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誰是秦漢第一人傑

秦漢之際,英雄登出,人才濟濟,最著名的人物除了開創漢朝兩百年基業的劉邦和“力撥山分氣蓋世”的項羽,應該就數被稱為“秦漢三傑”的張良、蕭何和韓信了。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關於張良、蕭何、韓信這三位人傑,漢高祖劉邦曾經有過非常經典的評價-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善不如韓信。誠如劉邦所言,張良、蕭何和韓信分別在謀略、治國、軍事方面佔據了當時的“一哥”地位,幾乎無人能出其右,但如果就綜合實力來評出秦漢第一人傑, 恐怕最終獲勝的並不是他們仁中的某一位。而是另一個人。

這個人是劉邦的老部下,是劉邦最早的將領之一,有趣的是,劉邦起事之前在沛縣當亭長時,他正好是劉邦的頂頭上司。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點燃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火炬後,劉邦於芒碭山斬蛇起義,而且很快就攻取了沛縣縣城,成了受人擁戴的沛公,從那時起,本文的主人公就作為左膀右臂追隨著日後的偉大領袖開始了激情燃燒的革命生涯。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在反秦戰爭初期,他帶領一支軍隊獨當一面,南征北伐,東擋西殺,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拿下了一座座城池,打敗了一個個敵手,其中就包括“戰神”章邯、丞相李斯的兒子三川守李由(被劉邦軍殺死)和名將王離。

隨後,他跟隨劉邦領兵西上,搶關奪隘,攻城略地,一直打到了首都咸陽,滅亡了暴虐無道、萬民痛恨的秦王朝。不久,項羽兵入關中,封劉邦為漢王,他隨漢王到了漢中,被封為建成候。劉邦和項羽撕破臉後,他又隨漢王回軍平定三秦,接著打出函谷關,繼續向東進軍。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在楚漢戰爭的這四年裡,他和韓信並肩作戰,先後攻取了魏國、趙國、齊國等項羽分封的諸侯國,為劉邦奪得了大片大片的土地,數以百計的城邑。他平定魏王豹叛亂時,活捉了魏王豹,奪取了魏都平陽,一下子取得五十二座城池,全部平定魏地。魏王豹的母親、姬妾、兒女也在都城陷落時被俘,其中就包括後來生下一代明君漢文帝的薄姬。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在烽火連綿、硝煙瀰漫的秦未戰爭中,他戎馬倥傯,身經百戰,身上大小傷疤七十多處,總共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侯、御史各一人 ,在劉邦集團的功勞簿上排名第一,被封為平陽候,食邑一萬零六百三十戶,爵位世代相傳永不斷絕。

長達七年的秦未戰爭最終以項羽烏江自刎,劉邦長安稱帝結束,之後便進入了新王朝的國家建設,經濟恢復時期。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我們的主人公從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華麗轉身成為劉邦長子,齊王劉肥的相國,這個職位大體相當於現在的上海市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時天下剛剛平定,百廢待興,他把齊國有名望的老年人和讀書人都請到都城,虛心向他們詢問治理國家、安撫百姓的辦法。膠西有位被尊稱為蓋公的老者,精研黃老學說,認為治理國家的辦法貴在清靜無為,讓百姓自行安定。他認為蓋公所言很有道理,就讓出自己辦公的正廳讓蓋公居住,採用蓋公提出的黃老學說治理齊國。

在他當齊國丞相的九年裡,齊魯大地經濟迅速發展,百姓安居樂業,一派繁榮景象, 人們都稱讚他是難得的“賢相”。

他在當好國相的同時也沒有荒廢了自己的老本行,他先以齊國相國的身份領兵打敗了叛臣陳豨部將張春的軍隊,之後又鋪佐齊王劉肥率領12萬人馬,與高祖合攻反叛的黥布。他指揮齊國軍隊大敗敵軍,向南一直打到蘄縣,又回軍平定了蕭縣、留縣等多處地方。

漢惠帝二年,即公元前193年,丞相蕭何去世。他在齊國聽到這個消息,就讓自己的僕人趕快收拾行李,僕人問其何故,他說:“我將要入朝當相國去了。”果然,朝廷很快就派使者來召他進京接任相位了。

他進京就職之後,罷免了一些沽名釣譽,愛搞表面文章的官吏, 同時從各地選拔了一些為人質樸、工作務實的人到京城任職,然後就開始享受大漢丞相的幸福生活了,有事時按部就班處理政務,無事時則花前月下飲酒行樂。

年輕的漢惠帝見他好像沒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足夠熱情,既沒有出臺什麼新政策,也沒有頒佈什麼新法令,就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他見到皇帝后,先脫帽謝罪,然後說:“請陛下仔細考慮下,在聖明英武上您和高帝(指漢高祖劉邦)誰強?”惠帝說: “我怎麼敢跟先帝相比呢!”他接著說: “陛下看我和蕭何誰更賢能?”惠帝說: “您好像不如蕭何。”他說:“陛下所言極是。高帝與蕭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經明確,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謹守職責,遵循原有法度而不隨意更改,不就行了嗎?”惠帝豁然開朗,對他肅然起敬。的確,對於一個新上任的丞相來說,大刀周斧改革舊制需要勇氣,實事求是遵循舊制不但需要勇氣,還需要胸襟。

在他為相的日子裡,百姓們自由自在。休養生息。生產進步,經濟發展,大漢朝朝著繁榮興盛繼續邁進,幹是,人們這樣歌頌他: “蕭何制定法令,明確劃一:曹參接替蕭何為相,遵守蕭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變。曹參施行他那清靜無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寧不亂。”千百年來, “蕭規曹隨”一直是歷史上的佳話。

是的,他就是堪稱秦議第一人傑, 才兼文武的西漢名相曹參。

秦漢第一人傑竟然是他!

誠然,就單項實力而言,曹參論治國稍遜蕭何,論打仗輸於韓信,論謀略不如張良,但曹參上馬能打天下,和韓信樣。下馬能治天下,如蕭司般.綜合實力明顯略勝一籌,因此,將他列為秦漢第一人傑,並非無中生有,譁眾取寵,而是名副其實,實至名歸,曹參當之無愧!

古代冷知識

古代上學堂的孩子有沒有長假呢

古時候學堂裡的孩子們,除了端午、中秋這些普天同慶的節假日以外,還有三個特殊的假期。分別是“授衣假”“田假” “ 旬假”。

“旬假”是一一種常假,規定每10天休息1天,但是有些住得遠的孩子們在古代那種交通情況下,可能還沒走出幾里地一天就沒了......因此殘忍地規定了不許外地學生回家。

“田假”,顧名思義,肯定和農活有關,所以也稱“農忙假”,它在每年的五月,為期一個月,是不包括回家的路程的單純假期。

“授衣假”呢,《詩. 豳(bin)風.七月》裡有記載:“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九月的時候天氣轉涼了,常年在外學習的娃們要回家拾掇衣服了來學校過冬。這個相當於寒假了,為期也是一個月(不包括路程)。但是為了防止娃們在家懶著,如果到時候假期完了沒來學校的,直接開除學籍,不留一點情面。

哈哈哈比起古代,現在的假期是不是好多了,要懂得珍惜哦,哈哈哈。

是不是沒想到秦漢第一人傑是一個不太熟悉的人,其實有太多的歷史被掩蓋,而我做的就是迴歸歷史,以不一樣的角度看待歷史,哈哈哈歡迎關注,各位看觀還想聽什麼歷史故事,留言讓我慢慢敘來。至於上期節目講解的是百家姓中王姓的秘密,有興趣的可以關注瞭解一下,十分感謝關注,有不足的地方請指出,餘十分感謝。

最近這段時間專門開百家姓系列,歡迎關注瞭解自已的姓氏由來哦。

姓是標誌一個人家族系統的血緣符號,是中國人永遠割捨不掉的家族情懷。

“趙錢孫李”中蘊含著歷史密碼,

“周吳鄭王”裡隱藏著文化玄機。

歡迎轉截,本文文獻來源《歷史老師沒教過的歷史》《歷史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