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森严的庄园,为何有建筑上的“三大怪” 牟氏庄园探秘(下)

牟氏庄园,不是“候门”,其等级之严格却胜似“候门”;一幅寿幛,已成为现存的湘绣珍品;建筑形式上,还有“三大怪”之说。

规模宏大的牟氏庄园里,有哪些可看的?咱现在就带你了解一下。

一座深邃森严的地主庄园

牟氏庄园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整个庄园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群,共六个大院。

深邃森严的庄园,为何有建筑上的“三大怪” 牟氏庄园探秘(下)

牟氏庄园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个大院多为七进院落,院内主体建筑均为两层阁楼。每个大院内自南向北依次是南群房、账房、客厅、老爷楼、公子楼、小姐楼和北群厢,东西两侧是造型同中有异的东西厢房(有的厢房上有楼阁),这些建筑共同组成了六个相对独立的四合院。各大院之间有深邃幽静的更道相隔,更道既是更夫走的路,也是牟氏族人出入的通道。大院外围呈封闭状,内部布局则井然有序,规矩森严。

通观整个牟氏庄园的建筑格局,处处体现出了闭关自守的封闭性,氛围更是深邃森严。有道是“一入侯门深似海”,这牟氏庄园虽说不是“候门”,但与“候门”之“深”相比,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人一步入这座庄园,不由得敛口噤声,处处留神,时时在意,竟能生出几分忐忑不安的情绪。

深邃森严的庄园,为何有建筑上的“三大怪” 牟氏庄园探秘(下)

牟氏庄园房屋建造十分讲究,石头之间的缝隙特别小

荆楚文化对牟氏庄园建筑格局的影响

一般说来,大宅院都以围墙来包围整个建筑群,但牟氏庄园却别出心裁,以群房、群巷为围墙,在我国北方民居中相当少见。整个庄园几进几出,环环相套,布局巧妙而不拘一格。

牟氏庄园的建筑风格之所以能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得益于牟家世代传承的荆楚文化遗风。

牟氏先人祖籍湖北,在这齐鲁之地扎根之后,不忘故土,常以荆楚文化精神勉励后人,在牟氏子孙的血液里自然隐藏了缘自故乡的洒脱不羁、灵活应变的文化因子。在修建庄园前,牟家曾数次派人南下,博采众家之长,意在将南北建筑之风融为一体,不拘泥于传统,并最终在实践中实现了这一初衷。

庄园建成后,在西忠来大院的客厅正上方的醒目位置悬挂了一幅刻有“犹望公安”字样的牌匾,这是牟氏长者在告诫后人:湖北公安县生养了牟氏祖先,后代子孙要永怀故土,切不可忘本。

独具匠心的“三大怪”

在牟氏庄园可看到,建筑上的独具匠心之作还真不少。其中,“三大怪”最值得一看。

【一怪:烟囱砌在山墙外】牟氏庄园计有烟囱100余根,都是用伸在山墙外的花岗岩石条作依托,用豆汁泡过的小方砖紧贴山墙砌成的,为防止雨水进入烟道,出烟口搭建着顶帽,便烟囱如同一个小小的楼阁,不仅造型美观,还起到了点缀、美化建筑的作用。

深邃森严的庄园,为何有建筑上的“三大怪” 牟氏庄园探秘(下)

山墙外的烟囱

【二怪:火炕口设在寝室外】牟氏庄园的主人喜欢一年四季睡热炕,即便是夏天,也要烧炕除潮,暖身健体。但是,如果按常规将烧炕的洞口开在炕前脸处,会在烧炕时影响室内卫生,同时,负责烧炕的雇工进入寝室,会使房主人感到不方便,加上担心发生火灾,将万贯家产毁掉。于是,牟氏庄园的主人就创造性地在寝室外开设了烧炕的洞口。

深邃森严的庄园,为何有建筑上的“三大怪” 牟氏庄园探秘(下)

火炕口设在寝室外

【三怪:穿堂门儿一线开】牟氏庄园共有六个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衔接的大院,每个大院内向排列着六栋或四栋正房,每栋正房又与东西两厢及南门楼构成一个典型的北方小四合院。这六个大院内的正房尽管数量有别,但是都开的是穿堂门,即正房除最后一排外,均是前后开门,一线相连。这便突破了山东农村“街门房门不对开,房门不能前后开”的老规矩。

平时,牟家各幢正房的后门是关闭的,从这幢正房到那幢正房,必须经过更道。只有贵客来访时,牟家才将所有的门打开,让客人穿堂过门,直达正房,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再就是在重大节日时打开各正房门,在各个门旁点上蜡烛,形成灯火长廊,以显示牟家的祥和及富有。

深邃森严的庄园,为何有建筑上的“三大怪” 牟氏庄园探秘(下)

堂门一线开

牟氏庄园的一幅寿幛珍品

西忠来大院内的室内陈设,在牟氏庄园中颇具代表性。

在该大院的三进大客厅内,正中的彩绘浮雕大匾“犹望公安”下方垂挂着一幅写有“寿”字的寿幛,为湘绣。

深邃森严的庄园,为何有建筑上的“三大怪” 牟氏庄园探秘(下)

据说,1927年牟家主人为了过六十大寿,提前一年从湖南请来四位技艺精湛的绣女,用一千多种颜色的丝线绣成的,所以绣了27朵颜色、形状各异的牡丹。远看是个“寿”字,近看则是一株花繁叶茂的富贵牡丹,可谓巧夺天工。这幅湘绣作品是我国现存古代绣品中的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