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何时“怀胎”、麦穗有“瞎花”?小麦种植的冷知识,知道吗?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来说,它都仅次水稻、玉米,稳居第三位,也是北方地区主要的食用细粮。

在农村,常听到长辈们说小麦“怀胎”、麦穗“瞎码”、麦穗“瞎花”等说法,你知道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吗。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小麦什么时候开始“怀胎”?为什么麦穗会有“瞎码、瞎花”?要提高麦穗的结实率,增加小麦的产量,又该如何减少麦穗的瞎码和瞎花?

小麦何时“怀胎”、麦穗有“瞎花”?小麦种植的冷知识,知道吗?

小麦什么时候开始“怀胎”?

农村有着“雨谷麦怀胎”的说法,也就是雨谷时节前后小麦开始进入“怀胎”期,这是小麦拔节生长的重要时期。

所谓的小麦“怀胎”,说的是小麦打苞挑旗,而小麦打苞挑旗,指的是麦秆顶部已经长完最后一片麦叶,马上就要开始抽穗了。

小麦何时“怀胎”、麦穗有“瞎花”?小麦种植的冷知识,知道吗?

对于咱们庄稼户来说,这期间就需要注意及时给麦田浇水、施肥,以满足越冬小麦的水分和营养需求,同时还应尽量清除麦田丛生的杂草。

为什么小麦有瞎码、瞎花?

麦穗是由穗轴和穗码组成,穗码是长在穗轴上的,一个穗码上又生长数多小花。理论上,一朵小花会发育成一颗麦粒。

总的来说,一条麦穗可分化形成上百朵小花,但最终结实的却三十粒左右,也就是说发育成麦粒的小花通常仅占30%左右,而大多数小花是被退化的。一般,一条麦穗的中部麦码发育最早,上部和底部发育最晚,通常麦穗底部的几个小麦穗几乎是不发育,从而成了所谓的“瞎码”和“瞎花”。

小麦何时“怀胎”、麦穗有“瞎花”?小麦种植的冷知识,知道吗?

麦穗瞎码瞎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小穗、小花发育的不均衡,以及外界条件不良,比如缺水、缺乏肥、光照不佳等。

怎样减少麦穗瞎码和瞎花?

要提高麦穗的结实率,减少小穗小花的退化,种植户田间管理过程中,应抓好小麦的促控,保持适宜的群体结构,以及良好的水肥供给。具体讲,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

① 选培壮苗,促进大蘖早发育,让小花分化早发育,延长小花发育时间,使其较多地完成抽穗。

小麦何时“怀胎”、麦穗有“瞎花”?小麦种植的冷知识,知道吗?

② 合理控制群体结果,拔掉一些长势不好的卖秆,以增加麦田的光照条件,这样能促使小麦积累较多的营养,增加小花的发育程度,缩短分化的时间。

③ 及时调节水肥供给,使小麦在拔节期、抽穗期不脱肥受旱,在保证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钾肥,这样有助于提高小花结实的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