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五百年後,我才慕名來到這裡。為時不晚,但也很晚。鹿鳴橋,早有聽說。只是,與它見面的機緣未到。“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想象那橋的名字是從詩經裡流淌出來的,溼淋淋的,水潤潤的,帶著青草的芳香。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前些日,我們“七仙”忽然說走就走。來時清風攜白雲,秋水對長天。山照見水,你照見我。初入田埂小道,只見素煙嫋嫋。這裡一縷,那裡一簇,緩緩向山邊飄散,恍以為是來到了江西婺源。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喜,淺淺,深深喜。

鹿鳴橋,位於度尾潭邊小村,田間一隅。橋畔一棵古榕遮天蔽日,遒勁的枝椏或向上斜逸,或向下垂蔭……猶如千手觀音手持楊柳枝在度化眾生;而橋下那一汪清水常年不增不減,似是她手中的淨瓶,源源不斷地洗滌人世間的貪嗔痴諸毒。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當素履踏上的那一刻,整個人好像都仙了。此橋由四條長長的石板拼接而成,大約19米長。橋中承載著一船形橋墩,造型相當奇特。

想象大水來時,兩邊石板成了船翼,橋身浸在水裡浮蕩,恰似“寒鴉戲水”;倘若平時水流淺淺,沉穩的橋墩便如一葉扁舟在水中盪漾,任踏踏的馬蹄聲濺溼了江南的夢……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如此的匠心獨運,造橋者是誰呢?

正尋橋旁有沒碑刻記錄,恰遇一老農荷鋤而過,便急忙迎上去打聽。老農見我詢問,便一五一十地介紹橋的來歷。原來此橋是歷史經濟名臣、人稱“三朝元老”的鄭紀倡建的。明朝成化年間,河伯為災,故址盡去,不得已橫木代之。但橫木易朽,四鄉八鄰都指望有人出頭重建新橋。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因修橋事宜,潭邊鄉老吳廷瑞、餘禹錫兩人便請來因憤懣辭官回故里的鄭紀共同來商議。是夜,鄭宿吳門,夜聽有鹿鳴于山。再宿,又如之。二鹿相繼而鳴,鄭紀暗喜,竊以為大事可成,於是召賢造橋。竣工那天,鄉親們宴請四方有功人士,鄭紀揮筆改“東溪橋”為“鹿鳴橋”,並撰寫《重修鹿鳴橋記》。從此,一座有文化底蘊的石橋橫跨歷史的時空,永不倒下。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這些年來,我曾走過許多橋:西塘的石拱橋,婺源的木子橋,永春的煙雨廊橋,故鄉的斷橋……這些橋都很詩意,但總覺得缺了點什麼。直到今天,我才發現這座橋才是江南之最。

之所以這樣說,不是情有獨鍾,而是這座橋竟集中了所有與之相關的元素。幽雅、靜美、小巧自然、設計獨特。遠處青山隱隱,近處田野青青。橋畔設有小亭,亭旁種著樹。岸邊竹風婆娑,山間時有小鹿臨水照影。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每天清晨,小橋在嵐氣中慵懶甦醒。潭邊汲水的村姑揹負小木桶,從很小的青春出發,走向潺潺的小溪。木桶微微一晃,就撈起一些昨晚的月光“碎銀”,和兩岸草木芳香的朝露……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黃昏來臨,浣衣的少婦們捧著木盆笑盈盈地走來。她們撲稜稜的麻花辮在水波里晃呀晃,時而引得蝴蝶翩翩起舞,時而驚起一灘鷗鷺。一隻無事的小狗從這頭晃悠到那頭,不時傳出幾聲小吠,引來一群嘎嘎叫的鴨子游過來,划過去。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當縷縷晚霞染紅了山,映紅了水,三三兩兩的老牛便從陌上緩緩歸來,它們哞哞的叫喚不時地撩起水聲,引得倦鳥們不斷前來探看……老農們也循聲前來,他們彎著腰挑水澆菜,顫巍巍來回走了幾趟,夕陽就落山了。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暮色降臨,清風徐來。有位佳人,坐在橋中央。她一會兒輕吟卞之琳的詩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一會兒想著沈從文的情書:“我看過很多地方的雲,走過很多地方的橋,但只愛過一個正當好年華的女子。”流水潺潺,不知不覺月上榕梢,清輝漾漾……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如此美景,怎能辜負?一杯茶,在任何時候,可能被擺在一張桌上,也可能被置於地上。大雅之堂喝茶,可以談今論古商榷生意之道;而在小橋流水邊啜茶,可以撫琴吹簫吟詩作畫,應更得清幽野趣。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閒話少說,煮茶為先。有人起炭生火,有人採野果清供,有人尋泉汲水,有人橋中布席……一塊淡藍如秋水,一塊深藍如長天,一塊明黃如秋後的田野。它們隨意混搭,如同給古橋披上了一道亮麗的綵衣。尋常的小橋,因為我們不經意的闖入,變得春光明媚,如詩如畫。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有人喊,茶熟了。於是,採蕉葉而坐,席地品茗。我們邀白雲共煮,又請花影入盞。茶爐初沸,茗香細細。一盞問水,一盞問友,一盞問己。三水,味未淡,而情卻更濃了。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夕陽西下,煙雲飄渺。坐在橋畔,一甌在手。觀遠山近野,聽雲水禪心,感覺如花在野。波光瀲灩,一幕幕往事在茶湯中淺入淡出,彷彿少年時光不曾走遠。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春風十里,二十四橋都不如你。

呦呦鹿鳴一甌茶,潺潺流水一仙境!

過鹿鳴橋

清溪不繫木蘭舟,榕蔭空垂古渡頭。

十里平蕪相望久,炊煙升處起鄉愁。

煮茶記

振衣踏過鹿鳴橋,歐鷺飛飛一望迢。

雲拂榕陰垂影碧,茶煙淡入遠山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