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平台转型加强内容输出

泛娱乐平台转型加强内容输出

上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科学报社与字节跳动联合发布《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共同探讨短视频在助推知识普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记者观察发现,进入2019年以来,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纷纷加强深度内容建设;陌陌、酷狗等社交直播平台,则优先对拥有中华传统文化优势的主播进行资源倾斜。

有业内人士指出,短视频、直播等泛娱乐行业在经历一两年爆发式增长之后,近期有“倒春寒”态势。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整个网络平台对“正能量”的需求明显,各平台向“有内涵”“有深度”的转变已成行业大势所趋。

短视频平台:愈发强调内容输出

短视频的兴起,让“知识普惠”有了新的渠道。上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科学报社与字节跳动联合发布《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共同探讨短视频在助推知识普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

清华大学前副校长谢维和指出,当下传播知识要掌握新的传播技术,特别是新的信息技术,要学会运用新的平台,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去推动知识普惠,“希望知识界人士能通过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15秒到1分钟的时长里,以短小精悍而又图文并茂的形式,让用户享受知识普惠所带来的益处。”据抖音官方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12月8日,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近1.8万个,累计发布超过300万知识类短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超过3388亿。

泛娱乐平台转型加强内容输出

在较早之前,另一热门短视频平台快手与国资委新闻中心达成协议,国资委新闻中心和中央企业媒体联盟通过建设“快手中央企业短视频”素材库、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交流共享经验等方式,助力央企正能量传播。快手方面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该平台反映央企风采的短视频就超过了5000万条。

直播平台:积极推广传统文化

与短视频平台“知识型”作者爆发相比,直播行业则注重将资源倾斜到传统文化传播中。近年发力直播行业的陌陌正在积极推广传统文化传播,陌陌平台品牌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平台已通过直播共举行传统乐器专业表演数十场。2018年,陌陌邀请六大国家级院团的专业表演者驻场演出打造陌陌音乐季,让全国各地的用户在通过手机屏幕欣赏国宝级演奏家表演的同时,还能通过即时互动的方式获得高雅艺术知识的普及。

此外,陌陌还联合途梦教育、国学院网等推出“给乡村孩子的最美传统文化课”大型教育扶贫公益活动,通过直播技术为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带去生动的传统文化课内容,很多孩子第一次见到了琵琶,听到了京剧,认识了昆曲、泥塑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上周“MOMO直播17惊喜夜”举行,多名国学主播参与了当晚的演出。

泛娱乐平台转型加强内容输出

同样开展直播业务的酷狗则重点打造传统音乐复兴计划,旨在通过“互联网+”邀请多位非遗大师走进直播间,通过直播这种强互动、新兴的传播方式,拉近传统音乐与年轻人的距离。在2018年下半年,粤剧大师倪惠英就曾携徒弟林颖施亮相酷狗直播“非遗大师课”,宣传推广粤剧文化。

观点:泛娱乐进入转型时刻

对于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纷纷在近期加强对内容质量的把控和引导,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泛娱乐创新”。社交网络与自媒体研究院信海光认为,直播和短视频虽然属于不同范畴,但却是时下热门的泛娱乐应用,而它们近期的变化都有明显共性——结合平台自身优势让正能量内容得到有效传播。信海光告诉记者,经历了2017年到2018年的大爆发之后,泛娱乐平台的实际增长是有所减慢的,“我们可以从第三方数据看到各平台动辄上亿的用户,但大多平台并没有公布近期用户增长数,种种迹象看出泛娱乐行业已告别‘野蛮生长’,有观察敏锐的平台已经开始做新布局。”

另一方面,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让泛娱乐行业谨慎选择发展方向。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网站1月9日公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要求开展短视频服务的网络平台,应当遵守该规范。如: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积极提高正面优质短视频内容供给;网络短视频平台实行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平台上播出的所有短视频均应经内容审核后方可播出,包括节目的标题、简介、弹幕、评论等内容。

早在2018年4月,家长何女士曾向记者吐槽,称儿子很喜欢看短视频和直播,“经常一看就两三个小时,我对此还比较反感。”然而上周何女士再次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对这些娱乐平台的印象有所好转。何女士发现这些平台卖弄性感、低俗的内容明显减少,而且儿子也会认真看里面的科普知识,“如果网络上多一些正能量内容,我还是会让孩子适当上网。”对于此现象,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泛娱乐行业“投机取巧”获得用户的机会已经很少,主动传播正能量并给予支持才是大势所趋。

泛娱乐平台转型加强内容输出

播报当日票房、排片数据、档期资讯、深度票房数据挖掘、电影产业观点速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