,假性近視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眼睛的調節過度,表現為近視狀態,而當調節放鬆時,這種近視狀態又可以消失。

假性近視不需要配近視鏡,如果配了眼鏡雖然視力有些提高但加重眼疲勞,會加速成為真性近視。

如何區分真假近視,相信是所有家長都非常關心的。藥物散瞳無疑是判斷真假近視的最佳方式。通過相應的眼科檢查,根據孩子的年齡、屈光不正的狀態等判斷用哪種方式進行散瞳。

目前,常用的散瞳方法有:快速散瞳(複方託吡卡胺滴眼液滴眼,6~8 小時瞳孔恢復)和慢速散瞳(1%阿托品眼膏或眼用凝膠點眼 3 天,21 天瞳孔恢復)。

驗光師通過驗光,如果近視度數小於 50 度,那麼就可以判斷孩子的眼睛處於假性近視的狀態,如果近視度數大於 50 度,則可以確診為真性近視。

散光建議常戴眼鏡

散光是指外界的光線在進入調節放鬆的眼內後,不能在視網膜上結成一個像點,而是形成了前後兩條焦線。

如果孩子沒有近視,散光度數小於 75 度,通常孩子的視力沒有問題;如果散光大於或等於 100 度,即使孩子的視力沒有問題,有些孩子也會表現出明顯的視疲勞症狀,如頭痛、注意力不集中、一學習就愛打瞌睡等等。

戴上散光眼鏡後,雖然有些孩子視力並沒有明顯提高,但是視疲勞症狀馬上減輕。因此,如果孩子散光大於等於 100 度,不管近視或遠視多少度,我們都建議常戴眼鏡。

嬰幼兒如果散光度數很高,一般是眼球發育不良造成的,應該早期檢查及時配鏡,否則容易發展成為弱視。

大度數遠視要及早配鏡

遠視與近視正好相反,在調節放鬆的情況下,遠處物體的成像是落在視網膜後。一般遠視是由於眼軸的發育與屈光系統的不匹配造成的,遠視的孩子,眼軸都一般偏短。

遠視一般不會突然出現,除非發生特殊情況(比如晶狀體摘除)。通常小度數的遠視對遠近視力沒有影響,但是度數較大的遠視,孩子通常會有明顯的視疲勞症狀,尤其是看近時,這就需要配鏡了。

大度數的遠視要及早配鏡,否則有可能成為弱視。

現在孩子很小就進行視力檢查,雙眼視力都差很容易被查出來,但是比較隱蔽的是單眼視力差,有些孩子檢查視力時用另一隻好眼睛偷看,這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和觀察,爭取及早發現。

弱視表現為在常規眼科檢查眼底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矯正視力小於 0.9。弱視有斜視性、屈光參差性、形覺剝奪性、屈光不正性以及先天性弱視。

總的來說,弱視發現越早,家長孩子配合治療越好,治癒率就越高。5~6 歲為最佳敏感期,12 歲前為有效期,但過了 12 歲治癒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弱視治療需持續數年時間,矯正視力達到 0.9 以上還應堅持治療 6~12 個月。多數弱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遠視、近視、散光),必須持續戴鏡予以矯正,定期複查視力,以調整鏡度。

戴鏡後還須到弱視治療中心,眼科醫生會根據弱視程度類型建議使用如遮蓋,精細作業,弱視治療儀等多種方法綜合治療以提高療效。

假性近視應重視功能訓練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經過檢查,既然是假性近視,那就不用擔心也不用去管他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孩子出現假性近視,說明他目前的調節過度,有發展成為真性近視的可能,如果不加以放鬆訓練和採取其他的控制辦法,那麼假性近視也會變成真性近視。

真性近視者,若裸眼視力大於 0.6且近視度數小於 1.00D,矯正視力僅比裸眼視力高 1~2 行,可暫不配鏡結合配合視覺功能訓練,密切觀察,一旦出現視力下降,應考慮配鏡。

是否常戴眼鏡應聽驗光師建議

孩子有了近視不戴眼鏡會產生以下幾種後果:

看不清遠處的目標,習慣性眯眼,造成視力疲勞,影響學習和容貌;

眯眼時會引起眼肌對眼球的壓迫,導致眼軸增加(少年兒童眼球壁較柔軟),使近視度數增長加快。

近視青少年配戴合適的眼鏡,注意用眼衛生,近視度數增長反而會有所減緩;近視加深後,新配的眼鏡不能適應,只能從低度數帶起,也會引起近視度數的較快增加。

因此,孩子近視後,需不需要戴眼鏡,是長戴還是偶爾戴,一定要聽從專業驗光師的建議。

現在一些功能性鏡片可以幫助孩子減輕疲勞,延緩近視度數的發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功能性鏡片,因為孩子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例如近視度數、眼位情況、調節功能和集合功能的情況等等,這些只有通過檢查才能確定,也只有得到了這些數據才能判斷孩子適不適合功能性鏡片以及適合哪種鏡片。

家長不要盲目選擇,應該在驗光師的指導下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個性化鏡片。

需要提醒的是,眼鏡不是治療近視的工具,佩戴眼鏡的目的是讓孩子看的清楚,減緩近視的發展。

佩戴眼鏡後若平時不注意用眼衛生,繼續使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或者配戴不適當的眼鏡,如:沒有驗光或驗光不準、眼鏡度數未能隨眼屈光變化而及時調整、眼鏡加工不當,這些都會增加眼睛的負擔,使得度數快速加深。

同仁验光专家唐萍:如何给孩子配合适的眼镜?看完了再去

每年進行眼科或驗光檢查

8~14 歲正是青少年生長髮育高峰期,由於學業日趨加重,用眼過度,造成度數不斷高攀,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度數每年都會有-0.50D~-1.00D 甚至更高的增長。每 6~12 個月應定期檢查一次,度數變化需及時更換眼鏡。

同時,家長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戴鏡習慣,教導孩子雙手勻力摘戴,避免眼鏡變形,定時清洗眼鏡,眼鏡若變形損壞應及時到配鏡處修理調整;

使用白熾燈、經鑑定合格的護眼燈等,給孩子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照明,亮度以柔和為宜。

另外,家長要監督孩子減少不必要的用眼(看電視電腦、玩手機等),孩子長時間學習,家長應讓其進行間斷休息(閉眼、做眼保健操、看遠等),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身體好近視的發展也會減緩。

注意孩子的營養,讓孩子多吃水果蔬菜、雜糧等,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身高、體重等其他因素,而忽視了孩子的眼部健康,等到孩子上學才發現眼睛不好,此時有些孩子已經形成了弱視、斜視或者近視,眼鏡矯正起來比較困難,視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視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從而耽誤了孩子的學習。

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現在近視不重要,大了可以做近視眼手術,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一旦形成高度近視也會給手術帶來風險。

因此,作為家長一定不能忽略孩子的眼睛情況,最好每年帶孩子進行一下眼科或驗光檢查。

專家介紹

同仁验光专家唐萍:如何给孩子配合适的眼镜?看完了再去

唐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